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了沉默的,是一位資歷深厚的老人。
他站起身來,鼓起了掌。
隨著老人帶頭,掌聲漸漸響起,從看臺內側向看臺外側擴散。
宛若從細細碎碎的淅瀝小雨,變成了密集刺耳的傾盆大雨。
不單只是數院的研究員們,其他學科的研究員也面帶微笑,齊齊鼓掌。
在這一刻,數院的研究員們、物院的研究員們、生物研究院、化學研究院,還有一些大學的教授,
他們共同見證了一個傳奇的誕生。
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越過了一位位知識淵博的研究員,一舉斬下數院懸而未決的一道道難題,一舉成名。
一位天才,將在此刻崛起。
“你的學識折服了我。”
一位研究員出聲開口:
“你證明了年齡並非學識的桎梏,這場會議之後,我會發布一則宣告,為你正名。對了,之後你打算研究什麼課題?”
在那位研究員開口後,數院的研究員們的目光齊刷刷地望了過來,有些緊張地望著方和。
方和畢竟沒有將數院的科研課題一網打盡。
所以,有些研究課題目前還在解決中。
換句話說,就是還能繼續“騙經費”。
當然,要是方和把目光瞄準了他們研究的方向,他們也不會心存僥倖,就方和表現出來的科研能力,他們完全沒有了和方和競爭的信心。
所以,接下來方和的話,恐怕將會影響未來數院很長一段時間的科研方向——
方和一個方向,其他研究員去其他方向。
“接下來?”
方和思索了一會兒,說道:
“接下來我的科研方向應該是在物理方面。”
“物理?”
一眾研究員們紛紛譁然,交頭接耳。
一位研究員皺著眉頭對方和喊話:
“學問最忌諱博而不精,人生苦短,或許你應該將有限的人生投入在你擅長的領域。”
那位研究員還是一位熟人,正是反物質生物研究院的趙朝陽。
方和回以一笑。
比科研能力,方和有自知之明,就是一萬個方和也比不上面前這一幫子研究員。
他就是一個兵,上陣殺敵他在行,指揮打仗馬馬虎虎,文化知識只能算三流水準。
他比這幫子研究員多的只是一些領先一百年的知識,等肚子裡的存貨消耗一空後,他基礎知識不紮實、公式工具掌握不全面的缺點就會暴露無遺。
當然方和如果從此鑽研學問、穩紮穩打,未必不能成為一位真正的研究員,但這不是方和想要的。
方和本來就只是打算利用肚子裡那些一百年後的存貨,換第一桶金。
見方和堅持,一眾研究員們倒也沒說什麼,只是他們的表情看上去都有些惋惜。
——————
隨著方和下臺,屬於方和的學術報告結束了。
儘管學術報告會仍舊在進行,但這場學術報告會在腦域網路上造成的餘波,卻已悄然開始。
第一個掀起這場餘波的,是一位名為【凱子有理數】的網友,在研究員論壇上發表了一則帖子。
“數院大地震!細說一位高中生單槍匹馬殺穿了半個數院的故事……”
標題很浮誇,內容更浮誇,一個高中生面對數十位數院大能面不改色對答如流,還一鼓作氣斬下好幾道數院懸賞的未解難題,就連那些三流小說都不敢這麼寫。
帖子下陸續出現了一小撮看熱鬧的跟評,將這片帖子的熱度頂了起來。
“編得不錯,下次別編了。”
“還別說,看著挺爽的,給你打賞兩個信用點,你再往下編兩章。”
“這種辣雞爽文有營養嗎?完全沒有營養!他甚至還會毒害我們的心靈、瓦解我們的意志!看這種檔次的書會拉低審美的!各位,請聽我一言,平時看書最好還是看‘銀河系伯爵’、‘獵戶座孤兒’、‘紀元孤獨’這些經典圖書,這些圖書會提高你的審美檔次,改變你整個人的氣質,改變頹靡,一舉走向成功,我這裡有個連結,裡面賣的圖書全都是經典著作,不要三四千,不要一兩千,只……”
“廣告狗滾啊!”
……
一條條跟帖嘻嘻哈哈,沒人把這條帖子當一回事。
但就在帖子的熱度開始有些下降的趨勢時,有心人注意到了在帖子的尾部出現了一條並不怎麼醒目的跟帖。
趙鑫(研究員認證、數學教授、恆星學者):這是真的。
在看到這條跟帖的一瞬間,跟風調侃的人們熄火了。
他們開始有些驚疑不定,畢竟研究員們大多重名聲,哪怕在腦域網上也不會隨意大放厥詞。
難道,這個帖子說的是真的?
陸陸續續地,有人在趙鑫的帖子下跟帖詢問,不過趙鑫卻彷彿失蹤了般,銷聲匿跡。
於是,在這條帖子下的討論聲分成了兩派,
一派認為【凱子有理數】的故事確有其事,趙鑫教授的跟帖足以證明;
另一派認為【凱子有理數】的故事是編的,而趙鑫教授只是開了個不大不小的玩笑,現在趙鑫教授大概是洗澡去了,等一會洗澡回來,就會肆無忌憚地嘲笑那些真信了這故事的人。
兩派甩開了膀子,越吵越烈,肉眼可見帖子裡都快吵出火星子了。
正當這條帖子的熱度緩步提升,緩慢地、一點一點地朝著腦域網熱度前十逼近時,一批許久未曾冒泡的賬號突然湧入了帖子中,將帖子的熱度一瞬間頂到了熱度榜單前三的位置!
倪華彩(研究員認證、恆星學者):雖然很丟人,但這事……確實是真的!
姚永寧(研究員認證、行星學者):後生可畏!
趙鑫(研究員認證、數學教授、恆星學者):自閉,不想說話。
杜陽榮(研究員認證、行星學者):我們研究院的科研課題剛剛起步,就被人截胡了,慘慘慘慘……
章彬鬱(研究員認證、數學教授):你有我慘嗎?我的行星學者認證就差一哆嗦,啪!沒了!
茅高明(研究員認證):我說那小子不是隻是做一個‘共生關係’的學術報告嗎?話題是怎麼歪到我們的研究課題的?
姚永寧(研究員認證、恆星學者):這就不得不提到我們的湯泰華、孫樂賢兩位臥龍鳳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