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15章 書生借宿,見女子慟哭無淚有蹊蹺,他悄悄咬破了舌頭

陳明澤生活在南州縣的一個小村子,父親死得早,他和母親王氏相依為命,靠家裡的二畝地為生,日子過得很是貧困。雖然家中貧困,王氏還是省吃儉用把兒子送進學堂讀書,畢竟讀書是窮人改變命運的捷徑。

陳明澤的叔叔陳老能,繼承了祖輩的家業,生活很是富足,但他的兒子不爭氣,吃喝嫖賭樣樣俱全,氣得他整日愁眉不展,長吁短嘆。自已的兒子不爭氣,看見陳明澤讀書心中就不是滋味。

陳老能多次來找王氏,說家裡條件不好,就不應該讓陳明澤讀書,再說了,讀了書也不一定會有出息,還不如在家裡老老實實的種地,將來娶一房媳婦過安穩日子。

王氏知道陳老能的心思,他是怕陳明澤以後功成名就把他兒子給比下去,最重要的就是怕陳明澤以後要與他分家產。

原來,陳老能的父親陳員外是一個生意人,父親的財產按理說兩個兒子都有份,但陳老能欺負哥哥已死,父親去世的時候,他一個人霸佔了所有的家產,把他們孤兒寡母趕回鄉下老家,只分了二畝土地,勉強度日不餓死就行。

面對陳老能的勸說,王氏不以為然,她想,就算是砸鍋賣鐵也要讓兒子上學,有朝一日考取功名也可以翻身了,王氏說道:“即使以後不能有所成就,我也不後悔了,如果不讓孩子讀書,以後我會後悔的。”

陳老能見王氏這樣固執,就說還不如讓陳明澤去給他幫工,他可以教他做買賣,以後也是前途無量,但王氏依然不聽,弄得陳老能也沒有脾氣,只能在心中祈禱,希望陳明澤不要有出息。

新年已過,三年一次的科考很快就要舉行了,為了湊夠進京的盤纏,王氏起早貪黑地做鞋襪,然後拿到集市上去賣,陳明澤心疼母親,就說讓她不要太辛苦,他可以每天上山砍柴賣錢。

王氏說道:“馬上就要參加考試了,你要好好複習,其他的事交給我就行了。”

陳明澤知道母親的脾氣,也只能作罷,每天頭懸梁錐刺股,不分白天黑夜的讀書,王氏看了也很欣慰。

進京趕考的日期越來越近,王氏還沒有攢夠進京的盤纏,心中就很著急,她想著去借一些,可又不知道到哪裡去借,她家都是窮親戚,只有陳老能日子好過,但他絕對不會借錢給她的。

一日,王氏去河邊洗衣,一會兒,村裡的姑娘秀蓮也來洗衣,秀蓮就問起陳明澤什麼時候進京趕考,王氏說再過幾天就去了。

秀蓮的父母雖然勢利,不過秀蓮並沒有遺傳他們的那些毛病,她是一個溫柔善良的姑娘,人又生得貌美如花,很多年輕男子都愛慕她的美貌,可秀蓮一個都看不上,他覺得那些人都太膚淺,不是她的菜,她早已把勤奮好學的陳明澤裝進了心裡,所以心中再也容不下其他人。

秀蓮知道王氏母子生活清苦,眼看進京趕考的時間就要到了,她就想把自已攢的銀子拿給王氏,但一直沒有找到機會,今天見王氏來洗衣服,她就端著衣服來了,聽王氏說再有幾天陳明澤就要進京,她就從兜裡掏出一包銀子,說讓陳明澤拿去做盤纏。

秀蓮的父親是個木匠,家中就秀蓮一個孩子,日子很是富裕,秀蓮能拿出這些銀子也不奇怪,可王氏看了卻不敢收,說道:“這怎麼行,你的好意大娘心領了,但銀子我不能收。”

秀蓮說道:“這是我借給明澤哥的,以後有了錢再還我,明澤哥馬上就要去京城了,沒有盤纏怎麼行,大娘你就收下吧!”

