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4章 有成就感

“春梅姐,這大揹簍裡的玉米棒是要背到哪裡去?”李翠玲站在路上朝在玉米地裡面正準備揹著玉米出來的胡春梅問道。

她聲音十分洪亮,語氣也滿是得意,生怕別人不知道她是第一個掰好一揹簍玉米棒的人。

胡春梅選的是最大號的揹簍,哪怕她動作十分嫻熟,用的時間也要更長一些,她聽到有人在喊自己,就抬起頭看向聲音傳來的方向。

只見除了站在外面小路上的李翠玲外,不遠處還夏妍和侯星闌等幾人也剛好在等著她出來後一起走。

不過相比李翠玲的蠻力,他們幾人明顯聰明瞭許多,各自把裝滿了玉米棒的大揹簍靠在了土坡壁上,人雖然沒離開揹簍卻也能省下不少力氣,也算是能小歇一會兒。

胡春梅見狀,只覺得這批新來的知青一個頂一個的不簡單,做事也沒喊苦喊累,反而在幹活兒的同時還會開動腦筋,思考怎麼幹能更輕鬆些。

那可是老農民慣用的小歇方式。

她當初第一次下地時,可沒他們機靈呢!

細看幾人都還長得比較白淨,露出的脖頸已經被曬得有些發紅,上面還落著些黑黑的灰塵,手臂上也有了明顯有小劃痕和紅疙瘩,可見沒少受玉米葉的折磨。

胡春梅看著都感到心疼了,看見大家還等著她,指明方向,立馬就說道:

“背到我們之前集合的大石壩,倒在壩上就行了,會有專門的人負責處理這些玉米棒的,你們先走,我馬上來。”

“謝謝春梅姐。”

“謝謝春梅姐。”

道過謝後,幾人背起滿滿的揹簍,有些吃力地往回走,一路上還遇到了不少在地裡上工的村民。

吃力倒也不是裝的,夏天穿得單薄,幾人是真的感覺自己身上的皮都快被揹簍給磨破了。

回到石壩上時,有幾個村民已經在那裡等著了,幾人把玉米棒倒了出來,都已經沒有了說話的慾望,對著村民笑了笑就算是打了招呼。

他們只想早點做完任務,早點休息,揹著空揹簍,又去玉米地裡幹活了。

在他們離開後,不少村民都對幾人稱讚了一番。

有人說道:“沒想到這次新來的知青裡還是有幾個挺不錯的,肯幹活,能吃苦,話也不多。”

“誰說不是呢?沒想到這李知青雖然剛來的時候犯了錯,但是確實幹活兒的好料,你看這幹活的效率都快趕上村裡面其他的娃兒了,一看就沒有偷奸耍滑!”

“是呀,這李知青幹得確實不錯!”

“你們呀,就是那句話怎麼說來著?貴人多忘事,這李知青犯了錯就是犯了錯,我們可不能因為她今天稍微表現得好一點就忘記了她做下的錯事,說不好……反正在我看來,我就覺得夏知青幾人幹得更加不錯,更值得我們去表揚!”

有人卻對夏妍一行人的印象更好,她們可沒有忘記李知青手腳不乾淨的人品問題,見大家都在誇李知青,忍不住說了幾句。

“是呀!虧我當時還覺得夏知青和這幾個細皮嫩肉的知青,肯定是來磨洋工,裝裝樣子的,沒想到人家也是實打實幹活的!”

“那可不,人家那白生生的臉上和胳膊上,都被玉米葉子割出了口子,身上也起了不少紅疙瘩,都沒有像其他剛來的知青那樣不得了,就知道喊疼!”

“聽你一說,我也看了,還真的是這樣,唉,我倒打心底裡有些心疼這幾個一看就沒怎麼幹活的孩子了,估計揹簍都能把他們的嫩肉磨破皮來!”

“那可不,掰玉米可是吃力的活兒,要不咱們跟大隊長建議建議,明天就給這幾個孩子換點輕鬆的活兒幹,要是我家從小到大沒吃過苦的孩子突然被安排做這樣子的活兒,我心裡估計要難受死。”周玉芳今天被安排過來處理包穀棒,見狀忍不住有些於心不忍的建議道。

“我看行,這些活計我們村裡人都是幹慣了的,皮糙肉厚的就不怕那玉米灰和玉米葉,何苦為難這群孩子?”張家的二兒媳婦也贊同道。

“是啊,誰家的孩子不是爹孃的心頭肉!”

……

夏妍一行人並不知道,壩上的大娘大嬸兒們正群情激昂地注備向隊裡提出自己的意見。

一行人重新走回了玉米地的路上,也與不少揹著玉米趕去石壩的知青打了照面,互相點頭鼓勵對方。

到地上的時候,就看見劉真真搖搖晃晃地揹著大半揹簍玉米從地裡出來。

不一會兒,剩下的幾個知青和楊歡歡姐妹也揹著裝滿玉米的大揹簍,走出玉米地。

照樣是以互相點頭代替開口打招呼。

看著越來越火辣辣的太陽光,眾人都覺得口乾舌燥,無論是誰都出奇一致的不想再浪費口水。

送完玉米回來的人,也是一頭扎進地裡,重新掰起了玉米。

經過大半天的堅持,多數人更是來來回回走了十幾趟,總算把這一大片玉米地裡的玉米棒都掰完了,也全背了回去。

新來的十一人也不由得帶著成就感看著已經完成的工作,心裡頓時大鬆一口氣,準備抬腳返回知青院。

沒有想到剛轉身,就被宋建軍給叫住了。

“你們新來的這就準備回去了嗎?地裡的活還沒幹完呢?”

“啊?玉米棒不是都掰完了嗎?還有什麼事情要做嗎?”張國慶不解的問道。

聽見問話,宋建軍也沒有生氣,他知道對方不僅沒有偷懶還下了大力氣,不像某幾人是偷奸耍滑的老油條。

“把地裡的玉米杆砍完後就近靠在土坡壁上,就像那邊那樣,今天的活才算幹完。”宋建軍邊說邊用手指了一個方向。

毛焦火辣的李翠玲一聽這話,整個人有些繃不住了,她咋咋呼呼的表達自己不願意再幹活的意思。

“我們都掰了那麼多玉米棒了,還要去砍玉米杆?這麼多玉米杆,全砍完要砍到什麼時候?為什麼非要做一些無用功去砍掉?這地裡還種著紅薯,萬一不小心砍到了怎麼辦?”

這是她第一次覺得還是在自己家裡好,在家裡再怎麼累也沒做農活累,再苦也沒現在苦!

一向好脾氣的宋建軍聽到這話,心裡就有些想法了,虧他之前還對李知青改觀了不少,覺得她是個吃苦耐勞的人,沒想到是自己結論下得草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