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1章市委組織高新產業發展研討會

市委此次會議還邀請了江海前十的企業和各區負責經濟工作的領導,會議由市長張思同主持,“歡迎各位企業家代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參加此次高新產業發展研討會。

江海作為沿海一線城市,對比內陸經濟算是最好,可是和沿海其他城市想比,我們近年的經濟增長是最緩慢的。江海現有的產業技術門檻並不高,有網際網路的加持降低了做生意的門檻,

沒有技術門檻的生意很容易被人把市場搶走,小企業很靈活,有人甚至連工廠都沒有,小代工廠生產出來貼上自家的品牌標籤就能賣。今天請大家過來就是討論如何守住江海2.5萬億市場和再創新高。”

接下來主管稅務的領導發言,“經過江海市委四套領導班子討論決定;有投入高新行業研發的企業可每年退稅40%,但是,需要企業申報,稅務部門核實才能辦理退稅............”說了一系列投入產業研發升級的優惠政策。

有企業代表開始展現他們的成果,“建鄴集團有先進的電子生產技術,能做到比同行低30%製造成本,同時能保證很多關鍵性技術效能..........”

曹恆歪著腦袋看向正在說話的中年男人,介紹公司技術時整個人顯得很激動,也很驕傲,也看到了雄遠集團的代表姜濤,倆人看到對方只是微微點頭問好。

等他說完姜濤開口道,“雄遠集團每年投入研發的成本不低,今年在往智慧化家電領域發展,電池技術也在持續研發實現技術迭代。對於市場銷售,已經和創碩資本達成合作,由他們提供市場進軍海外.......”

曹恆從眾多實體制造業話中聽出,國內內卷已經很嚴重,唯有進軍海外國際化才有出路,江海排的上號的製造企業今天都聚在這裡,他們的市值總和佔了一萬億以上的上市公司。

城市是每個產品升級後第一批體驗科技的使用者,家電類市場趨近於飽和,農村才是接下來競爭的市場,部分家庭用的還是上世紀末或者2000年左右的電器,逐漸會更新迭代,

例如電視,農村對這方面的需求並不大,看電視的只有老人或者小孩,前者不會使用,後者是沒得選擇。

各自都在抒發個人觀點,市場增長遇到瓶頸,把相關技術用到別的產品上進行技術升級迭代才能維持企業經營下去,誰的日子都並不好過。

國內企業壽命普遍比國外企業短,內卷是一大因素,只要一步跟不上時代,掉隊就意味著死亡。國外企業大多數是壟斷整個行業,

第一次工業革命:是18世紀60年代Y國發起的技術革命,它開創了以機器代替手工勞動的時代。

第二次工業革命:是19世紀中期,歐洲國家和M國、霓虹國的資產階級革命或改革完成,促進了經濟的發展。19世紀60年代後期,開始第二次工業革命。人類進入了電器時代。

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電子計算機、空間技術和生物工程的發明和應用為主要標誌,涉及資訊科技、新能源技術、新材料技術、生物技術、空間技術和海洋技術等諸多領域的一場資訊控制技術革命。

第四次科技革命:是繼蒸汽技術革命,電力技術革命,計算機及資訊科技革命的又一次科技革命。第四次工業革命是以石墨烯,基因,虛擬現實,量子資訊科技,可控核聚變、清潔能源以及生物技術為技術突破口的工業革命。

國內是第三次工業革命才趕上世界工業發展的腳步,四十年的工業化,經濟高速增長。現在國內主要的核心技術產品都有,只不過大部分與世界最先進水平有差距。

第四次綠色清潔能源,可控核聚變,通訊數字化與軟體、感測器和奈米技術相結合.........國內在全方位追趕,國外壟斷行業的公司目前的日子並不好過,唯一能持續發展下去的是那些老牌的投資機構,他們憑敏銳的嗅覺提前投資佈局。

部分領域已經超過國外發達國家。依舊有人對國產品牌嗤之以鼻,在網際網路上經常看到有人在吐槽某某企業正在販賣愛國情懷收割民眾財富,認為沒有合資或者進口產品,國內品牌售價會很高,

實則恰恰相反,沒有國產品牌別人想怎麼加價就怎麼加價,沒得選擇只能捏著鼻子認了。

國家容許合資或者引進國外的企業有一部分是規則,很大的原因是把外資牌品當成鞭子,驅趕國內科技企業快速推動技術進步。

在眾多企業代表說完,市委書記高育良才發言,“市委市政府是你們最堅固的後盾,只要有利於發展的科技事業會進行大力支援,稅務減免是我們市委領導下開會討論出來的結果。我們如果只劃一籠地,把目標只放在眼前這塊地上,圈地自嗨等待的就是死亡。

政府接下來的重點工作不再是建設城市地標性建築,也不是開發什麼商業廣場,用曹總的話來說這些東西都屬於自慰,大家也都看到高新區科技園正在建設,就是為企業減輕壓力,研發公司搬到科技園辦公,水電、場地是免費的,計劃每年撥十億作為專項款補貼科技園運營。”

目光轉向曹恆道,“曹總你是做投資的,站在你的角度說說你對江海未來發展的觀點。”

被點名怎麼也要開口說話,曹恆喝了一口水才開口,“首先市領導對江海未來已經做了佈局規劃,相當於對未來發展定了基調,製造企業要求的是技術,不像其他門檻較低的企業,可以透過廣告營銷等方式推廣,

科技產品吹得天花亂墜,使用者對產品體驗不好不會再有二次購買慾望,恆勝資本的投資物件更傾向於科技行業,江海錯過了智慧汽車的發展。已經有智慧充電樁專案落地,未來從智慧汽車發展中分一杯羹。

明年會有一個更大的能源回收利用專案落地,未來的市場將是萬億,會與江海各大企業有合作,這項技術全球暫時還沒有一家企業能做到,我們將會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企業,暫時無法向大家透露更多訊息,我們拭目以待。”

很籠統的講話,沒有給出個人觀點,瞭解這個專案具體細節的只有市委書記和市長,其他部門並不清楚怎麼回事,還在保密階段,能透露的也就只有這麼多。

曹恆已經安排人註冊一家名為“無限”的公司對這個專案技術進行申請專利,等婁磊等工程師團隊回國便可正式啟動專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