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心裡有一絲慌亂,還多了幾分自責。怪自己不打聽清楚皇上的喜好,沒能讓皇上吃上滿意的面。
她去端面碗,想要拿回去倒了重做,皇上卻喊過門外值夜的太監,把面賜了出去:“小李子,你跟淑妃也算是老鄉了,今日她做的面,朕就賜給你了。”
小李子謝恩端去。
楊廷玉只覺委屈溢滿心頭,差點要落淚。但此事終歸是自己的錯,何苦怪到旁人身上。
出來的時候,她連車輦也不坐了,徒步在宮道上走著。腳踩上“沙沙”落葉,發現秋天已經不知不覺地來了。
什麼時候,皇上才能不知不覺地看到她的好,然後不知不覺地愛上她呢?
她是個善於排解的人,也很會思考,一路上想了很多很多,想通了許多事。
比如皇上賞面給內侍,不過是為了不浪費糧食,並無瞧不起她之意,就像第一次見面的時候,他叫人把掉了的蜜瓜洗洗再還給她。而她打聽不到皇上喜好也在情理之中,因為皇上節儉,不喜奢侈,總是食些家常小菜,也沒那個精力在吃方面折騰,總是匆匆用完又去處理國事。
不過現在她知道了,皇上愛吃牛肉麵。這一個發現,讓她覺得驚喜異常。
皇上肯對她說出自己的口味,說明她在皇上眼裡多少有那麼一點兒不一樣。她感覺腳下變輕了,走向御膳房的姿態驕傲又昂揚。
下廚這事兒,一通百通。御膳房正好有滷著的牛肉,楊廷玉拿來做面。毓秀宮裡有獨立的小廚房,是她為施展廚藝而設。一頓忙活之後,香噴噴的牛肉麵出鍋了。
她坐在去御書房的車輦之上想:這回皇上一定會喜歡了吧?
可誰知皇上見到以後,並沒有半分高興的神色,只是怔怔地望著麵湯,嘴裡喃喃地說:“為什麼是牛肉麵?”
為什麼?不是你自己說要牛肉麵的嗎?楊廷玉不是木頭人,總有點自己的脾氣。皇上這樣戲耍於她,讓她多少生出了一些怨氣。
她福了福身,忿忿地收面退下。
還沒走出幾步,身後就響起了皇上的挽留:“淑妃。”
楊廷玉知道他要說什麼,真是越想越來氣,反正這位是明君,就算得罪了也掉不了腦袋,所以索性不藏著掖著,賭氣似的說了一大串諷刺的話:“皇上放心,臣妾不會浪費,臣妾一定會找個人,連面帶湯地喝個乾乾淨淨。”
話出口時,她才發覺自己原來是介意的,介意皇上不珍惜她的手藝,隨隨便便就把面賞了人。她已經很努力地控制自己忍住,可最後還是發洩出來了,就跟得不到糖的孩子似的,使勁掙扎只為一個結果。
愛,徹底亂了她的心。她多希望皇上可以看到她的情緒,然後像普通人家的丈夫一般將她摟在懷裡,對她各種遷就各種包容,最後再說上幾句甜蜜蜜的話。明知道這是不可能的,卻還是忍不住要期待。
她的期待註定是無法實現的,皇上沒有抱她,甚至連觸碰一下的意思也沒有,只是用眼神示意她把食盒放下。
一個既能治國,又能平亂的皇帝,怎麼會看不出一個女人生氣的樣子。以前守玉對他生氣的時候,就是這樣大發嬌嗔。郭威忽然覺得楊淑妃很有意思,不僅名字裡帶著一個玉字,吃東西的樣子也一樣可愛,就連發脾氣的方式,都如出一轍。
他太寂寞了,靈魂像一片枯渴的洲,可現在看著楊淑妃,心裡卻產生了一種踏實的感覺。以往每次守玉撒嬌他都會“不戰而降”,這次也不例外。
楊廷玉看著他默默地拿起筷子,把一大碗麵全部吃完了。
他把碗還給她,說:“你做的面,味道不錯。”
楊廷玉有點受寵若驚。
她懂得把握機會:“那臣妾明日還送來。”
皇上竟沒有拒絕,輕輕地說了一個“好”字。
她高興地幾乎要跳起來,然後對著天空大叫幾聲。雖不知道皇上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心中卻是竊喜的。
之後的一些日子,她每天晚上都來給皇上送宵夜,有一日突發奇想做了個惡作劇,故意沒在湯裡放鹽,皇上卻只是皺了一下眉頭,如往常一般吃完了。
在這樣的試探和猜測中,她覺得皇上應該是喜歡自己的。可是,長夜漫漫,窗外風寒,皇上卻沒有一次叫她留下來。就算是國事繁重,也不缺這一時吧?
她太想侍寢了,想與自己喜歡的男人生一個孩子,兒子女兒都好,只圖個一家和樂。她實在沒有耐心等待皇上主動的愛撫,只能放下女兒家的矜持。她賴到了夜深之時,趁著皇上起身尋書之時,從背後抱住了皇上的腰。她聽見自己溫柔的聲音:“皇上,今夜臣妾想要留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