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九章 建房

柳凌拿出他們提前畫好的圖紙:“大隊長,你給看看,我們需要準備什麼,大概得需要多少錢?我們也好湊湊。”

大隊長接過一看:“嚯!還不小呢。”

“是,我們想著兩個人,建大一點住著也寬敞,”溫書道。

“也是,”大隊長顯然誤會了,“看你倆情況,也是到了娶媳婦的年紀。”

娶媳婦?

柳凌不自覺的看了一眼溫書,又在溫書看過來的時候下意識的逃離,耳垂卻紅的厲害。

“石料,木頭,還有土胚咱們大隊就有,這都是咱們隊裡農閒的時候一點一點弄來的,你們就不要花錢再去買了,等到房子竣工,請大傢伙吃個飯熱鬧熱鬧就成,”大隊長道,“可要是蓋瓦房,瓦片咱們大隊沒有,這個需要你們自己掏錢買。”

青山大隊的條件還不錯,那也只是相比整個木蘭公社其他大隊而言。

整個公社有實力蓋瓦房的,可是寥寥無幾。

“這是自然,”溫書道,“到時候還希望大隊長多喊一些人幫忙。”

“這個沒問題,”大隊長點了點頭,又問道,“大家來幫忙你們只需要管飯就成,不用給錢。”

這一點讓溫書有些意外,他以為還需要人工費呢。

柳凌卻道:“大隊長,管飯我們倆個也忙不過來,我們用工分抵。”

“也成,”大隊長點了點頭,“你們要蓋瓦房?”

柳凌看了一眼溫書,道:“我們想聽聽大隊長的意思。”

大隊長沉吟了一會,道:“你們倆的家裡條件都不錯,相信過不了幾年就該回城了,再者,你們是知青,不宜過於張揚,還是蓋土坯房吧,到時候多用點料,蓋得大一點,保證讓你們住得舒心。”

溫書點頭:“那就聽大隊長的,蓋土坯房!”

自己的意見被接受,大隊長咧嘴一笑:“成,土胚房就花不了多少錢了。”

大隊長拿著圖紙寫寫畫畫:“明天我讓李老大去找你們,他是咱們大隊負責蓋房子的,你們要是有什麼要求,儘管提,他手藝還不錯,至於花多少錢,他比較清楚。”

“好的,謝謝大隊長。”

溫書和柳凌從大隊長家離開,天已經全黑了。

幸好柳凌想到了這一點,提前準備了手電筒。

“咱們要在現在住的屋子後邊那片空地蓋嗎?”溫書問。

柳凌搖了搖頭:“那太小了,不合適!既然已經蓋了,索性再圍一個大院子,到時候還可以種一些蔬菜。”

這個可以有!

溫書毫不猶豫的同意了。

兩個人商量了一下,選擇了在知青院和大隊之間的一片空地,大小合適,正好能滿足柳凌說的想有一個大院子的要求。

臨睡前,溫書拿出夾在包裹裡的家信。

看完之後,溫書“哈哈”大笑。

柳凌脫外套的動作一頓:“怎麼了?”

溫書擺擺手:“沒事沒事,就是當初陷害我下鄉的罪魁禍首之一,去農場深造了。”

嘖,自家老爹動作真快!

柳凌點了點頭,從溫書的言談中就可以知道他的家世不錯,家裡人也疼他,來下鄉肯定是有原因的。

這個原因,柳凌也早有所猜測。

如今也從溫書的話裡得到證實。

而信的其餘內容,則印證了溫書的猜想:

“凌哥,我大哥說過年的時候想來看我,我來下鄉的時候大哥出任務沒在家。”

“成,”柳凌答應的很爽快,“到時候房子就建好了,有地方住。”

“嗯,”溫書應了一聲,拿出紙筆,歡快的給家裡寫回信。

第二天一早,李老大就來了知青院。

忘了介紹,李老大就是李丫他爹,不僅會木工,還跟著大隊裡的老人學過建房子,老人去世後,大隊建房的事就歸李老大主持了。

“柳知青,你們選好地方了?”李老大問,“還是就在後邊蓋?”

溫書指了指他們選好的地方:“那。”

李老大一看,想溫書豎了豎大拇指:“地方不錯。”

溫書笑了:“是凌哥選的。”

“地方是不錯,”李老大嘆了口氣,“只是需要重新打地基,蓋房時間就長了不少,花費也多一些,你們要有所準備。”

“那需要多長時間?”溫書擔憂,不會冬天來臨住不上新房子了?

那他哥還來不來?來了住哪?

打地鋪?露營?

