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8章 玻璃鎮門獸

趙雲搖了搖頭說道“肯定是會波及百姓,天下之人只要是不知情的人都會跟風,真將玻璃當成硬通貨,聚天下為我一身,我趙雲必成千古罪人。”

其實趙雲的擔心是有道理的,若是富商們吃大虧,他們就會更嚴苛的去剝削底層的平民百姓,最終受罪的還是窮苦人家,正所謂興百姓苦,亡百姓更苦。

若是此時趙雲有能力一統天下,那倒是可以如此行事,反正百有飯有田耕便可,金銀財貨皆是身外之物。

甄逸想了想又說道“侯爺真是大善之人啊!不過我們也可以只針對其他五家及皇帝,只要時間不太長,便不會傷及無辜!”

趙雲點頭說道“從日起以三個月為期,限,我將在玻璃最熱的時侯,持續放出大量的玻璃製品,使富商們手中的玻璃價值立刻爆跌,從而便無人敢接爭!”

甄逸聽罷沉思了許久說道“三個月時間太短了,無法在天下各地造勢,索性就集中火力在徐州,做為實驗的地點,侯爺且看我操作,我們再行商議如何!”

趙雲聽罷心裡想著,甄逸針對的其實糜竺一家,天下首富糜竺就愛玻璃器皿。糜家家主糜竺其實為人的風評還是挺高的,包括曹操對其也有很高的評價,素履忠貞敦厚文雅。

不過糜竺最終也是劉備的金主,與趙雲他何干,聚攏財富發展自己的勢力才是王道,只要不去傷害百姓的利益,他趙雲什麼不敢幹。

於是趙雲也就先點頭同意了,先看看他們是如何操作的,若是真不會波及百姓,倒是可以實行下去。

之後舅父劉革從䛁邯縣運來一大批的玻璃器皿,由甄逸、蘇雙、張世平三人挑選,結果三人只選出了一對玻璃獅子,這可是按照二千石官吏的守門獸規格而制的。

三人的選擇不言而喻,就針對糜竺一人的,此時的糜竺剛被命為東海郡太守。本來玻璃獅子是劉革特意弄出來,送給趙雲當看守門獸的,其規制也符合趙雲的身份。

如今糜竺剛剛被任命為東海太守,正好也有資格使用此物,不過規制雖然符合,但若是傳出去就太過異類奢華了。

此次將由蘇雙前去泰山郡南城,蘇雙以討好趙雲為由,參加玻璃獅子的競拍,自然是為了抬高價格。

半個月後這對玻璃鎮門獸,就出在了南城,蔡貞姬將訊息放了出去,蘇雙沒有三天就到了,而糜竺也趕到了,必竟東海郡距離南城很近。

還有一個人比較讓人意外,袞州陳留郡襄邑縣衛家家主衛茲。歷史上衛茲將在中平四年十一月,為大司農曹嵩捐錢一億錢,購得太尉之位,之後又在中平六年,傾盡家資支援曹阿瞞起事反董,他也是大漢第三富豪,想來應該是泰山羊家請的貴賓。

此時的蘇雙站在兩人面前,顯得失色許多,不過他後面是四海集團,倒也無人敢於小視他。

只是羊家一直派人暗示蘇雙不要參與競拍,必竟蔡貞姬是知道內情的,要是叫蘇雙給拍了,再拿去送給趙雲,那豈不是要鬧烏龍。

不過今日只有一對玻璃獅子,直接就進入明拍,反正能參與也只有這三人,其餘富商皆是來飽眼福的,蔡貞姬也無法暗箱操作,也只能隨蘇雙參與競拍了。

玻璃守門獸的底價是二十萬貫,剛剛開始三家就接連叫價,二十五萬、三十萬、四十萬,一直加到了百萬貫。

蘇雙突然起身說道“我是代表四海集團來的,這對守門獸,非承亭侯莫屬,兩位還是放棄吧,我出價一百五十萬貫!”

衛茲見此搖了搖頭,心裡想著這倆人是瘋了,衛茲只是叫了兩次價就放棄了,拿這麼多少錢在此處,他認為不值。

糜竺起身笑道“蘇家主值得嗎,一百五十萬貫,可能是你家資的幾分之一了吧,你放棄吧,太守在必得,我出價一百八十萬貫!”

當蘇雙自稱代表四海集團時,蔡貞姬就猜到了,蘇雙是趙雲請來的託,本以為這對鎮門獸能拍五十萬,算是頂了天了,如今直接幹到了一百八十萬,蔡貞姬心裡的小算盤一打,羊家穩賺五十四萬貫,這筆錢足夠羊家經營好幾年,才有這樣的收入。

在場的人都以為蘇雙會放棄,一百八十萬貫這可是天價啊,拼財力蘇雙肯定是拼不過糜竺,人家可是天下首富,家資近億萬貫的存在,蘇家的家資不足千萬貫,如何能比較啊!

蘇雙突然面紅耳赤的吼道“糜太守你別欺人太甚,我今日就與你拼了,我出兩百萬貫!”

話音剛落,頓時四下寂靜無聲,每個人都是驚懼的看著蘇雙,大家都是商場的佼佼者,縱使蘇雙有千萬貫家財,土地、農田、商鋪、馬匹及四海的股份皆是不動資產,二百萬貫應該是蘇家的流動資金了。

拿家族的流動資金競拍一對鎮守門獸,然後拿去討好趙雲,八成是腦子進水了,就算是甄、張、蘇三家合送,也是太過了!

糜竺瞪著蘇雙,從蘇雙眼裡,他看見了蘇雙的後悔,便宛然一笑起身說道“二百五十萬貫,蘇家主不奪人所愛了!”

蘇雙聽罷像洩了氣的皮球,一股腦的坐了下去,眼有失落有慶幸有恐懼,但他卻隱藏了自己的喜悅,他努力的將玻璃守門獸抬到了高貴。

不過蘇雙認為戲還不夠,在拍賣結後,又纏上了糜竺,希望能退而求其次,購得那套酒具贈給趙雲。

糜竺當然是不肯出售,並且揚言只要是進了他的倉庫,任何寶物都不會再出手。

而蘇雙仍然是不一不饒,將套酒具的價格抬到了五十萬貫,足足漲了兩倍,在場的富商也是目瞪口呆,若是糜竺肯轉手,便能賺了二十五萬貫,當然糜竺仍是不肯出售,蘇雙也只能含淚而去。

富商們的似乎都看到了潮流,人人都認定玻璃製品的收藏價值,並且在期望下一去的競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