王氏知道秀蓮的父母都很勢利,如果他們知道秀蓮借錢給她,一定會怪秀蓮的,所以王氏不敢收這錢。

秀蓮似乎看透了王氏的心思,說道:“大娘放心吧,這些錢都是我平時的零花錢攢的,您就拿著吧,等明澤哥高中了再還給我,到時候我還要收利息的。”聽秀蓮這麼說,王氏只好收下了銀子,並對秀蓮千恩萬謝。

王氏回到家裡,就把秀蓮借銀子給她的事給兒子說了,陳明澤聽了也很感動,說道:“太感謝秀蓮姑娘了,她這是雪中送炭啊!”

王氏哪裡不知道,秀蓮這樣做是對自已的兒子有意思,如今她接了人家銀子,就等於接受了人家姑娘,說道:“秀蓮是個好姑娘,你要是高中了,千萬不要辜負了她。”

陳明澤聽母親這麼說,也是有些驚訝,秀蓮姑娘善良又美麗,如今秀蓮又借給他銀子做盤纏,如果自已真的高中了,一定要娶秀蓮為妻,當然是在人家同意的前提下。

天不亮王氏就起床了,她把家中的面袋子拿出來,烙了十來個油餅,然後給兒子整理了行囊,就送他上路了,陳明澤看著十來個油餅,就知道母親是把家裡的麵粉全用完了,就要拿出來幾個餅子留給母親吃。

王氏說道:“窮家富路,我在家裡沒有吃的,左鄰右舍藉藉也餓不住,你出門在外一定要多帶些東西,在外不比在家裡,遇到困難也沒有人幫襯。

路上一定要小心點,晚上最好住店,不要住在外面,外面不安全……”

陳明澤看著絮絮叨叨的母親,眼淚不爭氣地流了下來,說道:“母親就放心吧!我會小心的,母親在家也要照顧好自已,你等著兒子的好訊息。”他說完轉身就大步離開了。王氏看著兒子遠去的背影,眼淚也是奪眶而出。

陳明澤為了節省銀子,每天只吃一個餅子,晚上走到那裡就睡到那裡,兩天之後,他走到了一座大山下,眼看天就要黑了,他想著山高林密的,睡在外面怕有豺狼虎豹,就想找個有遮擋的地方睡一晚。

他一邊往前走,一邊觀察著周圍,看看有沒有可以住的地方,突然就看見不遠處的山上有一座破廟,陳明澤就朝那破廟走去。

當他走到廟跟前時,卻發現裡面亮著燈,他心中一喜,想不到這個破廟居然有人居住,那麼夜裡也有人給他做個伴了。

她走到門口,往裡面看去,裡面有灶臺和桌椅,還有一張床,但是沒有看見人,就喊道:“請問裡面有人嗎?”一連叫了幾聲,就看見一個年輕的女子從廟裡的一個暗門裡走了出來。

陳明澤一看是個年輕姑娘,就轉身要離開,那姑娘說道:“公子不是來借宿的嗎?幹嘛要走呢?這山裡面有豺狼虎豹出沒,你在外面是很危險的,不如就在這裡住上一晚,可保平安。”

陳明澤說道:“男女授受不親,我怎麼能與姑娘獨處一室呢?”說著就要離開,可就在這時,突然電閃雷鳴,大雨傾盆而下。

那姑娘說道:“公子先進來避避雨吧!”

陳明澤沒有辦法,只能先進了廟裡,女子搬來一個凳子給他坐,他謝過女子就坐在了離廟門很近的地方。

女子見他看著外面不說話,就說道:“公子是要出遠門嗎?”

陳明澤感激女子收留自已,人家問話,他也不能不答,就說自已是進京趕考的。

女子說道:“一看公子就氣質不凡,原來真是一個讀書人,像公子這樣的人,前途是一片光明啊!”

陳明澤覺得讓人家姑娘主動找他說話,他顯得不太禮貌,於是就問那姑娘為何一人住在這破廟之中。

姑娘聽他這樣問,沉默了好一會就捂住臉哭了起來,陳明澤見她這樣,就感覺是自已太唐突了,引起了人家的傷心事,急忙勸道:“姑娘莫哭,都怪我不該問。”

那女子邊哭邊說:“我家鄉發了洪水,我是逃難到此地的,如今孤身一人,也沒有地方可去,只能住在這破廟裡度日,這裡山高林密,時常有野獸出沒,我早晚會葬身在野獸的肚子裡的。”

女子說著就走到陳明澤身邊,說道:“不知公子可否願意救我一命?小女子將感激不盡。”