以這裡的天氣估計會被凍成冰棒。

以他哥的脾氣,就是凍成冰棒也得來。

“十天半個月吧,也得看天氣,”李老大道。

“土坯房啊,最麻煩的就是蓋房子用的土坯,這個得需要提前幾個月打好,要等全部晾乾才能用,這個咱們大隊有現成的,可以直接拿來用,省下不少時間。”

“打地基也就三天,土胚房子蓋起來簡單,咱們大隊有人手,只是窗戶、門、桌椅、火炕、火牆這些,需要些時間。”

一聽十天半個月,溫書鬆了口氣。

看來他哥來了能安然無恙的活著回去。

“那就聽李大哥的,”溫書道。

“那你們有沒有別的要求?”李老大問。

溫書拿出他們準備好的圖紙:“這是我們提前畫好的,你先看看。”

李老大也是跟著老人學建房子才識得幾個字,能看懂簡單的圖紙:“你們這個圖紙沒什麼大問題,不過沒有廁所啊。”

溫書和柳凌面面相覷:他們把這個忘了。

李老大大手一揮:“不打緊不打緊,到時候給你們加上。”

提到廁所,溫書還想到了一個問題:“李大哥,我還想建一個洗澡的屋。”

“洗澡的屋?”李老大有些疑惑。

“嗯,”溫書拿過李老大手裡的圖紙:“李大哥,廁所建在哪合適?”

李老大指了指圖紙一角:“這。”

“那在廁所旁邊,建一間屋用來洗澡,”溫書道。

“專門建一個屋用來洗澡?”李老大有些驚訝。

“嗯,”溫書點了點頭。

李老大“嘖”了一下來表達自己的不可思議。

竟然有人為了洗澡專門建一間屋子。

既然都商量好了,李老大收起圖紙:“成,那我回去召集人手,今天日子不錯,下午就可以開工。”

大隊裡幫忙蓋房子管一頓飯,已經有很多人來了。

這次幫忙雖然不管飯,卻可以換成工分,願意來的自然就更多了。

下午,李老大拎著一群人開工了。

大隊裡的人知道溫書和柳凌要蓋房子,都覺得驚訝,來湊熱鬧。

和柳凌交好的人則自動去幫忙,還不收工分的那種。

還有跟著溫書學習英語的孩子們的父兄 ,也來幫忙了。

而那些知青們,除了程業,其他人卻是連面都沒有露。

大隊長抽著旱菸,看到這麼多人來幫忙,想了想,還是來找溫書了:“溫知青,聽娃娃們說,現在都學英語,咱們大隊也沒有懂這個的,你看等娃娃們放假,能不能接著教?給你算工分。”

“當然可以,”溫書毫不猶豫的同意了,他雖然不缺錢,但是缺工分啊,商城很多好東西,想換,想吃!

他來青山大隊一個月了。

從第一天上工開始,每天就賺五六個工分,看似很多,問題在於他就幹了幾天,便去曬麥子了,每天三個工分,後來腰扭了,一個工分也沒了······

而商城有特價活動的時候,溫書又用了一些,所以積攢下來,一共才幾十個工分

溫書開啟自己的商城了一眼,右上角顯示工分餘額:45

一個字:窮!

“娃娃們上初中,一個星期歇一天,後天就是休息日,是讓他們來找你還是······”大隊長問。

溫書想了想:“我這地方太小了,不如就去場裡吧,那寬敞。”

“那不行,”大隊長道,“場里人來人往打擾上課,不如去村大隊吧,那人少,房子也好,寬敞。”

“行,”溫書道。

在屋裡上課,自然比在外面上課好多了。

“那就說定了,”大隊長煙也不抽了,高興地招呼兩個人向村大隊走去。

柳凌拍了拍手上的灰塵走向溫書:“大隊長找你有事?”

“嗯,”溫書看了看身上沾有泥點的卻絲毫不損風華的柳凌,有點手癢,他捏了捏手指,繼續道,“大隊長想讓我繼續教孩子們英語,說是給工分。”

“挺好,”柳凌點點頭道,“你先回去吧,這裡亂。”

“嗯好,”也是時候做飯了。

今天高興,溫書打算做點好的。

大米飯、蒜泥茄子就很不錯。

正好,今天商場裡茄子特價。

原本一個工分兩斤,現在一個工分二十斤!

商場自帶的倉庫保鮮,可以存在裡面慢慢吃。

唯一的缺點,就是隻能存放從商城購買的東西,其他的不可以。

簡單操作後,系統商場顯示工分由45變成43.

溫書嘆了口氣,賺工分實在是太難了。

這時,系統商城亮了一下,溫書開啟一看,發現工分43後邊多了一個紅色的感嘆號。

溫書點了一下,發現是一個提示。

“除了上工,幹其它活也有工分?”

“那我砍柴怎麼沒有?”

