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03章 老漢被惡兒媳趕走,他隱居山林,迴轉時兒媳差點嚇癱

明朝末年,洛商縣有一個下窪村,村裡住著一個姓李的老漢,村裡人都不知道他的名字,因為他是逃荒而來,大家都叫他李老漢。

李老漢來的時候還帶著一個三四歲的孩子,孩子名叫李子明。

父子二人來到村裡時,村民們見二人一無所有,就給他們建了兩間茅草屋,也算有個安身之處。

剛來的時候,李老漢並不老,只有四十多歲,也是身強力壯的年齡,但他不會種地,不過李老漢會治病,而且藥到病除。

周圍的村民們有病都找李老漢診治,然後送給他一些糧食度日,李老漢並不多收,只要夠他和兒子餬口就行。

李老漢父子在下窪村一住就是十幾年,如今李子明已經十六七歲了,也到了適婚的年紀,因為小夥子心地善良,勤勞能幹,又有看病的手藝,因此成為許多姑娘愛慕的物件,很多媒婆都來說媒。

一日,李子明去山上採藥,路上看到一個婦人正在打罵一個十五六歲的女子,怒斥道:“你這病也沒救了,淨拖累人,趕緊走吧!”

那女子抱住婦人的腿大哭:“娘,不要趕我走,我不治病,我給家裡幹活,洗衣,做飯,放牛,砍柴,我什麼都可以幹……嗚嗚嗚……”

那婦人一把推開女子說道:“不行,因為你這個樣子,人家姑娘怕傳染,就沒有人願意嫁給你哥,你想讓你哥打一輩子光棍嗎?想讓我們老劉家絕後嗎?”

李子明這時才仔細打量著這個女子,只見這個女子裸露在外面的面板長滿了膿包,還有黃水往外冒,讓人不忍直視,即便這樣,作為母親也不能這樣無情吧?

他實在看不慣這個婦人的所作所為,上前說道:“這位大娘,你女兒有病就看病,你怎麼這麼狠心要趕她走呢?再說了,誰說這病會傳染?”

婦人上下打量著李子明,皺起眉頭說道:“你不就是那個李老漢的兒子嗎?少在這裡充好人,你要是可憐她,就把她帶回去給她治病!”

李子明面對這樣的母親也是無語,但他心地善良,不忍心看著女子受病痛和精神的雙重摺磨,剛要說話,那婦人就鄙夷地看了李子明一眼,說道:

“五角大仙說了她病根本治不好,如果不把她趕走,我們全家都要遭殃!不過,你要想逞能,我也不攔你。”

