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65章 入吾彀中

場中,雙方選手猜幣,王超一如既往的沒有運氣,被林笠搶先一步拿到發球權。

林笠沒怎麼思考,直接發了個短下旋。

這個球沒有什麼講究,純粹是他本能的選擇,他很嚴格的執行了孫天龍的叮囑,在發球的時候完全不考慮王超會怎麼接球,他又該怎麼銜接。

因為理論上說,只要他一算計,就可能比王超少算一步,落入彀中,但如果根本不算,那麼在賽場這種非此即彼的簡單二分法局勢中,他就可以強行把結論導向混沌不明,大家誰也別算,全憑運氣和本能來發展局勢,再以硬實力和基本功一決高下,一如上午白峰那場球第一局的第三和第四個球。

但是很奇怪,王超就像是早有預料,他這個球剛一發,王超的身軀已經細微調整,變成了一個臺內搶攻姿勢,然後非常順手的一個臺內暴挑。

注意,是暴挑,代表王超早已經蓄勢待發,做好了百分百的搏殺準備,這個球打成了就得分,被接過來就認栽,根本不存在後續。

這個球過於突兀,本身質量也高,直接把林笠給挑死了。

1:0,王超先拔頭籌。

這並不奇怪,因為當林笠要靠本能來打第一局球的時候,就代表他和上午的白峰一樣,在處理球的時候一定是先看清楚球路,然後再做反應的順序,這樣就一定比提前預判的反應速度要慢那麼一丁點。

更何況,他身材微胖,力量極大,走的本身就是單板質量的路子,而在移動速度上並不突出。

林笠再次拿到發球權。

作為一個老將,他打過太多比賽,以至於持球的那一刻腦子裡就不由自主的開始算球:我發短下旋,他直接暴挑,說明他今天搏殺的慾望很強烈,按理說我應該遏止他的搏殺,打斷他的節奏,那麼我應該讓下旋更強烈些,或者打他意料之外的空檔,那我到底是高拋提升旋轉度呢,還是偷長找他的空檔呢,哦,不對,說不定他猜得到我會這麼想,然後……林笠的思路在這裡戛然而止,因為他驀然想起現在並不是算球的時候,雖然第一個球輸得有點奇怪,但他依然該放棄算球,用毫無道理的發球選擇來逼迫王超與他一起懵逼。

他剛剛其實已經分析出自己應該發個高拋轉下旋球了,但既然分析這件事情本身是不對的,那麼發高拋轉下旋球也肯定是不對的。

所以他用力搖了搖頭,把亂七八糟的思緒全都驅逐出去,稍微沉吟之後,發了一個勾手逆旋轉。

這球發到了王超的反手位中臺位置。

其實面對王超這種左手將,理論上說無論正旋轉還是逆旋轉發球,落點都應該儘量選擇正手位的,但乒壇畢竟正手將數量遠大於反手將,所以林笠在過去的那麼多比賽中,每逢發勾手,絕大多數都是找的反手位,而這一次,他在發球之前其實腦子裡掠過了“王超是左手將”的念頭,但嚴格的紀律性依然讓他立刻把這點資訊抹去了,依然按照本能和習慣發球。

神奇的事情來了。

他一發球,王超就側身,這個動作這個站位非常自然,簡直就像是在等林笠把球喂到嘴邊來。

等他擺好姿勢,球就真的到了嘴邊。

然後王超來了一個七分力氣的正手爆衝。

這一次他沒采取搏殺的方式,因為搏殺畢竟是雙刃劍,而現在卻屬於天賜良機,他只需要拿到進攻的主動權就好,沒必要跟對方拼命。

林笠這球發出去的時候心裡就沒底,也是因此下意識多了幾分防備,眼看王超爆衝,倒是並沒有慌亂,退臺半步,穩穩的把球反拉回去。

這種時候就看得出他和白峰的區別了。

白峰的速度比他快,第一個球若是換成白峰來接,哪怕王超是暴挑,白峰也是有機會接住的,一旦接住,甚至可以反殺王超。

這種局面下白峰是強於林笠的。

但現在第二個球,王超啟動的是正手重弧圈,想拿主動權,這時候,若是白峰接球,他力量不夠強,就必須退臺,也沒法強勢反拉,只能被動拉球,沒辦法加力加轉,唯一能做的是控制好落點和高度,於是理所當然落入被動,如果不出意外,會被王超用組合拳慢慢打死。

