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知足常樂?”
這倒是邦如沒想到的一個答案——依米有時候就是這樣,出其不意。
“是你知足常樂,還是老人知足常樂?”
“當然是所有人。”
依米看著邦如笑了,好像這麼一個簡單的問題根本不需要討論一樣。
“老人跟我說了很多,從她的話裡,我聽出了一絲抱怨;
孩子們只給她錢,卻很少來看她。
但是給她買了手機、平板,還經常給她寄東西,給她錢。
我覺得這已經很不錯了。
比起那些把父母扔到養老院不管不問的子女多少強一點;
還有,老人提到了自己的一個窮親戚,年齡比她還大,還要自己種地,自己掙錢花。”
她停頓了一下,
“所以,人應該知足常樂!
比上不足比下有餘,要多看一看自己所擁有的,而不是整天盯著自己所沒有的。”
依米一邊感悟一邊總結,眼神異常堅定,像是一個精幹的職業經理人。
“很有氣場!”
邦如伸出大拇指,手動點贊。
“什麼?氣場?”
依米翻了個白眼,“大哥,我在跟你解釋知足常樂,不牽扯什麼氣場不氣場的問題好不好。”
“好,很好,非常好!”
邦如又調皮起來。
其實,安排依米過來養老院,並不是非要讓她學什麼東西,或者寫什麼東西;
邦如只是想讓她走出大樓,算是散散心,消磨一下時間。
本身依米就被家裡的事牽扯著,分散點精力,或許能好一些。
“一起吃個飯?”
“去食堂吧,跟老人們一起吃。”
“沒問題,順便感受一下老人們的熱情。”
中午,大家一起在食堂吃的,有些腿腳不方便的老人,要把飯送到屋裡。
依米簡單扒拉了兩口,就跟著工作人員一起把飯菜送了過去。
每位老人的情況都不一樣,依米對不同的人也會送上不同的安慰。
“你成熟的挺快!”
邦如對依米的表現讚不絕口。
“你說,我上輩子會不會是個護工?專門照顧老人的這種。”
“不用上輩子,如果你現在想做護工也可以,
還可以加入志願者協會。
當然,咱們集團不定期會過來,你跟著一起就行了。”
“要不,給你整個名頭?”
邦如趕緊追加了一句。
“不用,什麼名頭不名頭的,來是幹實事兒的,又不是來混錦旗的。”
依米這丫頭能行,一門兒靈。
邦如沒說什麼,只是笑了笑。
下午,他們給老人表演了節目,邦如唱了一首《精忠報國》,熱血沸騰;
依米唱了一首最拿手的《剛好遇見你》,掌聲不斷,好評如潮。
在最後的拍照環節,依米覺得有點心酸。
老人們笑靨如花,好像感受到了久違的親情。
“好了,別傷感了,說好的知足常樂呢?
已經很好了,還有很多老無所養,老無所依的人,”
“我要是有七色花就好了!”
依米攥緊拳頭,為自己的渺小感到無力。
“會好起來的,要對未來充滿希望。”
“精神勝利法嗎?”
邦如縮了縮肩膀,什麼也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