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8章 馬家坡的建設

陽光明媚。

桃子已經成熟,掛滿了枝頭。

此時果園的鳥兒撲稜著翅膀歡快地在桃林裡嬉戲,啄啄這個啄啄那個。

徐爺爺一邊驅趕著麻雀一邊大罵,“滾滾滾,把我們家桃子糟蹋成什麼樣了。滾滾滾!”本來打算讓桃子多長几天的,沒成想吸引來麻雀。

徐爺爺只得安排山莊的人,把所有的黃桃都採摘了。

徐依依看著幾大筐的桃子往大廳裡抬進來,“爺爺,這麼多桃子不賣掉會壞吧!”

“別說了,還讓鳥兒糟蹋了些。我看果園那幾顆枇杷也得提前採摘的。”徐爺爺拿起一個黃桃往袖口隨意擦拭了幾下,咬了一口,“哎呀,還挺脆。”

徐雯雯也拿了一個吃了起來,“爺爺,我們把它做成黃桃罐頭或者果脯不就成了嘛,能儲存得久還能賺錢。”她平時也是很喜歡吃甜食的,一下子就想到黃桃罐頭來。

李婭萍掃了幾眼桃子,這麼幾大籮筐要是壞了還真可惜了,拿去縣城賣也沒有幾個人家捨得買果子吃的,“那就做成罐頭和果脯吧!”

徐依依以前是美食博主,倒是分享過水果罐頭和果脯的做法,對於她來說不算難的。

今天除了工坊的人,山莊上上下下的人都被喊來做罐頭和果脯。洗的洗,切的切,剝果核的剝核。總之,忙的不亦樂乎。

一天下來,居然做了七個罈子的黃桃罐頭,曬了五簸箕的果脯。

……

一連三個月,培訓的廚子總算是有六個是成氣候的,其他四個也勉強能算入門,於是打算讓他們幫廚,做廚房墩子。

“非常好,透過你們的努力學習,這廚藝是越來越好了。以後你幾人就是酒樓的主力,好好幹,我是不會虧待你們的。”李婭萍說。

下人們也很高興,能得到主家的賞識,說不定以後還能漲月錢。

夏日炎炎,荊州區域湧來一大批難民。知州正頭疼如何安置這些難民,召集衙門的官員出謀劃策,吳通判提議可以把難民安置在玉和縣馬家坡。

“大人,半年前馬家坡的刁民,那可是都發配邊疆了,現在那地方現如今不過幾戶人家。有的是房子和田地,安頓好了難民,大人您也能得一個好名聲。”

知州看向幾人,忽的拍了拍吳通判的肩頭,“好好好,妙哉!就按吳通判說的做。”

當天,就分配了五百多人到馬家坡去。

玉和縣景大人翻看完上面發下來的文書,很快明白了。他立馬安排衙門的人把難民的原戶籍或路引拿上來,牽戶蓋章分到馬家坡去。

還好現在不是冬日,山裡頭有的是山貨野菜,朝廷給每家分配一些糧食和糧種倒是能撐到這些難民過冬。

景大人倒還希望他這玉和縣的每個鎮上和村莊都住滿農戶。百姓越多,才能供養縣城的農業商業,朝廷的稅收才能收得起來。他每年才能上繳給朝廷規定的糧稅,如果人丁稀少,要如何達標。

難民們被衙役領到馬家坡,路過十字路口時難民們看著兩邊正在蓋商鋪,他們慶幸自己分到一處好地方。有商鋪就說明有錢人多,他們隨便拿點山貨或者土貨過來賣,也能換到銀錢。

這次分來的難民是兩個村子的人,衙役向兩個村長和馬家坡的原住民講明來意,讓其自行合理分配田地就走了。

徐來運望著遠去浩浩蕩蕩的一大群人,對吳大全說道,“也是稀奇,這三個月見多了馬車驢車牛車,倒是沒見過這麼烏泱泱一群人的。”

“叔,我瞧著他們像是難民逃難來的,分到這邊來的吧!”吳大全一邊談話,還不忘把青磚往上面壘。

三個月過去,四合院已經建好了,因為西院的外面有七八棵梧桐樹,徐子城給取名為「梧桐居」。

眼下工人們正在梧桐居,旁邊修建商鋪和酒樓。

看看對面,蘇沐家的武館也建好了,林皓正安排工人往裡面搬傢俱物品。

當初蘇沐聽取了徐雯雯的建議,武館不算太大,一共有三層樓。第一層主要是用來學習練功的,二樓用了三個房間擺放了一些武器工具,剩下三個房間用來用作學子平時喝茶休息的茶室。他們也能隨時觀察到對面徐家人的情況。第三樓的房間則是用作學子們做臥房。

武館門口還有一個超大的比武擂臺,後院還建了馬場。後院側面還建了一棟二層小房子。一樓是用來飼養馬匹,二樓還是留著做了臥房。

自從梧桐居蓋好後,徐家人時常過來佈置家裡,和督促酒樓的建設。張君澈好幾次去康平山莊找徐依依都落了空。

他想找個合適的理由也能時常到馬家坡這邊來,於是去買了地,就在蘇沐的武館旁準備開個茶館。

餘靖安家也在對面彩虹縣買的地,玉和縣這邊倒是隻有徐家人,還有一家不認識的商人老闆。應當是來祈福的商戶看到商機也來蓋了商鋪。

這一片的大動作,倒是讓這邊的地皮漲了價錢。

中間的過道兩邊都很默契,留了三輛馬車能同時並排走過的距離。

新來馬家坡的村民也時常過來走動,隨時關注著商鋪是否建好,好問問這些東家招不招長工。

這不,就有三兩個漢子往武館去問了,“東家,你們要長工嗎?我們餵馬,劈柴打掃院子都沒問題。”

林皓站在大門口指揮工人往屋裡搬運床鋪桌椅,他淡淡看了一眼,指著旁邊的中年男子:“你們去找尹館長,他點頭了你們就能進來做事。”

漢子們隨著視線看去,只見一名與他們年齡相仿的男子,英氣十足,看起來是個非常精壯的漢子。

尹竹是蘇沐招募過來的武林高手,由於被前宗門陷害,身中數箭倒差點失血身亡。他沒想到能遇見蘇門主救他,還這般重用他。

“尹館長,我們是過來找活幹的………………”

幾人談話間,尹竹在看著憨厚的幾位漢子。剛逃難過來,還要養妻兒老小不容易,他點頭同意讓他們後日就過來上工。

於是,三個漢子都被留下來餵養馬匹和打掃院子。他也不怕他們不老實,在武館做事不老實,那就要看他們扛不扛揍了。

張君澈今日親自過來看看自己買的地在哪裡,工人們的地基打得是否牢固。其實還有一個小心思,就是看能不能偶遇到徐依依。

看到馬家坡的現狀,他作為縣令的第一直覺,就告訴他這地真不錯。因為一個清風觀,就招來這麼多的商家,以後此地必定百業興旺。

看來他下午得去彩虹縣一趟,與周大人好好商討一下這邊修路建商鋪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