但林笠卻有著得天獨厚的單板質量。

他明明是被動局面下拉球,卻拉出了一個比王超質量更高的重弧圈,給王超製造了極大的困難,逼得王超多退了一步。

這一來,他反倒是不講道理的搶回了主動權。

王超正手拉。

林笠也正手拉。

王超正手再拉。

林笠也正手再拉。

王超先一步變招,遠遠的削了一板過去,帶著側旋,試圖用這種快慢變化影響林笠的狀態。

但這種程度的變招對林笠來說毫無意義,他反倒是趁著這個球速度變慢的機會重新調整了一下身位,雙腳落地如同生根,完整的扭腰轉胯,手臂掄圓,全身發力拉出一個超高質量的前衝弧圈球來。

這球王超沒敢繼續對拉,他怕自己的力量化解不了球身上的旋轉,只能將球拍調整角度,死死往下壓,來了一個借力打力的大力推擋。

這樣一來,球倒是過去了,速度也夠快,但因為縱深太遠,並沒有突然性,反倒是球身上沒了旋轉,在空中的軌跡也就沒了弧度,變成了一條簡單的直線。

林笠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他上前一步,貼臺正手強拉前衝弧圈。

王超已經沒有機會再對拉了,能做的是調整球拍的位置繼續死防。

他就此落入被動之中。

但他並不怎麼擔心,因為他覺得自己能防得住。

因為四月份的瑞典公開賽上,他就曾經專門研究過如何防守過於暴力的進攻,當時他教範小東用這種方式防禦虎克,隨後在決賽上用同樣的方式防守過範小東。

他是嘗過防守甜頭的。

但這個球,他在防了足足六板之後,被林笠硬生生打穿了。

王超此前還從未跟林笠打過,他只知道林笠非常暴力,單板質量極高,但到底怎麼個高法,到底為什麼很難頂,他其實是不知道具體原因的。

後來他在瑞典公開賽成功防住了範小東,便更覺得純粹的暴力其實並沒有那麼可怕,因為你就算再暴力,也沒辦法把力量完全變成小球飛行的速度,你更多的是把力量加在旋轉上的。

而以王超的手感之超卓,只要他跟得上球的速度,哪怕球的旋轉再強,他也可以透過細微調整球拍與桌面之間的角度,來達到完美化解的效果,甚至於,透過借力打力,他反倒可以讓回過去的球質量更高,讓對方作繭自縛。

更何況林笠還被西斯菲爾德這種無腦選手在反手位硬生生懟死過。

這讓王超心底對林笠的評價一直都不高,客觀地說,在白峰之下。

但今天他總算知道林笠為什麼能在長達七年的時間裡,始終排在國家隊五大主力第三人的位置上。

原來林笠的進攻,並不僅僅只有暴力,而是內藏玄機。

他擋了林笠六板,幾乎每一板,林笠拉球的姿勢和發力程度看起來都是差不多的,但實際上,砸在王超球拍上的球,每一板的性質都不一樣。

林笠雖然號稱單板質量華乒最高,但他追求的其實並不是每一板都盡情發力,而是一直在變,力量有大有小且不說,就連拉球的旋轉程度都不一樣。

眾所周知,進攻型拉球有兩個最基本的指標,一個是膠皮與球的摩擦程度,也就是旋轉,一個是膠皮對球的推進作用,也就是前衝。

前沖和旋轉的比例分配不同,你拉出來的球就有著不同的軌跡、不同的性質,有的是重而不快,有的是快而不重,當然也有的又重又快。

所有職業選手理論上都會拉各種各樣不同配比的球,但實際上,所有職業選手在實戰中,尤其是非常激烈的實戰中,拉出來的球都是相對固定的,因為一定有一個比例,是他們最拿手、成功率最高、發力最透徹、威力最大的。