陳明澤聽了女子的話,很是可憐她,可他如今是一個窮書生,怎麼能救得了她呢?他從包袱裡拿出一些碎銀子遞給那女子,說道:“這些銀子你拿著,明天你就下山去,找個好男人嫁了,好好過日子。”

那女子並不接銀子,而是幽怨地說道:“天下像公子這樣的好人太少了,今天有幸遇到公子,是我八輩子修來的福氣,要是能常伴公子左右,我也死而無憾了。”

陳明澤沒想到女子會這樣說,心中就有些緊張,說道:“姑娘說笑了。”

那女子卻道:“是公子看不上我嗎?難道我的容貌不夠漂亮,入不了公子的慧眼嗎?公子你仔細看看,看看我美不美。”說著就把臉湊到了陳志澤面前。

陳明澤哪裡遇到過這樣的女子,嚇得趕緊站起身,後退了一步說道:“姑娘請自重,要不別怪我無理了。”

那女子說道:“公子一個人進京趕考不寂寞嗎?古人說:紅袖添香,我可以給公子添香啊!”說著就去關了廟門,回頭笑著說道:“這荒郊野外,又沒有其他人,公子不用怕,不如咱們早些歇息吧!”

女子從袖子裡掏出一個金元寶說道:“這金元寶就送給你,也算是我的一點心意。”說著就往陳明澤的衣服裡塞,陳明澤卻摸住那金元寶摔在了地上。說道:“這不義之財我是不會要的。”

陳明澤突然想到女子說她是逃難出來的,怎麼會有金元寶?她哭了這麼久,臉上居然沒有淚痕,眼睛不紅不腫的,這就更是奇怪。

老人們常說,寧願住孤墳一夜,不住破廟半宿,據說破廟是孤魂野鬼最喜歡待的地方,想到這裡,再結合這個女子種種反常的行為,陳明澤感到不寒而慄,頭皮子發麻。

難道這個女子不是人,是個孤魂野鬼嗎?

女子見他把金元寶扔在地上,並不氣惱,而是笑著說道:“公子視金錢如糞土,小女子就喜歡這樣的正人君子。”說著就去拉他。

陳明澤急中生智,他一狠心咬爛自已的舌頭,一口鮮血就吐在了女子的臉上,那女子一見血就變成了骷顱頭,趕緊給陳明澤跪下了。

哭著說道:“公子請饒命,我對你並沒有惡意……”

原來,這女子名叫方愛梅,今年二十四歲,是一個煙花女子,從十四歲破瓜以來,可以說是閱人無數,可那些男人都是逢場作戲,沒有一個真心相待的。

後來她就遇到一個富家公子哥,二人一見如故,彼此真心相待,就想要做長久夫妻,於是那公子就要拿錢贖她,可他的父母不同意,方愛梅為了和他長相廝守,就把自已多年的體已錢拿出來給他,讓他替自已贖身。

公子得到銀子後非常感動,就把她贖了出來,在外面租賃了房屋居住,發誓一輩子會對她好,可好景不長,一日,公子的一個朋友來到家中,看到如花似玉的方愛梅就非常喜歡,於是就挑唆公子把她賣給他,沒想到公子不顧及二人情誼,居然答應了。

那人就拿了一千兩銀子來到家裡,公子收了銀子後,就讓方愛梅跟著那人離開,可她是個烈性女子,不願意任人擺佈,就一頭撞在牆上死了。

方愛梅死了之後,那公子非常害怕,二人一起把她弄到這座山裡,屍體就埋在了這破廟後面,因為她怨氣很重,魂魄就被禁錮在這荒郊野外,沒法去地府投胎。陳明澤一聽就覺得不可思議,世上居然有如此無情無義之人。

方愛梅又說道:“我在這裡苦等了一年,想找個人為我遷墳,可路過此地的男子都是好色之徒,我今天之所以這樣做,就是為了試探你,沒想到你果真善良正直,想求公子幫我一個忙。”

陳明澤道:“請問姑娘想讓我做什麼?只要我能做到的絕不推辭。”

方愛梅道:“我在這裡實在是太孤單,你把我的屍首挖出,然後埋葬在距南州縣五里之內的地方就可以了。”

