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票房造假
華國報作為一家官方性質的媒體,每年能讓其報道的電影少之又少,沒想到這次會對《猩球崛起》進行報道。
在陳默看來本來《猩球崛起》想要突破30億是非常困難的,已經上映近20天突破23億,後面近10天要再收攏7億票房難如登天!
可這一次華國報的報道讓他看到了一絲希望,不過在這高興的時候隱隱也有一些猜測。
只見拿出手機給韓山平打了個電話過去。
“小陳,剛想聯絡你你就打過來了,華國報你看了嗎?”還沒說話,韓山平的聲音就先傳了過來。
“韓董,打擾了,已經看了。這事是您促成的?”
“只是提了建議,說到底還是電影不錯,想要華國報報道,華影還影響不到,只是和那邊的老夥計提了一嘴。”
“謝謝韓董!”
“不用,30億可是一個大坎,如果能成對誰都有好處!”
“過30億確實對誰都好!韓董,票房方面有操作過嗎?”陳暮其實之前知道一些,可這是華影集團發行方操作的事他沒有過問,現在還是問了出來。
“伱問了就跟小陳你交個底,有,不過不多,如果最後距離30億還差一點的話,這事還會有!小陳應該能理解吧!”
“我早先隱隱知道,現在只是找韓董確認一下,我理解。”
“我還怕小陳你有一般年輕人的性子,不屑於存在這種操作!”
“韓董多慮了!”
聊了一會,結束通話電話,這種票房造假的事真的是普遍存在,哪怕是華影作為發行方也不例外。
作為一家上市的影視企業,哪怕是國有企業,在多方利益的交織下,讓《猩球崛起》破30億票房帶來的利益無法想象。
而且因為前兩次主導的大片都以失敗告終,這次華影無論如何都會促成此事來獲得巨大利益來填補其他的損失!
其實《猩球崛起》在上映不到一週時就進行了虛報票房與票房造假,雖然造的不多,可還是有。
虛報票房是在《猩球崛起》上映一週內就虛報了一個票房,報了一個超過實際的票房數製造話題增加曝光,影響輿論傾向。
當網友開啟各種新聞客戶端還有微薄論壇,出現的都是“《猩球崛起》影片票房突破多少億”的新聞。
很多本來對這型別不想看的觀眾心裡肯定會想,這麼火爆?我也去看看。
而且發行方敢於放開膽子鼓吹票房,是因為電影票房的交稅、分賬並不以此為標準,而是另有一套官方資料。
吹牛不交稅,虛報票房不犯法,也不會遭到處罰措施,就促使了發行方大膽虛報票房,營造觀影火爆的景象。
這種事業內很常見,像江文的《讓子彈飛一會》這部電影,上映初就獲得影迷認可,片方一開始就虛報票房突破7億元,可謂是口碑票房雙豐收。
然而在後來公佈的10年華國電影市場報告中顯示,截至《讓子彈飛一會》下檔該影片的總票房只有億元,負責人表示:“7億元是估算的!”
就是這麼真實!
華影集團作為《猩球崛起》的發行方,對《猩球崛起》除了一開始的虛報票房,也有過票房造假。
很多電影的上映前三天的票房很重要,直接影響後續排片,所以一般都是前三天刷票房,提高影院上座率,製造資料,前三天的票房影響整個大局。
有時發行方自掏腰包真金白銀買票房或者給院線排片返點,像去年的《旱拔3》購買影院至少8%的場次,《英雄之戰爭》自掏腰包狂買了上映前三日的電影票。
主要是為了提高影院上座率和口碑營銷,這樣不僅炒出高票房的假象,引人關注進而來看片,還能排擠同期競爭影片。
當然,還有一些很奇葩的電影,有時候拍攝出來是為了洗米,不過一般用爛片洗,基本不會用高質量電影進行,因為可以在製作成本上,就把米洗白了。
就像我給你什麼皮包公司5000萬,你給我搞出來500萬的活,最後爛片悄無聲息的上映。電影洗米的方式很多,也難查,比如經常報道說的天價片酬,有組織的刷票房等等。
不過對於《猩球崛起》在上映後前三天這段時間裡,陳暮相信應該沒有造假,本來《猩球崛起》對比其他影片就是大熱影片,不用為了排片而在前三天刷票房。
不過《猩球崛起》在上映15天之後,華影應該進行了一些操作。
就像最低只需花費%的資金,也就是交5%的專項資金和%的營業稅,就能製造100%的票房,幽靈場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應運而生的。
幽靈場實際上就是做假場,製片方,發行方不從中分取票房利潤,只是為了刷票房資料,院線則從中拿一部分好處費,往往只是電影票面價格的10%。
像華影這種製片方自有院線資源,則好處費可能都省了,並且操作起來神不知鬼不覺,%資金換取100%票房的最低成本,華影就可以進行操作。
這麼做看似是要發很大的成本成本,可相對於一部高票房電影背後的資本運作所獲得的利益,這些成本都可以忽略不計!
陳暮對這些操作這幾天有見到一些痕跡,雖然媒體沒有爆料出什麼幽靈場,可電影網上《猩球崛起》底下的評論有時會有一兩個觀眾說著此類現象。
對於這種整個電影圈的遊戲規則,陳暮現在根本避免不了,這是整個圈子裡的資本運作。
現在他比較擔心的是最後幾天如果沒有破30億,華影會進行鎖場或者搬磚來進行強行突破30億,這種方式就比較難看了,而且很惡劣!
鎖場就是故意在每一場影院都購買一兩個座次,防止影院由於預售較少而減少自己電影的排片。但是一旦佔座了,排片就不會變。
搬磚則是要看的是其他電影,結果拿到的票卻是《猩球崛起》,影院會說憑票入場即可,仍然看的是其他電影。把其他電影的票房搬到《猩球崛起》上。
我以為會有五十人看就不錯了,沒想到看到人遠遠超過了我的預期,謝謝書友們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