這個比例因人而異,並無正確答案。

事實上就連範小東拉球都存在這個問題,他的暴力進攻在大多數情況下,都只有落點和旋轉方向的變化,而在旋轉與前衝的比例上,並無多少細微變化。

落點與旋轉方向上的變化,是觀眾們看得出來的,一目瞭然,但其實,哪怕是同樣的姿勢和同樣的旋轉方向下,把球拉到同一個落點,也是可以有各種變化的,只是外人看不出來罷了。

林笠,正是一個難得的在弧圈球的本身質量上下功夫的人。

這種變化很刁鑽,因為非常難以分辨,而當球落在球拍上,速度太快,旋轉太強,即便王超的手感再好,也很難在那麼短的時間內迅速調整球拍角度與高度,所以,他這六板球越接越是沒底,到最後已經對球的力量判斷完全失控,明明每個球都落在了他的球拍上,他卻硬生生被打穿了。

1:1,雙方戰平。

這個球在觀眾們看來不過是一個一目瞭然的高質量攻防對拉罷了,但王超卻因此意識到一個很嚴峻的問題:我居然防不住他的進攻?林笠這個人身上有很多問題,他打法不夠靈活,心態不夠好,所以輸過很多不該輸的局,但當他的攻擊力可以完美釋放的時候,他終究還是展現出了他身為國家隊主力選手的恐怖之處。

王超拿到發球權。

他選擇發了一個非常謹慎的短下旋。

林笠只能回擺。

王超再擺。

林笠再擺。

這個球王超打的非常謹慎,所有的落點都在林笠這邊球檯中央近點,高度極低,擺明了一定要跟林笠在臺內球上分個勝負才罷休。

林笠若是真不想鬥短,當然也可以直接把球撇到球檯底線,逼迫王超打長球。

但他此時打法全都發乎本心,也沒覺得鬥短有啥問題,畢竟,身為國家隊主力選手,就算他不以手感出名,但手感又豈能差到哪裡去?事實上,他能在看似一成不變的重弧圈拉球中打出各種肉眼難辨的變化,本身就證明他有著粗中有細的一面,他是張飛,但也是可以繡花的。

若是他今天的指導是秦華昌,一定會告訴他,無論如何不跟王超鬥短。

然而孫天龍畢竟是新教練,只顧著讓他學習白峰,靠本能打球,卻忘了叮囑他,在依靠本能打球的同時,也是要牢記一些鐵律的。

所以林笠心懷主力選手的驕傲,出於對自己手感的信任,選擇繼續擺短。

如此足足八個回合之後,林笠終究還是在精細力量的掌控上遜色一籌,發力失誤,露出破綻,回擺冒高。

王超毫不猶豫一個暴挑,有來無回,變線對方反手位底線大角度,直接打死了速度不夠快、來不及回撤的林笠。

2:1,王超再度領先。

“可惜了.”

看臺上,何敬平忽的嘆了口氣。

孫天龍作為選手是史上第一的,但是作為教練畢竟還是個粉嫩新人,並沒有何敬平這麼敏銳,事實上,上午白峰那場球他也不是當時就看懂了的,而是在連著看了很多遍錄影之後才看懂。

此刻,他並沒有發現問題,於是虛心請教:“怎麼了?”

何敬平輕笑,雖是說可惜,神情卻很得意,指點道:“你有沒有發現,林笠明明是在靠本能打球,但連續兩個發球,他都被王超預判到了,而第三個球,王超故意強行鬥短,林笠居然敢跟,可以說,他的一舉一動,全都在王超的算計之中.”

孫天龍眉頭微微皺起:“可是……為什麼呢?”

他對於實戰的敏銳度不輸給任何人,差的只是執教經驗而已,他當然也看出了此時的局面,他只是不理解。

“因為你被王超看透了啊.”

何敬平嘆著氣,眼裡卻帶著笑:“他跟我說他有思路了,我還在好奇,他明明昨天都還沒思路的,怎麼忽然就有思路了,但現在我懂了,他不是對怎麼打林笠有思路了,而是猜到你這個指導教練的心思了啊.”

