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米從包裡拿出紙巾,輕輕為老人擦去淚水。
“謝謝你姑娘,你真是個好孩子!”
老人朝依米點了點頭。
“人老了,不中用了,孩子們忙,沒時間回來,我能理解。”
依米腦子裡盤旋著一句話:可憐天下父母心。
她想起在書店門口乞討的那個老人,不知道是不是兒女也不在身邊。
看著眼前老人的白髮,依米覺得語言是那麼蒼白。
“要好好鍛鍊身體,保持健康,不要像我一樣。
要說我還好一點,我鄉下有個親戚,比我還慘。”
隨後,老人提起了農村老家的一個親戚,說她忙碌了一輩子,到頭來還是一個人孤苦伶仃。
“她腿腳不好,還要一個人種地,偶爾還要趕集賣鹹鴨蛋。
這人吶!真是不知道會有一個怎麼樣的晚年。”
老人苦笑兩聲,像是對命運的妥協。
“跟你說說我的孩子們吧。”
老人看了一眼依米,覺得她是個不錯的聆聽者。
絮絮叨叨,老人說了半個多小時,有點口乾舌燥了。
依米時不時應上兩句。
沒想到,來養老院還能學到不少東西。
“我給您剪一下指甲吧。”
等老人喝完水之後,依米提議道。
老人有點難為情,“我的孩子要是像你一樣懂事就好了。
其實,我並不需要那麼多錢,
即便現在這個社會離了錢不行,但我還是覺得,
親情比什麼都重要。
如果讓我選擇,我寧願守在孩子身邊……”
說完,老人有點膽怯地看了依米一眼,彷彿她就是自己的孩子,
“你會嫌棄自己的父母嗎?”
“您別多想,您的孩子一定也非常牽掛您,不然,也不會給您買這買那,
還經常打電話,影片什麼的。”
依米沒有正面回答,而是巧妙地安慰了老人。
要是放到以前,她一定會回答會或者不會,實話實說;
現在不一樣了,誰說每一個問題都有答案?
誰說有問就有答?
依米都不知道自己是什麼時候變成這樣的。
社會大學才是最好的教育機構。
見過形形色色的人,遇過奇奇怪怪的事之後,人總會有所成長。
兩個人聊得很開心,一老一少,柔聲細語,不時傳來幾聲歡笑。
“依米,你在這兒啊!”
忙完的邦如自己開車過來了,問了幾個人才找到依米。
“我跟奶奶聊會天。”
依米趕緊介紹,“奶奶,這是我老公。”
“喲!你老公,你都結婚了?”
老人重新打量了一下依米,又看了看邦如,接著點了點頭,
“不錯,男才女貌,般配,非常般配。”
依米跟邦如對視了一眼,都笑了。
簡單聊了幾句,給老人剪完指甲,邦如準備帶著依米去見院長。
“我就不去了,沒必要把我看的太重要,做個普通人挺好。”
“淡泊名利!”
“沒那麼高尚,跟老人們聊聊天,做點實事兒,挺好的。”
“剛才聊什麼了?”
“聊健康,還有養老。”
“有什麼感悟?”
“感悟就是,”依米咬緊嘴唇,思考著如何能有一個完美的答案。
“知足常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