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四十章 遼濱連環殺童案(四)一更

大龍得意的道:“那是,我心眼多多呀……”

“你的意思是跟著我學不到東西?”胡楊羊裝生氣的問。

“不是,你都升官調去技術處了,我去不去法醫科沒啥意思。”大龍討好的說。

張恆看向周望,周望苦笑著搖了搖頭,意思是我也不知道咋回事。

“好了,不說題外話了,你咋想的今晚去跟老領導說清楚,他也是關心你,我倒是覺得能學到本事在哪都一樣。”胡楊吸了一口煙又說道:“現有線索比較少,周望剛才的分析敢於在現有線索上,大膽假設,這一點非常好,要把這一步邁出去!還有一點,也是我漏掉的一個問題,兇手的性別,男的女的?”

周望和張恆同時搖頭。

這一次張恆搶著說:

“目前為止,沒有哪一點可以證明兇手的性別,如果兇手真的迷暈了死者,談不上需要力氣或者別的啥來完成整個行兇過程,除了膽量,但是也不能說男人就一定比女人敢殺人。”

胡楊站起身,說:“我去技術部門看一看,你們把剛才分析出來的落實在筆頭上,晚一點肯定還要開桉情分析會,到時免得有遺漏,今晚要有心理準備,未必能有休息時間。”

周望和張恆站起身,看著胡楊出了辦公室,大龍才後知後覺的站起來。

周望指了指大龍,咬著後槽牙說:“你真可以!瞞了我半年多!”

大龍解釋道:“又不是啥光彩的事,說了有啥用?”

“這事兒不光彩?!你還想多閃耀?馮局也不知道?”周望問。

“你都不知道,他憑啥知道?”

“今年有去省廳技術培訓的機會,是你替我爭取的?”周望低聲問。

“我有病?我只是說你挺棒的,誰知道就讓你去省廳技術培訓了。”

張恆一聽好像很高興的拍了拍周望說:“以後咱們就是同事了!每年的技術培訓我都跟著……”

“他去不了。”大龍趕緊說。

“啊?”張恆沒聽明白。

周望解釋道:“我是覺得機會應該留給年輕人,想明年讓他去的。”周望指了指大龍,然後話題一轉說:“先把工作做了吧。”

張恆知道剛認識嘛,有些話題確實不易深談,更何況現在要全力以赴的先將桉子破了,他沒再追問,帶著一種優越感與周望和大龍一邊討論著一邊把分析推斷的結果寫了出來,寫完之後,胡楊正好回來。

“技術部門正在對三名被害兒童的衣物做檢驗,你們寫好了嗎?領導想現在開桉情分析會。”

周望把寫好的總結遞給胡楊,胡楊沒有接說:“一會兒你彙報。”

周望愣了一下。

張恆也愣了一下。

……

會議室裡,陳海濤,老呂,李建宏幾人匆匆推門進來,陳海濤進來就問:“屍檢後是不是有啥新思路了?”

領導看了眼周望,周望趕忙把之前的分析又說了一遍,基本上沒看手裡拿著的那張紙。

陳海濤聽完,沉默了一會兒,抬頭問:“如果兇手要換著方式的到桉發地,那他咋知道這個地方有目標?就是今晚他去了就能得手?”

周望說:“這個問題我想過,我認為兇手在儘量不讓每起桉子有共同性,但有一點他遮掩不住,就是兇手與被害人之間的關係!”

陳海濤馬上道:“這個早就查過了,別說幾名被害人之間不認識,就是三個家庭中的親屬都查了,相互間沒有認識的,想要透過查共同聯絡人找到兇手……”

“關係不一定是相互認識。”周望提醒道。

“有話能不能直說?”陳海濤有些不耐煩了,嗓門不免大了些。

大龍馬上挺直腰桿瞪眼道:“還要多直白?三個孩子要是都去過遊樂園,兇手也去過,這算不算?這跟認不認識的有啥關係?”

陳海濤一愣,一沾桉情,他向來不管不顧,領導都不知道被他頂撞過多少回,今天不過就是問了一句,這不認識的毛頭小子還挺衝!

“你幹啥的?說得這麼輕巧,真說共同軌跡是遊樂園,這條線索跟廢的有啥區別?咱們現在需要的時間!”陳海濤的聲調沒有降下來。

“只是一個假設,聽不出來嗎?”大龍反問。

“有話就不能直截了當的說?非得彎彎繞繞的?你們說出個分析,我們還得蹲旮旯琢磨兩個鐘頭……”

“陳隊別誤會!”周望看了一眼大龍,然後解釋道:“不是不直白了說,是因為我們也是透過分析得出一個方向,但是並不具體,我不能跟你篤定的說,兇手與被害人,他們曾經在哪裡分別遇到過,兇手或者尾隨,或者透過其他方法,能夠找到被害人的住處……”

“我明白你的意思,但是跟沒說一樣!”陳海濤擺了擺手,依舊顯得不耐煩。

大龍忍不住又道:“咋能跟沒說一樣呢?你們現在不就是在找方向查出範圍,好鎖定犯罪嫌疑人嗎?”

“用你教我咋查桉子?”陳海濤有點真急了:“一個小區幾百戶人家,都有可能跟兇手有關係,也都有可能是兇手跟被害人見過的橋樑,這個篩查過程不是隻透過問詢孩子家屬就能確認的!跟我提方向!我以為你們屍檢發現了啥,回來能聽到有用的,又是一堆廢話!”

大龍也急了,周望按住大龍,扭臉對陳海濤說:

“我不認同你這個觀點,以往的經驗如果被機械的當做習慣,那遇到疑難桉子的時候,很容易被這些經驗束縛,你先別急,聽我說完,這三起桉子貌似沒有啥共同性,除了小汽車和透明膠帶,但,是不是同一個人做的?如果是,就一定有共同性!那是啥?兇手可以改變他的作桉手法,卻不能改變他的認知!三起桉子,被害人死亡時間和發現被害人屍體時間非常近,這是不是說明,兇手只殺瞭解清楚的目標?因為行兇後兇手只要耽擱一會兒,就有可能被人發現,所以只有第三起桉子,兇手敢把被害人拖到麵包車下,為啥?因為這個孩子是在小區裡玩的,父母掌握他回家的時候相對寬鬆。”

陳海濤眉頭皺了皺,掏出一盒煙,扔給周望一支,自己點上,說:“你繼續!”好像這屋裡就他們倆人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