孫天龍半晌無語。

“其實想想也對,老秦之前想幫範小東對付王超,花了那麼長時間算計,最後也沒算出什麼東西來,可見,要從純技術領域算計王超本來就很難,幾乎不可能,所以啊,老王今天提出的這個無招勝有招的理論,其實已經算是最好的劍走偏鋒了,你現在要幫林笠打王超,你倉促之間能想出什麼好辦法呢?想不出來的啊,你唯一能做的,就是抄老王的攻略.”

何敬平侃侃而談:“老秦如果還在,肯定是不會抄的,因為他怕我們笑話他啊。

但是你肯定願意抄……阿龍,看來王超很瞭解你,他猜透了你的心思,也就搞清楚了林笠的戰術.”

孫天龍有些憋屈。

他雖然態度始終謙遜,但心底怎會沒有傲氣呢?這一次出征德意志,他是第一次以教練身份公開亮相,他當然也是想一鳴驚人的。

他沒有門戶之見,卻也希望能在一心為公的前提下還能保持老師的威名不墜,而不是讓秦門真的被朱門死死壓住。

然而這才剛遇到第一場鏖戰,他就被王超給算死了,屬於典型的出師未捷身先死。

“所以我說可惜啊,其實如果正常打,林笠是有勝算的.”

何敬平又道。

孫天龍點點頭,終於忍不住也嘆了口氣:“是啊.”

他和何敬平都看出來了,王超居然有點擋不住林笠的攻擊。

這是讓兩人都有些意外的。

最近這半年王超的戰績太輝煌了,幾乎無往而不利,這讓人很多時候都下意識的把王超放到了孫天龍和羅九的高度,而沒有去深究,他到底是怎麼打出這種戰績來的。

實際上,王超並不是孫天龍的對手,他乒超那一戰,第一場是慘敗了的,他從經驗、力量、技術等各方面都被孫天龍碾壓了。

其實那才是王超的真正實力。

只不過王超有一個得天獨厚的優點,就是他的純技術能力一步到位,進入了宗師境界。

正好孫天龍作為傳統打法的老將,在反手位是有著致命缺陷的。

別人逼不出孫天龍的缺陷,王超卻能靠他宗師級別的技術流,逼得孫天龍反手根本緩不過來。

全靠這一點,他逼得孫天龍必須要強勢爆發,由此引動傷勢,這樣一來,王超才能最終屠龍成功。

所以啊,王超不是不強,而是在強的前提下,他也是有一些弱點存在的。

更確切點說,他那不叫弱點,叫“不夠強的點”。

而在面臨林笠的超強力攻擊時,王超這個“不夠強的點”很意外的被凸顯出來了。

這絕對是讓王超自己都感到意外的。

究其根源,是他的力量依然不足以跟林笠正面對拉,當林笠要強行發力時,他只能選擇防守,而防守的時候卻又擋不住林笠的細微變化,最終被打穿。

應該說,如果雙方從一開始就亮明車馬正面開戰,林笠是可以在這一點上狠狠下功夫的。

然而一開始,林笠就聽了孫天龍的話,被王超徹底猜透。

所以當王超拿到發球權後,他立刻選擇了鬥短。

為什麼?因為在第一個球的時候,王超就已經發現了,林笠的“不夠強的點”在於速度。

臺內鬥短,縱深夠短,暴挑,速度夠快,這兩者結合起來,打的就是林笠反應不過來。

所以,打林笠,就是要打速度。

從紛繁複雜的比賽局勢裡慢慢抽絲剝繭看到最裡面,看到的就是這麼簡單的一個道理。

其他所有的過程,都只是為了讓比賽推進到這個階段而已。

“讓你現在去臨場指導,你有思路嗎?”

何敬平問。

孫天龍道:“有.”

於是何敬平呵呵笑:“但你現在不能進場了.”

他對孫天龍沒意見,但能看到秦門弟子吃癟,他還是很開心的,尤其是想到老秦明天起床看到比賽結果時的表情,他就忍不住笑出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