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的知青們也沒有理會李翠玲要去做什麼,這幾天她為了吃好喝好,處處踩著別人去捧劉真真,已經成功把知青院的人都得罪的差不多了。
大家就差撕破最後一層臉皮了。
對於李翠玲脫離集體,單獨行動的事情,大家更是見怪不怪了。
不過,今天李翠玲出門後卻不是去地裡上工,她東拐西拐避著犀牛村的人,偷偷摸摸往隔壁生產大隊走去了。
她走到一個十分破爛的茅草屋前面才停住了腳步,輕輕的敲了敲門,沒有聽見人回答。
小聲開口問道:“劉大哥,你在家嗎?”
邋遢大漢本來正躺在床上睡覺養傷,他聽見了敲門的聲音,卻懶得出聲回應,沒想到那人卻不死心,緊接著就傳來了一道女人的聲音。
突然聽見女人的聲音,劉大漢一時還沒反應過來,想了半天終於讓他想起來這個聲音的主人是誰。
這不就是那個害自己受傷的始作俑者的聲音嗎?
一想到這裡,劉大漢的心裡就火大,要不是因為這個女的蠱動自己去向那個漂亮的女知青下手,自己怎麼會受這麼重的傷?
直到現在他除了吃飯,就只能躺在床上養傷。
沒想到自己還沒去找她麻煩,她自己先送上門來了,一定要狠狠收拾她一頓,才能解氣。
只是,他剛想爬起來,身上就傳來鑽心透骨的疼痛。
他雖然懶,但是也不是個傻子,知道照目前自己這個傷情來看,是不能拿門外的女人怎麼樣的,他想要報仇也不能急於一時,眼下還是先安撫好那個女人,等到自己身上的傷好完全以後,再慢慢跟她算賬。
於是,在李翠玲再次敲門的時候,劉大漢用惡劣的語氣的開口吼道:“誰啊,一直敲什麼?自己推門進來,門又沒有關。”
李翠玲也沒有管茅草屋裡男人的怒氣,一聽到這話,直接推開虛掩著的竹門就走了進去。
劉大漢的眼睛瞥了眼進屋的人,率先語氣不善的質問道:“你怎麼沒有告訴我,那個看著嬌弱的女知青是練過身手的?害得我受了這麼重的傷。”
李翠玲進門看見床上躺著的人,露出來面板青紫交錯,也著實吃了一驚。
夏妍平日裡一副文弱的大小姐模樣,居然還有這麼大的能耐,能把一個三十歲的大男人打成這樣。
看來大家都被她的偽裝給騙過去了,真是好心機。
“我也不知道她原來背地裡是這麼厲害的人,要是知道我怎麼會不告訴你?你這段時間先好好養傷,其他的事情,等你傷好了再說。”
李翠玲口頭上說著些安撫的話,心裡卻在暗罵,真是一個又懶又蠢的老廢物,連個小丫頭片子都收拾不了,這種一無是處的邋遢單身漢活著有什麼用?浪費糧食。
虧自己還好心給他指了條娶媳婦的明路,到頭來卻是個成不了事的東西。
“廢話少說,是你的訊息不準確才害得我受了傷,你自己想好該怎麼賠償我,否則,我就去你們生產隊把這件事通通說出去。”
劉大漢躺在床上不敢亂動,只能語氣不耐的威脅著李翠玲。
聽到這話,李翠玲是又生氣又著急。
氣的是這劉大漢不僅事情沒有辦好,還想找她要賠償,急的是她還真不敢不順著他的意。
要是他破罐破摔地把這事全抖了出去,她的名聲肯定會保不住的。
想到這,她恨恨的服軟道:“你想要什麼賠償?我先跟你說清楚,我也沒有什麼糧食和錢,反正你要是要多了,我也拿不出來。”
劉大漢聽見這話,也知道不能把人逼太急了,順口說道:“我也不多要你什麼,只是你好歹要把這幾天我在家養傷需要用到的口糧給負責了吧?這樣,我也不找你分什麼粗糧細糧了,你給我二十斤就好。”
李翠玲一聽只是要二十斤糧食,心裡就鬆了一口氣,尤其劉大漢還說了不分粗糧細糧,那說起來就完全算不上多了,她省著點吃還是能勉強拿出來的。
不過,她不想拿自己的東西那麼爽快,想要開口裝可憐再少給點。
劉大漢像是知道她的想法一樣,比李翠玲先一步開口繼續威脅道:“傷筋動骨一百天,我才找你拿多少糧食?你要是嫌少了,可以多給點,一句話這糧食只能多不能少,不然你就給我等著。”
見已經沒有討價還價的可能了,李翠玲深吸一口氣,不情不願的說道:“劉大哥,你先別急,這糧食我肯定少不了你的,不過你要等等才行,我過幾天才能帶來給你。”
話說到這裡為止,李翠玲也不願意再跟劉大漢待在一個屋子裡,完全不給對方回答的機會,直接黑著一張大黃臉,背起揹簍就走了。
劉大漢沒有多說話,他眯著渾濁的雙眼看著李翠玲已經走遠的背影,眼底充滿了惡意。
李翠玲強壓著心裡的不忿之情,從隔壁大隊走回了犀牛村,沿路還撿了些落葉、枯木乾子裝揹簍裡掩飾。
回來的路上她還碰見了村子裡面的人,還有幾個大嬸專門停下來跟她打招呼。
“李知青,你這是去哪兒了呀,怎麼沒有去上工?”
“原來是陳二嬸子呀,我之前去山上撿了點乾落葉當柴火,下午再去上工。”
得虧了這段時間她為了散播謠言,不留餘力地去交際,才能跟村裡好些個大嬸大媽都混熟了。
再加上一直以來劉翠玲的面子功夫都做得很到位,碰到當地村裡人,只要別人跟她打招呼,她從來不像劉真真那樣,要麼挑三揀四的,要麼就是眼不是眼,鼻子不是鼻子的,她會很禮貌地跟人回話交談。
村裡很多人,其實已經開始淡忘她當初被偷拿夏妍餃子的事情了,只要她不再作妖,在犀牛村的日子還是會很好過的。
因為這些年來犀牛村下鄉的女知青們,好幾人都是自願跟村民結婚組成小家庭的,所以村裡的老老少少對下鄉知青的態度都還是蠻好的。
這段時間堅持過來,李翠玲甚至都悄悄在村裡擁有一個可以互相八卦的小團體了。
她時不時委屈屈地賣賣慘,還能哄得那些大嬸大媽從自家自留地裡偶爾摘條黃瓜或者摘個番茄什麼的送給她。
“陳二嬸子,你們先去忙,我要揹著柴火回知青院了,我們回頭有空再聊。”李翠玲站著說了幾句話就離開了。
“李知青,空了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