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言,蘇慶歡忙說沒有,是她自己想回家看看二老。
這話劉老太聽了還是十分高興的,難得心平氣和的說:“慶歡,你有這個心是好的,不過還是要以自己家庭為重,明日一早就回去吧,省得你的家婆挑錯……”
蘇慶歡以往每次回孃家都能提著楊書琴和周玉芳準備的大包小包的東西,風風光光地回婆家,這次聽她媽的話,是什麼都不打算給她準備了。
她心中自然不願意,忙說:“媽,我不想這麼快回去,你就讓我在家多待幾日吧。”
“那你自己看著辦吧。”
劉老太也沒反對,看著二房那邊喃喃自語:“老二和老三家,下工後還忙著去打石頭回來,這都堆了多少了,真不知道他們兩家這是準備幹什麼?”
吃完晚飯,聊了一會天,胡春梅趁著天色還不算太晚,帶著徐來娣回知青院了。
這會,幾人坐在院子裡閒聊。
夏妍心中既然已經有了想法,便想趁早讓想法變成現實。
“馮叔,張叔,我有點事情想請教一下你們,要是我想在村裡弄個大型的中草藥收購點,需要走哪些程式呀?”
張仁祿有些訝然,“夏侄女,你怎麼突然產生了這個想法?”
他已經看出來黃甜雅也是個通透的小姑娘,也就沒有再刻意避著人。
“張叔,是這樣的,我之前看了不少中醫方面的書籍,從而認識了不少中草藥,甜雅也是學醫的,我們今天在村子裡轉了一圈,發現我們犀牛村當真遍地都是寶啊,就萌生了這個小小的想法。”
夏妍自然沒有隱瞞,她在胡春梅那裡大概瞭解到,犀牛村上其實是有不少傳統社隊企業的,農閒時節不少社員都會去那些企業打打零工之類的。
而那些企業也多屬“農閒做工,農忙務農”,時開時關,俗稱“開關廠”,社員在廠裡上工,依然是記工分,年底各自的生產隊再進行收益分配。
犀牛村明顯屬於浙省落後的地區,她現在需要進一步瞭解這邊的相關政策才可以有所行動,畢竟誰也不想做違法亂紀的行為。
而且吧,說實話這時候那些偷偷做生意的販夫走卒都是為大多數人所不恥的,大多數地區的公社還在極力打壓這種薅社會主義羊毛的行為。
夏妍要做收購點,自然就要正大光明地做,第一步自然是要爭取到公社的批准許可。
其實,犀牛村早在十多年前就有一個土農藥廠的,只是後面因為某些顯而易見的政策原因,最後被整頓關停了。
雖然,早幾年的政策規定,社隊只能發展農業機械以及為農業機械服務的“五小”工業,即小鋼鐵廠、小煤礦、小農機廠、小化肥廠、小水泥廠等。
目的是建立縣、社、隊三級農機修造網,實現“大修不出縣,中修不出社,小修不出隊”的目標,並且強調社隊要管理好這些企業, 保證與國有工業不爭原料、市場,與農業不爭勞動力。
但是,對於人民公社和生產大隊來說,則是終於迎來了可以名正言順獨立發展工業的機會。
再加上浙省一直以來都是耕地少,勞動力盈餘的生存環境。
農民為了吃飯通常還會從事“二土”(土布、土織)、“三缸”(酒缸、染缸、醬缸)、“五匠”(鐵匠、木匠、瓦匠、彈花匠、鞋匠)等傳統手工業以及沿街叫賣等商業活動,開辦了不少的家庭作坊式的工場,這些工場後來也成為了社隊企業的最初來源。
種種原因導致,浙省這邊普遍的社會環境都比別的很多地方更加開明。
社隊企業並不是完完全全遵循“三就四為”(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就地銷售,為農業生產服務,為人民生活服務,為出口創匯服務,為大工業配套服務)方針。
浙省的大型工廠早在幾年前就開始拓展原材料的購進渠道、產成品的銷售渠道以及銷售地區。
更有的地區,社員賺工分的方式都變得多種多樣了,不管社員是不是在生產隊勞動,只要選擇把在外賺到的錢與生產隊結算,實行一本賬分配,就可以搞多種經營。
夏妍記得,上半年她還在家的時候,無意間在報紙上有看到過一則新聞:年初,浙中地區重要蠶繭生產基地之一的衡鈿蠶繭豐收了, 但國營絲廠的停工停產導致蠶繭大量積壓,蘅澱村的黨支部書記的徐書記創辦了衡鈿絲廠。
因此,她才有把握可以當著這麼多人提出這件事。
張仁祿皺著眉深深思索了一下,說:“夏侄女,我們縣社隊企業管理體制是,社辦社有,隊辦隊有。
一個企業的存亡興衰都依附於公社或大隊集體經濟,財務上也是由公社統收統支的。
至於你說的收購點明顯是有別於社隊企業的,這具體的程式,我也不是很瞭解,你只能去公社上了解了。”
馮雲青聞言卻有些激動,眼睛裡閃爍著前所未有的光彩,忙說:“夏閨女,你有所不知,其實和銘澤關係比較好的同事,陸子堯同志,他不僅僅是公社裡的農業技術指導員,還是社隊企業管理員吶!你明天可以和銘澤一起去公社找他了解一下情況。”
馮銘澤從夏妍提出想法以來,一直在思考此事的可行性,此時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夏同志,既然你都想到了開設一箇中草藥收購點的主意,為何不直接辦一個藥廠呢?”
“據我瞭解,社隊企業大多需要社隊幹部直接擔任企業的管理者。而藥廠雖然屬於工業企業,也是現在政策發展的主流方向,但是我個人申請成功的難易程度可見一斑,其次藥品研發、加工生產等相關人員是需要有專業技術的,最後,一個藥廠的投資對於我個人來說未必承擔的起,其核心技術更需要信得過的人。”
夏妍不是沒有想過把犀牛村的土農藥廠重新開辦起來,資金她也完全拿的出來,但是她在這裡確實沒幾個完全信得過的人,為了穩妥起見,她選擇了從小到大一步一個腳印的發展方向。
而馮銘澤的考慮則不同,他知道永興公社上只有一個什麼都收的收購點,並沒有專門的中草藥收購點,而且因為沒有找到良好銷路的原因,中草藥的收購價壓得極低,久而久之社員們也不願意採摘草藥去賣了。
但是如果西牛大隊有了自己的藥廠,不僅可以為公社收購點提供銷路,還可以帶動整個生產隊的發展,村民們也能把採摘的中草藥直接銷售到藥廠,避免多重差價。
至於核心研發人員,他還真有可靠人選。
“夏同志,創辦藥廠可以算上我,技術方面的專業人員你不用擔心,我來解決。我認為我們還可以尋找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至於可能出現的資金短缺,可以由王書記和我父親向我們生產隊的村民們光明正大地籌集。”
馮銘澤和自己父母商討了幾句,很快就做出了決定。
“夏侄女,我也算一個,銷路方面由我來負責。”張仁祿感覺自己渾身都有股衝勁。
“妍妍,也算我一個,其實我們也可以選擇和大廠聯營的方式,我家幾個舅舅在興興藥業都還算是說得上話的人。”黃甜雅也興致勃勃的說道。
興興藥業是蘇省大型的藥廠之一。
大家鬥志昂然各抒己見,眼神光亮的往同一個方向暢想著,夏妍一直安靜的聽著,卻沒有再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