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過後一直在忙著秋收,要給顧娘子的帕子斷斷續續的繡到現在才繡好,再過兩天又要去收玉米,趁著現在沒事謝芸娘就打算今天去鎮上一趟,那次收了人家好多東西回來的,不管怎麼說應該送點東西以表心意。
就這樣,謝芸娘帶上帕子,提了一籃雞蛋就來到鎮上。
“前一陣子家裡一直忙著秋收的事,騰不出手刺繡,只做了個帕子出來,一忙完我就給姐姐送來了,你看喜不喜歡,不喜歡我就重新繡一個。”
謝芸孃的繡工不說鎮上,就是在縣裡也是難得的,顧娘子哪裡有不滿意的。但她看著謝芸娘手上被稻子割了好幾條劃痕眼裡滿是心疼。
“我雖沒見過可也聽說秋收是極為辛苦的,你有這手藝怎麼婆家人還讓你下田,把手弄壞了以後還怎麼刺繡啊?”
說到這個謝芸娘也不知從何說起,“秋收是大事,一家子都靠這個吃飯,我下田幹活也是應該的。”
看來是有難言之隱,顧娘子不再多說,拿出膏藥給她塗上。
“你今天可是一個人來的?”
謝芸娘道:“跟著婆婆一起過來的,現在在外面等著呢?”
顧娘子想了又問:“你每次做繡活得錢都是她在收著嗎?”
“我之前讓她收著她不要,後來我每次都給她十文錢拿著。”
看來還是個好相與的,顧娘子心思轉了轉道:“你把你婆婆叫進來,我有話對她說。”
謝芸娘不解,“姐姐你要見我婆婆是……”
顧娘子眉眼一揚,“等會你就知道了,快去。”
王氏一進來顧娘子就把謝芸娘趕了出去,自己不知道在跟王氏說什麼。
沒多久門開啟了,王氏滿面春風從裡面走了出來。
“走吧,回去吧,顧娘子忙,我們就不多打擾了。”
“那我和娘先回去了,等我繡品做好了再來。”
顧娘子笑道:“去吧,沒事就過來坐坐。”
之前王氏就想去廟裡拜拜,一直沒空出時間,現在稻子也收完了,今天還是十九,是個好日子,正正好好。
諸葛山下有好幾個賣香燭的小攤販,也有賣吃食點心的。
“大娘要不要來點香燭,我家的香大,可以燒好久,神仙吃多了你們的香火也更保佑你們不是。”
一個小哥一看見人就賣力地推薦自己的香燭,王氏聽見神仙保佑這幾個字眉心一跳,走了過去。
“一把香兩文錢,一把六根,大娘你要幾把?”
王氏拿起他家的香看了看,大是大,但香屑這麼稀沒一會就燒沒了,燒了他家的香神仙還沒享用就沒了還怎麼保她?這賣香的人長得挺俊,心思怎麼這麼歹毒。
“你怎麼騙人呢?這香一看就不是好香。”
王氏聲音挺大,那個小哥的臉變了一下,很快又笑著去招攬其他客人,幾個穿著比較破舊的婦人來到他的攤位看到他家的香後,互相對視了一眼,隨後年長的人掏出兩文錢買了一把。
原來這香是手藝不精的人做出來的,剛開始沒人買,後來家裡困難的人買不起好香,過年過節又不能省就會買一點他家的香,時間久了生意也就上來了。在廟門口賣,大家對這事都心照不宣,像王氏這樣直白說出他的香不好的還是少數。
“品相那麼差還說是好香,拿這種香去騙神仙也不怕被懲罰。”
王氏對著那邊罵了幾句又呸了一口才去別家看,香燭跟點心買好後兩個人就提著東西上山。
諸葛山上的廟不知道有多少年了,走到半山腰就可以看見一座古老的寺廟,大門那裡原本是有牌匾的,現在不知道被風吹到什麼地方去了,裡面住著幾個修行的道僧,時不時給香客算個卦。鎮上的百姓來了就擺上點心果子,許了願插上香就自覺離去。
“神仙保佑,讓我家人平平安安,順順遂遂,早點抱上孫子。”
王氏閉著眼睛心裡默唸三遍磕了三個頭後把香插好就退了出去。
“神仙在上,願來年風調雨順,家人幸福安康。”謝芸娘許完願又閉上眼睛“求神仙護佑願流放的夫君讓他得以終老。”
拜完神仙王氏又磕了三個頭,起身把供桌上自己帶來的點心拿走三分之二帶回去給家裡人吃,這是安林鎮拜神仙的傳統,沾了香火的點心吃了能保人平安,那三分之一專門留給神仙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