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一家人回到大河村,李婭萍從何寡婦那裡取了裁剪好的布料回到家。都累得不成樣子。
幾人統計了一下今日營收,再合計開業這五天的收入,居然有87兩銀子了。
“看來這些女人是真愛買買買啊,不管是現代還是古代。你看看這營收。”徐來運把所有的銀子銅板放進一個匣子裡。
“爹,娘。買人吧!”徐雯雯想著這幾天一家人忙得腳不沾地的樣子,尤其是老媽。每天還得加班加點的踩縫紉機。
“啥???買人?”一家人齊刷刷的看著徐雯雯,雖然這裡是有奴僕制度沒錯,可作為新時代的人還不能接受買賣人口。
徐雯雯耐心的解釋,“我們是賺錢了沒錯,但是你看看我們,一天天忙的跟什麼一樣。大家都是希望日子越過越好,我們總不能越過越回去了是吧!”
徐依依很快理解妹妹的想法,“我懂雯雯的意思,至於為什麼要買人。是因為怕我們的縫紉機暴露,我們在這古代沒錢沒權沒地位的,拿什麼守著這些秘密。還有家裡這些電腦手機,所以買人就是死契,就是自己人,所以不擔心縫紉機會被透露出去。”
一家人聽著兩姐妹的分析,覺得是那麼回事。大家總不能為了賺錢,日子不過了吧。天天趕製衣服,待在鋪子裡忙活,這日子倒是越過越回去了。
“行,明天我在家做衣服。店裡需要有人看著,等中午人少點的時候。你們誰去牙行看看去吧。”李婭萍也想通了,不就是入鄉隨俗嗎,自己過得舒心比買賣人口重要。
“記得買那人品好的,不要偷奸耍滑,唯利是圖的,不然買回來也是個麻煩事兒。”徐爺爺想著人的品行是最重要的。
“好,明天我得好好選選。”徐來運也非常認同。
一夜無話。
第二天中午,等到店裡的客人都散了。
徐來運背上斜挎包,“依依和雯雯在家守店鋪吧。我和子城去牙行一趟。”
徐雯雯肯定不樂意留在店裡,“爹,帶我們一起去吧。中午沒什麼人過來的,把鋪子關上一個小時也不礙事的。我和姐姐也想去。”
中午日頭正旺,大家都在家裡吃飯休息,逛街的確實沒什麼人。徐爺爺看幾個孩子確實很想去,想著多一個人也多個主意。“你們都跟著你們爹去吧,爺爺一個人在鋪子裡。我把門關上到後院睡覺去。”
“那行吧,我去後院把小黑牽出來。”徐來運看自己爹都這樣說了,那就帶著孩子們去吧。
來到熟悉的福源牙行,唐牙人剛吃完午飯在櫃檯打盹。看見眼熟的徐家人他瞬間清醒,他笑嘻嘻的迎上前去。
“徐老爺,今個是來買點什麼?”
“唐牙人啊,來得正好。我想買兩個女人回去做工,最好會做點繡活了,人品好的。”
唐牙人知道這個徐來運是個爽快人,他笑道,“徐老爺這邊請,等會兒保管給你介紹品行端正的。”
跟隨唐牙人,父子四人坐在牙行招待客人的地方,徐來運帶著三個孩子剛坐下,就有小斯上來倒茶。
不一會兒,唐牙人就帶著七個女人進來了,身上都穿著洗的發白的粗布麻衣。
“徐老爺,您看看。”
七個女人有老有小,都緊張的低著頭。
徐來運小聲附耳問唐牙人,“這些人你們都是哪裡買來的?”
“哎呦,您請放心吧徐老爺,我們牙行的人都是正規買來的。她們有些人家裡過不下去了,家裡人賣來的。還有的人是自發自賣的,都是為了活下去,有口飯吃就行。”
徐來運點點頭,也覺得這些古人真是可憐。不過從古至今,富人和窮人的懸殊都是很大的。旱的旱死,澇的澇死。
“你們有會做繡活的嗎?”徐來運問。
七個女人齊齊點頭,表示自己都會做繡活。徐雯雯想著還是要看品行,爹這樣問能選出來什麼,古代的女人多多少少都會點繡活的。
徐雯雯起身打量幾個人,她說,“我們家就是鄉里的莊稼戶,買你們回去也是幹農活的。要是有吃不了這個苦的,可以退後一步。”
此話一出,果然有一個女孩和一個婦人後退了一步。女孩廋黃乾癟,穿得倒是比其他幾個女孩子要好上許多。
她自傲的撇了一眼徐雯雯,誰要跟你們去幹農活啊,我可是要去大戶人家做丫鬟的,萬一被那個少爺老爺看上了,以後可就是夫人太太。
徐雯雯繼續道,“如果願意跟我們的,想好了就上前一步。我們買人也不強人所難。”
話落就有四個女的上前了一步,另外一個女孩低著頭悄悄後退了一步。她家就是莊稼戶,家裡過不下去了才被賣到牙行來的,要是跟他們回去幹農活,收成不好是不是還要被賣一次。或者吃不飽飯,穿不暖衣。
徐雯雯也不在意,每個人都有自己選擇的權利。她看向徐來運,“爹,就他們四個吧!”
徐來運聽後被茶水嗆道,“什麼?四個,我們不是說好了只買兩個嗎?”
徐雯雯把他爹拉到一邊去,“哎呀,爹。你想想吧,做衣服得要兩個人吧,看鋪子得要兩個人吧。我們總不能天天守在店裡那麼辛苦吧!”
徐依依也認同妹妹的觀點,她也給徐來運做著思想工作。“爹,我也覺得買四個合適。帶回去好好培訓培訓,以後娘也不用那麼辛苦了。”
徐來運被兩姐妹一忽悠,覺得還是那麼回事,他點點頭起身走向唐牙人。
“唐牙人,這四位我都要了。你看多少銀子。”
唐牙人笑得牙花子都快掉了,真是大好人啊。一買買四個,看來這個月的賞銀肯定是他唐牙人得了。
“徐老爺,您我都是老熟人了,我給你個誠實價。這三個小丫頭都是賣的十兩銀子一個人,那個婦人7兩銀子一個人。您一共給三十六兩就成。”
徐來運微微有些震驚,人口這麼廉價嗎,一匹馬還要35兩銀子呢,一個人就十兩八兩。“那行吧,寫契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