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問題,我一直想問你。”
邦如看著依米,一臉認真。
“什麼?”
“你想不想換工作?
剛才爸也說了,如果你想到集團工作就到集團工作,
如果你想自己創業,或者是跟我一起創業也可以。
幼兒園的工作,說實話挺累,收入也不高,
關鍵是我們這種家庭情況,你根本就不用這麼辛苦。”
邦如這倒是實話。
在京城,堂堂喬氏集團的兒媳,還要出去掙那點死工資?
依米低著頭,像是努力思考該如何回答。
“我剛來京城的時候,對找工作的要求也很高,
覺得自己這也能行,那也能行;
面試了不少單位,才發現現實比想象的更加殘酷,
好的工作應聘不上;不好的工作又不想去。
怎麼說,算是有一種騎驢找驢的心態,
先就業再擇業。
很多同學跟我一樣。”
“那麼,現在呢?你還想在幼兒園工作嗎?”
這個問題把依米難住了。
她聽過不少職場上的勾心鬥角,在電視上也看到過,
對職場是既嚮往又畏懼。
她不是那種雷厲風行的女孩子,
甚至可以說是帶著一點懦弱,
一點自卑,一點畏懼的慢熱型女孩。
這要是跟那些職場老油條打交道,還真是鬥不過別人。
如果能按照喬爸說的那樣,進入喬氏集團工作,
崗位自然不會差,但是很有可能遭到別人的嫉妒。
誰是誰的護身符?
即便是表面上別人客氣,背地裡也不知道會說些什麼。
作為文化人,依米還是很要面子的。
沒辦法,這是骨子裡的東西。
當然,能進大公司最好,誰不想有一個高的起點。
“有點猶豫?”
邦如用手撩了一下她耳邊的長髮。
“怎麼說,幼兒園的人際關係比較簡單,
而且面對的都是孩子,心理壓力比較小。
單位裡邊人多嘴雜,還不知道說出個什麼來。”
“你在怕什麼,怕別人說閒話?”
“可能是吧,我也說不清楚。
我這個人臉皮還是比較薄的,不希望被別人戳脊梁骨。”
“你怎麼會這麼想?”
“畢竟我們兩家的經濟實力相差太多了,
都在講究門當戶對,
我是從來沒敢想過能真正嫁入豪門——儘管上大學的時候也曾幻想過。”
上學那會兒,宿舍裡的女孩子們,熄燈之後聊得最多的就是將來要嫁個什麼樣的男人。
“哦?女生湊在一起是不是就聊男生?”
“那你們男人湊在一起,是不是隻聊女人呢?”
“也不一定,還有投資,”
確實,成功人士,談的肯定是投資機會。
“我再考慮考慮吧,”
依米就是這樣,不管是什麼事情,自己一定是琢磨透了,沒有一點顧慮才敢下結論。
“我有選擇困難症。”
“看出來了,要不我給你做個決定?”
“說來聽聽。”
“我的意思是你可以從幼兒園辭職了,
那份工作沒有太大的晉升空間;
到集團上班也好,自己創業也罷,都是咱們自己掌握主動權。
最主要的,咱們有這個實力。
我是不想讓自己的老婆那麼辛苦。”
邦如一邊說,一邊心疼地在依米的額頭上留下了一個深情的吻。
“你覺得我很辛苦嗎?”
“不辛苦嗎?
每天都不用我去接送,還要自己擠地鐵去上班。
京城的地鐵我可是聽說過,人擠人,只能跟著人群走。”
“這麼說,你沒有坐過地鐵?”
依米一臉驚訝,
“沒有,平常出門都是坐車,
都是管家車接車送,這麼多年都習慣了;
也就是住在五樓的那段時間自己開車。”
“這麼說,還是我讓你吃苦了。”
“別這麼說,其實我一直想要獨立一些。
父母對我還是比較呵護的,
畢竟家裡就我一個孩子,獨苗,
真是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
聽著邦如的話,看著他幸福的表情,依米想到了自己的家庭。
“要是我的父母也這麼疼我就好了。
我們家兩個孩子,小時候我並不覺得父母偏心,
好像那時候我們也沒有什麼可擔心的,
整天就是沒心沒肺的,很快樂。
父母原先是在村裡種地,後來到縣城開的超市,
哥哥結婚的時候又跟著去了城裡。”
提到哥哥,依米的目光望著前方,有些呆滯。
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家庭,
如果不是依米到京城來,他們可能永遠是兩條不會相交的平行線。
邦如拍了拍依米的肩膀,
“我會永遠在你身邊,放心好了。”
依米抬起頭,努力擠出一個比哭還難看的笑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