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 133章 修繕

謝芸娘她們搬家搬得很乾淨,連鍋碗瓢盆這些都一個不落,錢英娘是富家小姐,把他們用過的東西留給她用也不合適,還是重新置辦吧。

“床褥被面,碗筷杯椅茶具這些物什英孃的陪嫁裡都有,英娘說這些不用再置辦了,直接用她的嫁妝就行。”

錢英娘是一番好意,但她確實過慣了好日子,她還怕李家置辦的她用不慣的,索性就遞了話給李修梁。

謝芸娘略一思索就明白了錢英孃的意思,“那我們把房屋再修繕一下?”

李修梁覺得他娘這個主意不錯,這院子他們住著是天堂,錢英娘住著就有些委屈。

李大牛在縣城混了兩年也結識了一些朋友,很快就請了幾個手藝不錯泥瓦匠來修繕屋子。

半個月後桂花巷這院子煥然一新,儼然一座剛建的院子。

爹孃搬走了主屋自然是李修梁夫婦來住,謝芸娘去看過錢家命人打造的拔步床,縱然是最大的主屋也堪堪剛好夠放,她便把讓人主屋跟隔壁屋子打通來做他們的臥房,這樣一來拔步床放完也有個走動的地方。

謝芸娘自搬進柳林巷後就開始一心撲在刺繡上,府城夫人說這次的繡品是用來京城一位大官的母親祝壽之用的,想來她是在給自已丈夫上下疏通關係,要是她繡好了能得到的肯定比信裡承諾的多。

謝芸娘琢磨了好幾天才琢磨出點門道來,上了年紀的人最喜歡寓意好的東西。

如此一來做工倒是其次,還得合心。

老人家能求什麼呢,不就是家庭和睦、子孫興旺。

百子千孫圖倒是很合適,再加上她惟妙惟肖的雙面繡,到時一定能驚豔四座。

八月末,田裡的綠意漸漸變成金黃,又是收穫的季節。

王氏草帽一戴,袖子一摟就彎下腰開始割稻子,以前李大牛再忙都會回來跟著忙活,今年是抽不出身來了,只有他們老兩口在田裡勞作。

王氏在前面割稻子,李老二在後面打穀子,他們才兩個人進度也慢,不用說曬穀場肯定曬滿了穀子,李老二隻好把穀子揹回家裡晾曬。

幹完活還要張羅飯菜,才兩天王氏就感覺腰都要斷了,李老二也不比她好多少。

兩人一合計就決定請人,村裡人都在收自家的稻子自然是沒時間的,最後李老二在鎮上找了五個大漢來幫忙,每逢秋收就伴著雨,小雨還好,大雨完全下不了田,很少有哪天能幹一整天的,六天後總算把稻子都收回來了,王氏夫妻倆暗暗鬆了口氣。

已經是九月了,婚期越來越近,李家院子也越來越熱鬧。

“大牛家果然是發達了,成個親這兩天牛車、馬車裝滿東西往他家跑,也不知道正宴那天有多熱鬧。”

“不用說肯定比上次中舉請客吃飯熱鬧,聽說這次酒席都不用我們動手,要請大師傅來操辦呢。”

“這樣的話酒也不少吧,到時候可以喝個盡興了。”

“你這個酒蒙子就知道酒”

“酒可是世間最好的東西,知道它就很了不起了,你們不懂。”

外頭鄉親們的聲音不小,王氏在裡面都聽見了,不過她現在沒心情理會這些,她正為一個多月後的酒席犯難呢。

日子定下來後兒子兒媳只回來過一次,只讓她把家裡拾掇好,其他的都不用管,她忙活了幾天還是不滿意。

其他屋子暫且不說,堂屋的牆縫有點大,要補;家裡的桌椅也好幾年了上面都是裂痕,要添新的;屋頂的瓦片也要著人上去看,有裂開的要把好的換上;還有茅房,他們家的茅房連著豬圈,上次差點鬧出大笑話,還要在後院重新建一個出來……

就這樣,這幾天家裡都是人,好不容易打掃好了又變得亂糟糟的。

王氏看著忍不住罵罵咧咧一陣,很快又在村裡人的奉承下喜笑顏開,終於九月下旬之前把家裡都收拾好了。

這邊,謝芸娘把買來的燙金邊紅色請帖放在李修梁面前。

“這是現在時興的請帖,我買了三十張,應該是夠了,你把要的人列一個名單,然後便寫請帖吧。今天已經初五了,十五之前把請帖送出去。”

農家人辦事是不發請帖的,都是鄉里鄉親上門邀請就行,但大戶人家就不能這樣了。

李修梁很快就列出一張名單,與謝芸娘商量過後就開始動筆。

都說見字如面,在這方面李修梁下過苦功夫,經歐陽先生指導過後更具風骨。

約莫一炷香時間,二十八張請帖就寫好了,李修梁細細核對後沒問題才交給他娘。

旁人家是下人送請帖,李家只好李大牛親自送了。

送請帖是個技術活,很考驗社交能力,李大牛每到一家就把謝芸娘教給她的話術背一遍,有時碰上健談的人還要笑著多說幾句,等送完他整個人都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