陳明澤心地善良,嫉惡如仇,聽了方愛梅的遭遇後,他也是恨得牙根癢癢,遷墳這事不難,可他要進京趕考啊。

陳明澤道:“我如今要進京趕考,替姑娘遷墳的事情只能等回來再辦了。”

方愛梅趕緊作揖道:“太謝謝公子了,公子儘管去安心考取功名,回來再辦也不遲。”說著把那個金元寶又給了他,說要遷墳使用。

陳明澤瞭解了方愛梅後,對她就不害怕了,在破廟裡住了一宿,次日一早離開破廟,繼續趕路。

話分兩邊,陳明澤離開家之後,母親王氏就染了風寒,一病不起,如今家中已經揭不開鍋了,更沒有錢去請郎中,只能硬抗著。

她已經兩天沒有吃飯了,肚子餓得咕嚕嚕直叫喚,於是她就託著輕飄飄的身子出了門,她想出去挖些野菜充飢,可剛走出大門,就因為體力不支倒在地上。

再說那秀蓮,她知道陳明澤進京趕考去了,就不放心王氏一人在家,趁著父母出去的時候,就悄悄溜出家,朝王氏家走去。

走到王氏家附近的時候,突然就看見王氏暈倒在地上,秀蓮趕緊跑上前去,把王氏攙扶到家裡,讓她躺在床上,她用手摸摸王氏的額頭,嚇了一跳,趕緊去找郎中來給王氏看病。

郎中給王氏把了脈,說道:“她這病拖的時間太長了,恐怕一幅兩幅藥好不了。”

秀蓮說道:“那你就多開幾服藥。”

秀蓮拿著郎中的藥單去街上買了藥和米,回來就給王氏煎藥喂她喝下,然後又煮了米湯讓她喝,王氏吃了藥和米湯後才有了一絲生機,感激的看著秀蓮說道:“謝謝你秀蓮姑娘。”

秀蓮說道:“大娘不要客氣,你躺著好好養病,過幾天就沒事了。”

王氏知道秀蓮父母的脾性,怕秀蓮回去挨訓,就說道:“秀蓮姑娘,你趕緊回去吧!要不然你父母會擔心的。”

秀蓮幫助王氏躺好,說道:“大娘,你好好睡一覺,我明天再來看你。”說完就走了。

秀蓮回到家裡,見父親石全德和母親吳氏已經回到了家裡,吳氏見秀蓮回來,趕緊把她拉到裡屋說道:“秀蓮,今天我和你爹爹去縣城趕集,你猜我們遇見誰了?”

秀蓮見母親神神秘秘的樣子,不知道她又賣什麼關子,說道:“我不想猜。”

吳氏兩眼都笑成了一條縫,說道:“我們遇到陳老能了,他問起你多少歲了,我說你一十六歲,他問你定親了沒有,我就說沒有,他說他二兒子一十七歲,也到了婚配年齡,也沒有定親,他的言外之意不就是想讓你與他兒子定親嗎?

陳老能家裡經營著幾家藥材鋪,生意非常好,那可是日進斗金,你要是嫁到他家,這輩子也就享福了……”

秀蓮聽吳氏這麼說,就說道:“娘,你沒有聽說嗎?他兒子不務正業,嫁給他那是倒了八輩子黴,享什麼福,即便是享福,我也不嫁。”

吳氏聽女兒這麼說,就急了,說道:“你這孩子,他家家財萬貫,日進斗金,不務正業又能咋樣,少不了你的錢花,這樣的好人家你要是不嫁,那你想嫁個什麼人家?”

秀蓮見母親嘮嘮叨叨說個沒玩,也不想與她爭辯,便說要去做晚飯,就逃離了臥房。

次日吃過早飯,秀蓮說找同村的女伴月兒學做鞋樣子,就出去了,其實她是去看王氏了,王氏昨天喝了藥,此時好多了,她正在灶房熬藥,見秀蓮來就說道:“秀蓮姑娘趕緊回去吧,我自已就行。”

秀蓮怕王氏累著,非要讓她去床上休息,她來給她熬藥,王氏推脫不了,只能依了秀蓮,秀蓮熬好藥,就喂王氏吃藥。

就在這時,吳氏突然闖進屋子,看見自已的女兒在喂王氏吃藥,上去就奪過她手裡的碗,怒道:“你這個死丫頭,什麼時候學會說謊話了,走,快跟我回去。”還沒有等秀蓮反應過來,她就被吳氏拉走了。