系統竟然回答了:時間太短,無法計入。

“好吧,”溫書嘆氣,看來還是得幹活啊。

不然,連每天一個雞蛋的小目標都無法實現。

他這些工分,若是沒有特價活動,就只能兌換四十三個雞蛋。

他和柳凌兩個人,每天一人一個能吃二十多天,若是再喝個雞蛋湯,吃個雞蛋餅,那時間就更短了。

好在他有錢,不用勤勤懇懇的幹活,實在不行,就只能·····吃點別的了!

不過,他還是得幹活掙工分,因為商場的最後一頁,有他的終極目標:京市四合院。

“哎,系統不給力啊!”

系統慢慢的彈出幾個字:是本系統的原因嗎?

溫書:感覺系統不對勁。

以往二十年沒動靜,今天這麼活躍?

系統:工分消費累計10,系統1級啦。

溫書:那還真是恭喜恭喜。

系統:同喜同喜。

溫書:還升級不?

系統:工分消費累計100.

溫書:告辭!

系統也銷聲匿跡,估計在沒有升2級前,是不會出現了。

很快,溫書就發現了系統升級的好處。

商城搞特價的次數變多了,連著兩天都有活動。

溫書第二次,以一個工分換到了十個雞蛋。

nice(‾◡◝)

溫書家蓋房一事進行的很順利,然房子還沒有蓋完,大隊裡開始收花生了。

收花生即是個力氣活,又是個細緻活。

花生個頭又小,又金貴,過年過節走親戚必不可少,為避免有遺漏,需要尋找的很仔細,收好的花生還需要一擔一擔的挑出來。

所以,隊裡的勞動力都得去,負責刨花生和挑花生。

蓋房子的活就只能每天下工後再幹一個小時。

即便如此,蓋房子的速度仍舊很快。

房子的主體牆建好,安上門窗,上樑,封頂,在溫書的期待中,在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溫書和柳凌的新房子建好了。

雖然是土坯房,但是在溫書的眼裡,房子卻在“布靈布靈”的發光。

“這麼高興?”柳凌問。

“嗯嗯嗯嗯,”溫書連連點頭,“這是新房子,我們的新房子耶!”

柳凌使勁捏了捏自己蠢蠢欲動的手指:“回去收拾東西,過幾日就可以住新房子了。”

“好。”

兩個人肩並肩往知青院走,時不時的說一些什麼,背影看上去,莫名的和諧!

兩人回到知青院,就看到知青院的負責人張宇在等著,見兩人回來,連忙迎了上去:“溫書,柳凌,你們回來了。”

“張知青,你找我們有事?”溫書問。

“看你們的房子蓋好了,應該快要搬出去了,我想問問,你們搬走前,大家要不要一起吃個飯聚一聚?”張宇道,“你放心,東西大家一起出,看你倆的意思。”

溫書和柳凌相互看了一眼,同意了:“可以,今天有些晚了,就明天吧。”

“那就說定了,”張宇說完,就匆匆走了。

幹了一天的活,他也很累。

其實,和溫書柳凌一起吃個飯聚一聚這個事,還真就不是張宇這群男知青提出來的,而是女知青們提出來的。

原因,大概就是看溫書家世好,有好東西,如今又有了新房,就有了進一步發展的想法。

男知青們卻不是這樣想的,在他們看來,既然關係一直是不冷不熱的,何必現在又去巴結,他們又不是養活不了自己。

可是程業說了幾句,打動了他們。

溫書和大隊長關係好。

若是和溫書交好,讓他替他們說句話,他們回城是不是就簡單很多?

知青回城,有兩個條件,一是城裡有單位接收,二是大隊放人。

一般來說,大隊是放人的,他們這些知青在鄉下,說是“插隊”,其實就是拖後腿的存在。

可是他們卻找不到正式的工作,沒有單位接收,特別是他們在鄉下,只能靠家裡人走動。

可誰家沒有幾個兄弟,他們被安排下鄉,就是被家裡“放棄”的那一個,有好的工作也不會先考慮他們。

除非兄弟們都有工作了才能輪到他們。

平時他們寫信催,家裡人就會多寄一些東西安撫他們。

時間長了,就有人動了歪心思。

把自己弄傷了,傷的很“嚴重”,借這個還真的回城了,在城裡找了臨時工,後來還順利轉正。

訊息傳來後,就有很多人動同樣的心思。

可是回城卡得更嚴了,再也沒有成功的,對於他們鄉下人來說,只要不是斷胳膊斷腿,都是小傷,養養就好。

可他們沒有這麼大的魄力,用自己的一個胳膊或腿去賭。

所以這幾年,下鄉的知青很多,順利回城的卻是少之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