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繼續向烏州進發,途中李重元幾次想要與柳絮兒搭話,卻都被柳絮兒巧妙躲開。
這讓李重元心中有些悵然若失。
好在有師傅在,一路插科打諢也不算寂寞。
隨著烏州日益臨近,各種訊息紛至沓來。
鐵勒三萬烏雲追整裝待發。
鐵勒平南齋內百十名高手失去蹤跡,左右賢王各自出動,下落不明。
李重元心中清楚,李俊嗣帶人來烏州,乃木合率兵攻擊長河關。
雖然已經做好部署,李重元卻覺得心中有些不舒服,總感覺哪裡不妥。
鐵勒,上鎬。
李俊嗣帶著鐵勒國幾乎所有的武林高手趕往烏州。
“王爺,這次爭取將李重元那些人一網打盡,好報你我的血海深仇。”
李俊嗣騎在馬上,目視前方。
“你真的這麼想?”
李澤旭一愣。
“王爺這是何意?”
“李重元是我從小養大的,他從來就不是嗜殺之人。別說一百三十二口人人,哪怕十二口,他都不會。”
李俊嗣臉色平靜,似乎說的事情與他毫無關聯。
李澤旭臉色驟變。
“原來你早就識破我是假意投靠?”
“我看不看出來不要緊,我需要有個人去幫我。”
李澤旭心中有些苦澀。
自己一心想要立功贖罪,想不到卻成為了別人手中的棋子。
“你是想利用我傳遞資訊給李重元?可你別忘了,損失的可是鐵勒國的實力。”
“你也說了,是鐵勒國的,不是我的。我若想在鐵勒國站住腳跟,繼承皇位,這些不屬於我的實力,不要也罷。”
李俊嗣說的輕描淡寫,無數人的性命就好比一塊抹布一樣被他隨意一丟。
李澤旭回頭看了一眼身後的這些高手,這些人中能有多少可以回去?
包括自己。
“你打算怎麼處置我?”
“你還有什麼利用的價值麼?我的目標是除掉厄必力,拿下他手裡的十八人傀。”
接著,李俊嗣用手指了指這些鐵勒的高手。
“這些人都是送給李重元的開胃菜。正菜在長河關。若是李重元吃不下,那他可就愚蠢至極。此次過後,在鐵勒,誰還能制衡我?”
李俊嗣臉色平淡,李澤旭卻聽的心驚肉跳。
如此不動聲色的上位,當真是匪夷所思。
自己一不小心成了他的幫兇。
李澤旭還想開口說些什麼,卻被李俊嗣做了個噤聲的手勢。
“師伯,我之所以還願意稱呼你一聲,只是因為你曾經幫了我。此次烏州之行,若是師伯能僥倖活命,還是找個地方了此殘生吧。江湖上的事兒,你不適合。”
李俊嗣看了看李澤旭,眼睛裡滿是嘲諷。
“至於朝廷上的事兒,你就更沒資格了。”
說罷,再不看李澤旭一眼。
李澤旭備受打擊。
二十年前,自己排兵器譜,江湖上的人見了無不恭恭敬敬。
四十年前,自己鍛刀鑄劍,天下無雙,求自己的人不知道要排隊等候多久。
如今只是老嘍。
還是師弟說的對,早走幾天晚走幾天,其實也沒多大分別。
在這一刻,李澤旭甚至想到了自己的師兄,那個與自己分道揚鑣的人。
師兄,用不了多久,我也會去找你,到時你我共飲一杯,從前的事兒就一筆勾銷了吧。
李重元遠遠的看著柳絮兒,他實在想不通,為何那晚過後,柳絮兒好像變了個人一樣。
忽略自己的關心,迴避自己的眼神,每當自己靠近,都如同受驚的兔子一樣跑開。
柳絮兒又何嘗心中不痛苦。
每當李重元看向自己,她總是將目光迴避。
當李重元將目光收回,她又將目光鎖定在李重元的身上。
大哥,你可知道,我所有的無情都是裝的。
馬上要撐不下去的時候,柳絮兒總會給自己打氣。
大哥現在的痛只是略微心痛,若是現在放棄,那個時候大哥的痛就是痛不欲生。
玉今夕眼見女兒如此,卻也半點法子沒有。
自己當年負氣出走,十幾年過去,還能與舊愛重逢。
可是女兒去哪裡求得這十幾年?
柳何年見女兒與李重元之間關係微妙,趕忙偷偷詢問妻子:
“絮兒與李重元昨日還好好的,怎麼今日反倒有些刻意疏遠?”
“小女兒的心思我哪能猜的透。”
你都猜不透,那我就更不用想了,柳何年放棄了這一想法。
崔顥似乎看出了端倪,他主動湊到柳絮兒的身邊,笑著說道:
“柳姑娘,公子許是心情有些不佳,若是公子惹惱了姑娘,你可千萬別往心裡去。”
“崔顥,你跟要離可是公子身邊的人。好好跟著公子,將來光宗耀祖、大富大貴可就全都有了著落。”
崔顥眼珠一轉,換了個角度勸說。
“榮華富貴是公子給的,能不能守的住,那可要看柳姑娘你了。”
“公子給得,守不守得住,自然在於你,怎的與我扯上關係?”
“您想啊,公子給了我一個金飯碗,若是姑娘不高興,公子不還得將氣撒在我身上?到那時別說金飯碗,吃飯的傢伙能不能保住還在兩說。”
柳絮兒聞言輕笑了兩聲,知道崔顥是在勸自己與李重元和好。
“崔顥,你看這落日美不美?”
崔顥看著天空,美則美矣,可是跟自己說的事情有何關係?
柳絮兒似乎並未期待崔顥的回答,自顧自的說道:
“日升日落,美景常在。這世上多一人少一人又有什麼打緊?”
崔顥只恨自己為何不多讀些書,此情此景,他又如何能理解柳絮兒話中的含義?
烏州城遙遙在望,李重元找到寧無鋒。
“無鋒公子,前面就是烏州城。我本想帶你遊歷一番,只是這裡對你所學並無助力。越過此城,一路向北,那裡有座長河關,你去找一位名叫趙長河的守城將軍,你們倒是可以好好交流交流。”
乃木合率領烏雲追進犯長河關,那裡終有一戰。
將寧無鋒託付給趙長河,也可以讓他幫忙考較一下,寧無鋒是不是自己所找的人。
寧無鋒雖然不太懂得人情世故,對於李重元的話卻是言聽計從。
“李公子讓我去長河關,自然是為我好,我當然願意。”
寧無鋒讀懂了李重元的眼神,在那裡,他看到了
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