原來吳氏去月兒家找秀蓮沒有找到,就在村裡問誰看見秀蓮了,一個鄰居說見秀蓮去了王氏家裡,吳氏就氣沖沖地找來了,進屋一看,秀蓮果然在,就很生氣。

吳氏拉著秀蓮匆匆往家裡趕去,回到家中,就看見王媒婆和一個年輕男子在他家裡坐著,王媒婆見秀蓮回來,趕緊說道:“秀蓮姑娘回來了。”那年輕男子看向秀蓮,兩個眼珠子都要掉出來了。

秀蓮想起昨天母親的話,想必這個男子就是陳老能的兒子陳安良,就說道:“你們走吧,這裡不歡迎你們!”說著轉身就去了臥房,吳氏一看,氣得臉都白了,趕緊對媒婆和陳安良說道:“這孩子心眼不錯,就是嘴不饒人,你們多擔待。”

常言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那個年代,兒女的婚事都是由父母做主的,儘管秀蓮一百個不同意,石全德和吳氏還是收下了陳家的彩禮,把秀蓮的婚事給定下了,並把她的生辰八字也給了陳家,氣的秀蓮坐在臥房裡哭,連飯也不吃了。

吳氏怕秀蓮再出去亂跑,讓人家說閒話,每天都在家裡看著她,又過了幾天,陳家就送來了婚書,說三月之後成親,秀蓮得知就很傷心,盼望著陳明澤高中回來。

再說陳明澤,從破廟離開後,一路上都很順利,提前幾天就到了京城,他在那裡又複習了幾日才開始考試,沒想到考試題目都是他看過的,一點難度都沒有。

考試結束後,有很多人都留在京城裡等待揭榜,但陳明澤擔心母親,就匆匆地趕了回去,回到家裡,王氏的病已經好了,見兒子回來是喜極而泣,並告訴兒子自已生病多虧了秀蓮,如果他要高中,一定不能辜負秀蓮。

陳明澤說道:“母親放心,只要秀蓮姑娘願意,我若高中,一定不會辜負她的。”他又把路上遇到方愛梅的事與母親說了,王氏聽了也很驚訝,說道:“你既然已經答應了人家,就應該信守承諾。”

於是陳明澤就拿出方愛梅給他的金子,買了一口棺材,找人去把方愛梅的屍骨挖了出來,然後埋在了距離縣城五里之內的那座山腳下。

一日,陳安良正在花柳巷尋歡作樂的時候突然暈倒,被人送回家中之後就一病不起了,陳老能就請來城裡最好的郎中來看,結果吃藥也不管用,於是就想著提前把秀蓮娶回家中為兒子沖喜。

秀蓮得知陳家很快就要來娶親了,就日日哭泣,一天晚上在吳氏去廁所的時候,她就悄悄溜出了家門,直接去找陳明澤,王氏見秀蓮兩眼紅腫的來到家裡,一問才知道她父母要把她嫁給陳安良,她明白秀蓮的心意,可也是無能為力。

陳明澤對秀蓮既有感激之情,也有愛慕之心,但他的前途未卜,也救不了秀蓮啊,在家裡急得團團轉,秀蓮哭著說道:“我不願意嫁給陳安良,明澤哥,你要是不嫌棄我,就帶我走吧!”

秀蓮是一個善良,重情義的姑娘,王氏也不忍心她被逼婚嫁給一個自已不愛的人,就對兒子說道:“明澤,你就帶著秀蓮走吧!到外面躲一躲。”

陳明澤心疼地看了一眼秀蓮,他也想帶秀蓮走,可又怕石全德他們把氣撒在母親王氏身上,說道:“我走了母親怎麼辦,他們不會放過你的,”

