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0章 砍下皇上的頭

他用他一貫擅長的方式,貓戲老鼠,一路上數度折磨劉承祐,又屢屢給他希望。

他在劉承祐的腦袋中架了一根琴絃,在最動聽的樂曲奏響之時,“咔嚓”一聲,把那弦給剪斷了。

真是快哉。

就算死了也夠本了!

他沒有回答劉承祐的話,因為他覺得那人渣不配知道。劉承祐帶著不甘,帶著怨憤,帶著遺憾倒了下去,雙眼一直都沒有闔上。

皇帝親兵圍了過來,慌亂地喊著“救皇上”或者“殺逆賊”。蘇逢吉只覺得這些聲音都與自己無關,轉身就往裡邊跑。

親兵以為他要逃,拉起箭準備著,卻聽“砰”的一聲,蘇相撞在了牆上。

血液四濺,蘇相對著眼前空蕩蕩的院落伸出了手。他的臉上掛著微笑,嘴裡呢喃著:“盈盈,你來接爹爹了。”

說完這句,手便砸在了地上,但那嘴角的笑容,卻遲遲沒有散去。

兩個親兵首領不知如何是好,面面相覷。最後還是郭允明先怕了,說皇上都已經死了,要不就投降郭軍吧。聶文進正好也有此意,當即贊成。

為表明自己對郭威的忠心,郭允明砍下了劉承祐的頭顱,主動投靠郭威,聲稱是自己所殺。郭威早就知道這兩人不是什麼好東西,沿路不知禍害了多少無辜百姓,罪證樁樁件件列出來,判以梟首。

他要告訴天下人,他愛的從來都不是天下。他心裡牽掛的,永遠都是——人。

公元951年正月,見大勢已去的李太后宣示誥命,將後漢傳國符寶授予郭威,令他登基。

崇元殿上,郭威著袞冕,戴金飾,垂珠十二旒,緩緩步上高階,自此,改國號為周,年號廣順,史稱後周。

他登基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追殺劉氏餘孽劉贇。這個劉知遠的義子,為在劉承祐死後奪回帝位,竟與契丹勾結,裡應外合。

二月,劉贇發兵五路攻打晉州,大敗而歸。

十二月,劉贇捲土重來,聯合契丹兵五萬,再度進行突襲。郭威親自率軍反攻,逼得敵方燒營夜遁。郭威乘勝追擊,大獲全勝。此戰之中,非但劉軍死傷無數,遼兵亦得重創。

次年,郭威徹底平定袞州,劉贇身死,遼兵對周聞風喪膽。後周邊境,基本得以平定。

郭威戰績卓著,治國更有一套。初建的後周王朝,在動亂的五代中微露曙光。只是,無人之際,他望著漫天煙霞,感到說不出的孤寂。

江山就在腳下,可身邊卻沒有了攜手的那個人。有時候他會忘記那慘痛的回憶,伸臂往旁邊一撈。

除了空氣,什麼也摸不著。

柴榮自他身後走來:“姑父,你又在想姑姑了嗎?”

郭威沒有回答。

帝王已淚流滿面。

楊廷玉一直以為自己能被皇上看中,是因為姿色不俗,後來又被冊為了淑妃,多是賴於性情與才華。

皇上節儉,不喜奢靡,又愛民如子,從不做擾民之事,所以他與歷朝歷代的皇帝們不同,廢除了在民間挑選家人子的各項事宜。甚至他日夜撲在政事上,就沒想著為自己添個新的枕邊人。

自聖穆皇后於去年沒了之後,皇上就沒再納過新人。朝臣們紛紛上奏要求立新後,皇上卻沒放在心上。她曾不小心聽到父親與哥哥談論,說皇上是這世上最固執的人,油鹽不進,上輩子該是屬牛的。然後,是一聲長長的嘆息。

那嘆息中,夾雜了多少的無奈與惆悵。

她年紀小,不懂,想為父親與哥哥分憂,於是死皮賴臉地拉住哥哥身邊的跟班兒,向他打聽訊息。

哥哥楊廷璋,時任皇城使,掌宮門出入、保衛宮廷、宮門啟閉等事,並司偵察,可直達皇帝。他身邊的跟班兒,也有一定官職。總歸是看她年紀最小,又受不得她磨,便把事情擇要緊的說了說,隨意打發掉便是。

說辭冠冕堂皇,隱去不少真相,但也絕無虛假,所以聽著格外動人。

跟班兒說:“皇上憂心國事,是以忽略了自己。”

楊廷玉不解道:“不有爹爹和哥哥他們幫忙分憂嗎?”

跟班兒笑:“你個小丫頭,懂什麼呢!你現在看到的太平盛世,只在汴州,可汴州以外,多少百姓身處水深火熱之中。罷牛租、撤營田、輕賦稅、減刑律……哪一件不是難辦的事兒?還有北邊遼國虎視眈眈,周邊十國動亂不休,皇上貴為天子,怎會是那等兒女情長之人?是以你父兄才會嘆息,那是心疼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