她又看著女子,惡狠狠地說道:“你要是再敢踏進家門半步,我非打死你不可。”說完就氣哼哼地走了。

那女子見婦人走了,就爬起來跑著追了上去,又被婦人一腳踹倒在地,女子就跪在地上痛哭不止。

李子民是一個郎中,救死扶傷是他的天職,既然遇上了他不會不管,於是就把那女子帶回了家。

在女子的哭訴中,李家父子瞭解了女子的遭遇,這女子叫劉梅花,今年十六歲,家就住五里外的劉家村。

半年前,劉梅花的脖子上突然就長出了一個膿包,而且特別的癢,一抓就會流出黃水,這些黃水流到哪裡那裡就會長出膿包,半年時間,她的全身都長出了膿包。

雖然劉梅花的病情很嚴重,但她父母怕花錢也就沒有給她治。

昨日,村子裡來了一個老道士,說她這病治不好了,還會讓全家人跟著遭殃,劉家就相信了老道的話,於是就要趕她走。

劉梅花哭得泣不成聲,懇求父子二人一定要救救她,李老漢安慰劉梅花,說這病不是什麼大病,很好醫治,叫她不要擔心。

就這樣,劉梅花就在李家住下了,每日早晚喝湯藥,李老漢還拿出自制的藥粉讓她抹。

沒過幾天,劉梅花身上的膿瘡就不流水了,又過了幾日,身上的膿瘡就變乾結莢了,最後硬莢就掉了,露出了光潔的面板。

病好了之後,劉梅花原來的面貌就顯露了出來,她樣貌出眾,眉眼如畫,十人看了十人喜歡。

劉梅花感激李家父子治好了她的病,就要嫁給李子明為妻,說要用一輩子來報答他。

一開始,李子明並不同意,他說作為郎中這是他應該做的,但劉梅花說自已被父母拋棄了,如果李子明不娶她,她只能去乞討為生,李子明心善,聽她說的如此可憐,就同意了。

二人成婚之後,夫妻如膠似漆,恩愛有加,劉梅花對公公很孝順,對丈夫也很體貼。

一日三餐都有可口的飯菜,家裡也打理得井井有條,一家三口的日子是吃著甘蔗上樓梯,節節甜,步步高。

這樣幸福平靜的日子過了兩個月,劉梅花就變了,變得不講理,而且特別勢利,她見父子二人免費給窮苦人家治病,心裡就不舒服,晚上就給丈夫吹起了耳邊風。

說道:“你們父子二人沒少給人治病,可家裡的日子過得這樣苦,還不如人家種地過得好,要是以後咱們有了孩子,還要跟著咱們受苦,你就忍心嗎?”

李子明聽他這麼說,就說道:“我和爹這麼多年都是這麼過來的,孤寡老人和窮苦人治病都不收錢的,其他人也是象徵性地收一些,僅夠餬口就行了。”

劉梅花說道:“我們過苦日子可以,我可不想讓我們的孩子也過苦日子,你看著辦吧!”

李子明這麼多年來跟著李老漢行醫,雖然日子苦些,但也沒有半句怨言,如今娶了妻子,以後還要生兒育女,如果再這樣下去,真的不行了。

他覺得妻子說的也有道理,就說道:“依你看,怎麼辦呢?”

劉梅花眼珠子一轉說道:“要不,你就與你爹分開幹,他要免費給人家治病就免費,咱們要收錢。”

李子明想了一會說道:“我爹不會同意的,再說了,我爹不收費,咱們要是收費,肯定沒有人來找咱們看病的。”

劉梅花一想也對,那可怎麼辦呢?她想了一會兒,有些為難地說道:“我倒是有一個辦法,可這樣做又覺得對不起你……”

李子明說道:“你說來聽聽!”

劉梅花就說出了自已的計劃,李子明一聽立馬搖頭,說道:“這樣不行,這不是讓外人戳我的脊樑骨嗎?我可不想做無情無義之人。”

劉梅花一聽,生氣說道:“你要做好人,那我就是那無情無義之人了,我這不也是為了讓咱們的孩子以後能過上好日子嗎?”說著就嗚嗚地哭了起來。

李子明見妻子生氣了,趕緊就哄她,說道:“咱們不是還沒有孩子嗎?以後有孩子了再說,會有辦法的。”

劉梅花趴在李子明耳朵邊嘀咕了幾句,李子明興奮的一下子把妻子摟進懷裡,說道:“太好了,我要當爹了!”

劉梅花推開李子明,說道:“好個屁!再有八個多月咱們的孩子就要出生了,怎麼養?”

李子明又摟住妻子說道:“放心吧,我會想辦法的,不讓咱們的孩子餓肚子。”

每天都有很多人來李家看病,李家父子忙得團團轉,但錢卻沒有幾個,劉梅花看著就來氣,總是在院裡指桑罵槐的說那些來看病人不知好歹,說他們一家也要吃飯穿衣。

李子明見妻子這樣,趕緊上前勸阻,要把她拉回屋子裡,可劉梅花卻甩開他,坐在地上撒起潑來,這讓李子明很是難堪,說道:“這麼多人,你不怕人家笑活,趕緊回屋去。”

劉梅花一聽就大哭起來,她邊哭邊嚷嚷道:“我就是要說,就是讓他們笑活,這個家裡窮得叮噹響,還充什麼大尾巴狼,被人笑活總比餓死好……”劉梅花這麼一鬧,村裡的人都來看熱鬧。

大家都議論紛紛,說著劉梅花一看就不是善茬,還說她不知感恩,當初要不是李家父子給她治病,如今說不定早就不在人世了,這才幾天,就露出了狐狸尾巴。

劉梅花聽著眾人的議論肺都氣炸了,起身就要往牆上撞,卻被李子明拉住,劉梅花哭得昏天暗地也不罷休,一直到晚上才消停下來。

李老漢知道劉梅花的意思,也知道兒子夾在中間不好做人,也就沒有說什麼,只能裝糊塗。可劉梅花卻過不去。

劉梅花每天做飯只做野菜糊糊,連個餅子都沒有,李子明就感覺面子上過不去,一日吃飯的時候,他就好言好語的對妻子說道:“明日做幾個餅子了,爹這麼大年紀了,只喝野菜糊糊恐怕受不了,你有孕在身,也不能缺乏營養啊!”