王氏安慰道:“沒事,我一個老婆子,他們能拿我怎麼樣?趁著天黑趕緊走,要是他們找來就走不了了。”事不宜遲,王氏給兒子收拾了幾件衣物,就送二人出了門。

陳明澤和秀蓮前腳剛走,後腳石全德和吳氏就帶著人找來了,他們問王氏把他女兒藏到哪裡去了,王氏說不知道,他們就在她家裡亂砸一通,然後又把王氏綁了起來,說要把她送官。

次日一早,陳老能得知秀蓮被陳明澤拐走了,就匆匆地來到村裡,逼問王氏他們到底去了哪裡,王氏說不知道,陳老能就罵她,然後就叫人把王氏送到了縣衙裡。

其實,陳明澤和秀蓮擔心王氏,二人並沒有走遠,他們得知王氏被送到了縣衙,就非常擔心,哪裡還忍心離開,於是就一起去了縣衙,縣官一看陳明澤自已送上門來,就把他綁了。

陳明澤原本以為自已來了,知縣就會把母親放了,可那知縣說王氏教子無方,要杖責二十才能放她,陳明澤說這事與母親無關,要知縣放了母親,一切責任由他一人承擔,可那知縣收了陳老能的銀子,就要按照人家的要求辦事,便命人把王氏拉出去用刑。

正在這時,就有四五個騎著高頭大馬的官差,後面還跟著儀仗隊,高舉彩旗,湊著樂器來到了縣衙門前。幾個劊子手一看也顧不上打王氏板子了,趕緊跑去報告知縣,知縣一聽,匆匆出來檢視。

一出大門,他就看到兩個人舉著繡有金龍的捷報,捷報上是隸書字型:【陳明澤高中頭名狀元】,知縣一看兩腿發軟,差一點沒有栽倒在地上,趕緊給送喜報的人作揖行禮,又命令手下快把陳明澤母子放了。

陳老能和石德全夫婦也在縣衙,他們看到陳明澤高中狀元,都灰溜溜地走了。

陳明澤中了狀元,被朝廷任命為當地的知府,石德全夫婦和陳老能都不敢再逼著秀蓮嫁給陳安良了。

再說那知縣平時貪贓枉法,草菅人命,當地的老百姓也是怨聲載道,只是苦於沒有門路投訴,如今陳明澤做了知府,老百姓就去知府衙門狀告知縣,希望知府大人為他們做主。

陳明澤親自到縣衙審問知縣,列舉出他的十宗罪狀,人證物證具在,他就老老實實的招認了。知縣知道自已死罪難逃,又說出了一個驚天秘密。

原來,陳明澤的父親陳大亮不是被劫匪所害,而是被他的弟弟陳老能所害,當年仵作驗屍的時候,發現他的右手緊緊握住,掰開一看,手中一個銀釦子,那釦子上刻著陳氏二字,知縣就知道這事是他們自家人乾的,於是暗中調查,就查出那釦子就是陳老能的。

知縣就把自已掌握的證據給陳老能說了,陳老能為了掩蓋自已的犯罪事實,就用錢把那顆釦子買走了,這件事也就隱瞞了下來。

陳明澤聽知縣這麼說,猶如晴天霹靂,原來自已的父親不是被劫匪所害,而是被他的親叔叔所害,他立刻派人捉拿了陳老能,陳老能見知縣把自已抖摟了出來,知道自作孽不可活,也就沒有再抵賴,全都招了。

當年他哥哥陳大亮為人忠厚,做事認真,受到父親的賞識,還準備把家中的大權交給陳大亮,陳老能就嫉恨他,為了成為陳家的當家人,在陳大亮去做客的路上把他殺死了,陳大亮死後,他父親陳員外墜心而死,他就繼承了陳家所有的財產,把王氏母子趕到了鄉下居住。

案件真相大白,陳老能和那知縣都被打入死牢,等待秋後問斬。再說那陳安良的病一直沒有好轉,臥床不起。

後來,陳明澤八臺大轎把秀蓮娶到了知府衙門,二人成親之後,夫妻恩愛有加,夫唱婦隨,日子過得甜甜蜜蜜。

一天夜裡,陳明澤夢見方愛梅,方愛梅說道:“謝謝恩公幫我遷墳,那負心的陳安良受到了懲罰,我這就要去投胎了。”

陳明澤醒來,才恍然大悟,原來那個忘恩負義之人就是陳安良,次日一早,就有人來報喪,說陳安良昨夜三更去了。

陳明澤去把陳安良埋葬了,陳家只剩下他一個獨苗,那些財產自然落到了他的名下。

陳明澤一生為官清廉,時常拿著家中的財產做好事,得到了一方百姓的擁戴,他的三個兒子也是高官厚祿,一生榮桓富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