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這次入宮,所為何事?”
慕容婉兒看著自己的父親,心中有些忐忑。入宮這麼多年,她已經不知道該如何跟自己的父親相處。或許當父親當初逼自己勾引李俊熙的時候,他們父女之間的情誼已經蕩然無存了。現在唯一剩下的,就是那可憐的皇室血脈以及由此帶來的責任。
“稟太后,臣近日總是心事不寧,所以特意跟皇上請旨入宮探望太后。”
“父親可是因為齊禮自殺的事情才會心事不寧麼?”
“婉兒,如今在宮裡,只有你能幫助為父了。你弟弟讓我主動找皇上認錯。只有這樣陛下才不會重罰。”
“忽晚可還好?他如今三十多歲了吧,為何還不婚配?”
聽父親提到自己的弟弟,慕容婉兒便隨口問了一句。
“你弟弟說他不打算再娶妻生子。以後我們慕容家的血脈到他就終止了。”
慕容奪看了慕容婉兒一眼,腦海中閃過慕容忽晚的樣貌,心中感嘆:真是一段孽緣。
慕容婉兒心想:不婚配也好。慕容家在欣朝幾代為臣,要不是因為與李氏皇族錯綜複雜的親戚關係,恐怕早就被滅族了。
端著李家的飯碗,卻時刻想著造李家的反,這得有多大的耐心才沒有斬草除根。
“父親,女兒嫁給李俊熙多年,知道為什麼一直沒有子嗣麼?”
“這後宮妃嬪眾多,沒有子嗣的也不止你一個吧。”
顯德皇帝沒有後人,這已經是天下皆知的事情。,這似乎也不是慕容婉兒的錯。
“人人都以為先帝沒有子嗣是先帝的問題,是,也不完全是。曾經有幾位妃嬪懷過身孕,只是因為各種原因沒有保住。而我,卻壓根沒懷有過身孕。”
慕容奪心中一驚。原來不是顯德皇帝不能生育。既然如此,慕容婉兒沒有子嗣難道是自己的問題?
“有一次李俊熙喝醉了酒,他抱著我說:為何我會姓慕容?為何我會是慕容家的女兒?”
慕容奪聽完臉色大變,“慕容家的女兒怎麼了?堂堂皇族後裔,難道還配不上他李俊熙不成?”
慕容婉兒滿臉苦笑。自己一生的悲劇何嘗不是因為“皇族後裔”這四個字?若是尋常人家的女兒,嫁一個普通人,怎麼會有這麼多煩惱?
“他娶我,只是因為我是慕容婉兒。他不想讓我懷有身孕,也是因為我是慕容婉兒。他不想有慕容家血統的孩子坐在皇位上。”
慕容奪這才恍然大悟。怪不得每次見到婉兒她都是眼帶幽怨,原來是因為這個原因。
“婉兒,可是你……”
慕容奪本想說李重元是你的孩子,最終李俊熙也沒能如願,還是有慕容家血統的人登上了皇位。卻被慕容婉兒打斷。
“父親,你不要說了。當初你想法逼迫皇上讓我嫁給李俊嗣,我當時對你十分感激。可是後來你又讓我勾引李俊熙,試問誰人家的父親只為私慾而不顧女兒的幸福?我也照做了。這讓李俊嗣到死都不曾原諒我。而李俊熙雖然娶了我,讓我當上了皇后,可是這麼多年,他一次都沒碰過我,我至今還是個女兒身。我這一生都被你給毀了。”
多年承受的委屈,讓目送婉兒徹底爆發。說完,慕容婉兒轉身啜泣並未再看慕容奪一眼。
聽到慕容婉兒的話後,慕容奪如遭雷擊。自己一直以為李重元是自己的嫡親外孫,可是剛剛婉兒說他還是女兒之身,怎麼可能生育了重元?
“婉兒,重元他不是你……”
“太師,以後在宮中,請稱呼哀家為太后,時候不早了,陛下還在等候太師,這就去吧。”
慕容婉兒對慕容奪下了逐客令。
慕容奪失魂落魄的走出了慕容婉兒的寢宮。剛剛聽到的訊息讓他萬念俱灰。自己一生追求的目標,雖然屢遭打擊,可是好歹最後李重元也算成全了自己。
如今李重元並不是慕容婉兒的兒子,那自己這一生豈不一切成空?
“太師,陛下已經在乾元宮恭候多時,請太師這就跟我去吧。”
剛一走出慕容婉兒的寢宮,李重元身邊的內侍立刻上前說道。
慕容奪只好硬著頭皮跟內侍去了乾元宮。李重元並不是自己的外孫,這欺君之罪該如何圓過去?
“臣慕容奪,參見陛下。”慕容奪見到李重元,行了君臣之禮。
“太師免禮。剛剛在太后宮中,太師似乎呆了很久,看來父女之間還是有很多話可以說。”
“回陛下,只是說些家常。”
“太師不要誤會,朕只是羨慕,並沒有責怪的意思。不知太師這次進宮找我,有何事?”
本來以為自己是李重元的外公,即便自己犯下過錯,李重元也不會嚴懲。可是此刻,慕容奪心中著實沒底。
畢竟在這件事上,是自己搞了烏龍。
“臣覺得,齊禮身為朝廷重臣,屢屢犯錯,如今更是畏罪自殺,實屬不該。所以臣特意入宮,想要跟陛下請罪:臣曾經與齊禮交往甚密,實在有失人臣本分。”
其實自打慕容奪上奏章說要入宮的時候,李重元就已經猜出了慕容奪的意圖。
齊禮多次升遷,直到升任兵部尚書,背後都離不開慕容奪的支援。如果慕容奪夠聰明,一定會主動坦白。
“太師能主動找朕,朕甚感欣慰。齊禮一案牽涉甚廣,恐怕他有一百個腦袋也不夠砍。太師的事情,朕會派人查明。有些事如果太師參與,那朕也不能輕饒。”
慕容奪心中一驚。自己是與齊禮交往過密,也曾接受過齊禮的賄賂。可是齊禮究竟做了什麼一百個腦袋也不夠砍?
“陛下,臣與齊禮確實存在往來經濟,也曾議論過朝政,其他一概不知啊。”
“太師不用驚慌。朕會讓鎮撫司查明,絕不會冤枉任何人。”
李重元頓了頓,然後繼續說道:“正好太師來了,朕向你請教一件事情。你是根據什麼判斷我是你的外孫?”
這是一個另慕容奪心碎的問題。他一生的追求最後因為這個問題的答案而煙消雲散。
“陛下,臣之所以這麼肯定,一切都是因為趙王親口所說。”
“什麼?你給朕再說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