劉梅花一聽就又開始哭鬧,說自已命苦,嫁了個窮光蛋什麼的,完全忘了當初李家父子是怎麼免費給她治病的了。

她指著李子明罵道:“你個窩囊廢,又掙不到錢,以後孩子生下來喝西北風啊!家裡都是張嘴的,可叫我怎麼活啊?還不如死了算了……”

最近一段時間,劉梅花三天兩頭的出么蛾子,村裡的人已經見怪不怪了,也沒有幾個人去看了。

“我的女兒啊,誰欺負你了?給娘說,娘給你出氣!”突然一個婦人跑到院子裡,一把就拉住了劉梅花的手。

劉梅花一看,是自已的母親王氏,就用力推開她說道:“不要碰我,我不認識你!”

王氏見女兒這麼說,就坐在地上,鼻涕一把淚一把的哭訴,原來她的兒子娶了個媳婦不孝順,就把她們老兩口趕出了家門,劉老漢氣急攻心,就一命嗚呼了。

王氏沒地方去,就想到了自已的女兒劉梅花,就過來找她了,誰知就看到了這一幕。

劉梅花冷笑一聲說道:“你不是很厲害嗎?你不是會趕人嗎?沒想到自已卻被趕了出來,這就是報應!”

王氏哭著喊著懇求女兒原諒,劉梅花就是不願意原諒王氏,李子明想到當初她的所作所為就很氣憤,但不管怎麼說她也是自已的岳母,就走過來勸阻王氏,並把她請到屋裡喝茶。

王氏彷彿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直誇女婿是個好人,雖然劉梅花不待見王氏,王氏還是死皮賴臉地住在了李家,這樣家裡又多了一張嘴,劉梅花的臉就拉的更長了。

王氏看出了女兒的心思,就以愛的名義挑撥劉梅花,讓她把李老漢趕走,母女二人就這樣站在了同一條戰線上。

這天一大早,李老漢去了廁所,王氏看見之後,也悄悄地溜了進去,一會兒就提著褲子,跑到院子裡,她一屁股坐在地上,哭喊著李老漢非禮她,這時李老漢從廁所出來,就被劉梅花拉住打罵,罵他老不正經,欺負她的母親王氏。

李子民聽到聲音,趕緊從屋子裡出來勸阻,可這母女二人就是不肯善罷甘休,不一會兒,全村的人都來看。

李子明低聲對劉梅花說道:“也不嫌丟人,趕緊回屋去!”

劉梅花怒道:“丟人,你還知道丟人,你有本事就把他趕走,要不丟人的事以後還多著呢!”

王氏見村裡的人都來了,鬧得就更得勁了,說李老漢早就對她圖謀不軌,早上就把她拉進廁所非禮,她沒臉活了。眾人聽了都議論紛紛,這母女倆非要把這個家拆散不可。

李老漢剛來下窪村的時候,也有女子想和他過日子,但都被他拒絕了,如今老了,說他不正經誰也不信。

王氏母女鬧了一會,劉梅花就給李子明下了最後通牒,說要麼李老漢走,要麼她們母女走,李子明見自已的妻子扛著大肚子,只能好言相勸,可劉梅花不依不饒,非要剛走李老漢。

李老漢痛心疾首,他就收拾了幾件換洗衣服走了,李子明要去追,卻被劉梅花拉住,村民們也都紛紛譴責這母女二人,可人家臉皮厚,根本不在乎。

李老漢走了之後,村民們生病就只能找李子明診治,在劉梅花不斷地洗腦下,李子明也逐漸忘了初心,他給人看病收的錢比其他郎中都貴,可有些病不找他也不行,誰叫人家的醫術高明呢?

