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回到家,依米很認真地跟邦如說起了這件事。
“老公,有件事想跟你商量一下。”
“說來聽聽。”
“我想做慈善事業,”
“比如,”
“孤兒和那些孤寡老人,幫助有困難的學生,或者,去山區支教。”
邦如眉頭微微一皺,
“你的意思我明白了,就是想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對,還有很多人處在水深火熱之中。
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哪怕只有螢火蟲那麼大,也能給別人帶來溫暖。”
邦如點了點頭,
“喬氏集團經常參加慈善活動,”
“是嗎?太好了。”
“對,一般都是父母他們出面,我很少參與,
集團還有專門對接的貧困學生,會一直關注他們,
畢業之後,還可以來喬氏集團工作。”
“這麼好?”
依米的眼睛裡閃著光,像一朵盛開的玫瑰。
“不光如此,我們還捐建過希望小學,也會定期會帶大山裡的孩子們來京城看看。”
看著邦如驕傲自信的樣子,依米不自覺挺直了腰桿,彷彿她也是慈善事業的一份子。
“這是什麼神仙家庭,
我葉依米何德何能,竟然會嫁到這樣的人家。”
“一切都是緣分!”
邦如溫柔地看著她,一雙大手握住了她白皙的玉手。
“我想把做慈善當作自己的事業,”
“寫作呢?”
“也是我的事業,並不衝突。
寫作不是閉門造車,也需要有生活。”
“這倒是。”
“你的寫作怎麼樣了?”
邦如其實很少關注依米的寫作事業,本身他工作也很忙,再就是,他不想給依米太多壓力。
家裡又不指望她掙錢,只要她有個事做,有幾個朋友,不孤單就好。
“也還好吧,”
頓了一下,依米不好意思地笑了,“其實,也沒什麼大進展,我還在摸索當中。
要想一夜成名,對我來說基本不太可能,
我不認為自己有這樣的天賦;
但是,我不是那種輕言放棄的人,
只要肯下功夫,成功是遲早的事。”
“心態不錯,挺你!”
邦如伸出右手,跟依米擊了個掌。
“期待我們大作家的成名作。”
“還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馬月。”
“那都不是事兒,只要方向是對的,剩下的只是時間問題。
在自己喜歡的領域堅持下去,
哪怕一輩子只做這一件事,只要有興趣,那就值得。”
好在不用為錢發愁,不然,依米還在為柴米油鹽奔波,哪有心思培養興趣。
“有錢真好!有知識更好,充實!
現在,我想把這兩件事結合起來,幫助那些有困難的孩子讀書;
讓更多的人有機會看得更遠,走得更遠。”
說這話的時候,依米眼裡閃閃發亮,像是住進了千萬顆星星。
“我支援你!
祝你的新事業蒸蒸日上。”
“你說,是孤兒更需要關愛,還是老年人更需要關愛?”
邦如被依米的問題給難住了。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誰也不會比誰有更多的優勢,
孩子有孩子的難處;老人有老人的難處;
作為年輕人,哪裡有需要,哪裡就有我們的身影。”
“下次集團的活動帶我一起,我也跟著學習學習。”
“沒問題,一言為定。”
“一言為定!”
兩雙手緊緊握在一起,像是兩個達成了合作意向的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