那些沒錢看病的孤寡老人和窮苦人知道李子明要收費,也就不去醫治了,只能忍受著病痛的折磨。

其實,李老漢並沒有走遠,他來到了附近的山上,住在一個山洞裡,他聽說兒子的所作所為,非常的氣憤,就趁著晚上的時候,去哪些孤寡老人家裡給他們診治。

李老漢在山洞裡不想讓村民們知道,但還是被村民們發現了,他們就給李老漢送吃的,送草藥,當然看病也不找李子明瞭。

王氏母女聽說之後,就跑到山洞裡罵李老漢,說他搶了李子明的飯碗,李老漢無奈,只能又換了地方。

這次,李老漢來到了五十里之外的一座山腳下,他住在一個破廟裡,在那裡開荒種地,還養雞養鴨,日子過得也是逍遙自在。

話分兩頭,李老漢走後,李子明的生意又開始紅火起來,因為太忙,他又招了夥計,專門負責抓藥,眼看錢賺得越來越多,劉梅花的臉上的笑容也越來越燦爛。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李家的日子越過越富裕,再加上李子明看病漫天要價,這樣就遭到了很多人的記恨。

一天夜裡,有盜賊到他家偷盜,起來上廁所的王氏也被盜賊給結束了性命,劉梅花哭得死去活來。

李子明去縣衙報了官,但也沒有抓到那群盜賊,他家出了這樣的事,沒有人同情,反而很多人覺得他們是罪有應得。

一年之後,洛商縣發生洪水,洪水之後,滿目瘡痍,村子裡的房屋都成了廢墟,良田裡都是深深的汙泥。

人們沒有吃的,個個餓得面黃肌瘦,奄奄一息,幸虧朝廷及時開倉放糧,人們的生活才得以維持。

百姓的吃飯問題解決了,但還有比洪水更嚴重的災難接踵而至,那就是瘟疫。

在古代,醫療條件很差,一旦發生瘟疫就是滅頂之災。

李子明作為一個郎中,遇到這樣的天災人禍應該積極站出來無償為民眾醫治,可劉梅花卻要他靠此斂財,他們給人開藥收的錢比平時還多,但也沒有挽留住病人的生命,很多人都不治身亡了。

李子明一歲多的兒子也被傳染了,他知道這個病的兇險,就想盡辦法給兒子醫治,可還是無濟於事。

眼看他兒子就要不行了,李子明想只有父親能治好兒子的病,可自從父親從山洞裡走了之後,就再也沒有音訊了。

看著小寶奄奄一息的樣子,李子明心如刀割,他真的很後悔趕走了父親,劉梅花抱住兒子痛哭,可小寶只有出的氣沒有入的氣。

小寶被病痛折磨了幾日,儘管喝了很多藥水,還是沒有挽留住他幼小的生命。

李子明流著淚把兒子抱在懷裡,就出了門,朝亂墳崗走去,劉梅花跟在後面哭的死去活來。

走到路上的時候,迎面走來一個老漢,二人只顧悲傷,也沒有看老漢,從他身邊經過,繼續往前走。

“等等!”一個熟悉的聲音響起,李子明和劉梅花一驚,回頭就看見了李老漢

“爹!”李子明聲淚俱下,一下子就跪在了地上。

李老漢走上前,伸出手摸摸他懷裡孩子的手腕,又撐開眼皮看了一下。

說道:“孩子還活著。”說著就從包袱裡摸出一個葫蘆,並從葫蘆裡倒了一點藥粉放在孩子的嘴裡,然後又餵了一些水,孩子的臉上就有了一些生機。

李子明和劉梅花看著李老漢,心中愧疚不已,想要對李老漢說些什麼,又說不出口。

李老漢說道:“你們帶著孩子回去吧,多給他喝一些熱水,明天就沒事了,我還有事,就先走了。”

一個月後,洛商縣的疫情終於被控制住了,村民們聽說是李老漢在井水裡放了藥才救了他們,大家心裡都萬分感激。

一日,一頂八抬大轎緩緩而來,後面跟著一群官差,轎子在李子明家門前停下了,從轎子裡走出一個身穿官服,頭戴烏紗的老者。

村民們一看,這人不是李老漢嗎?

原來是他救了洛商的百姓,可李老漢怎麼當上官了呢?眾人都很不解,也不敢上前去和他親近,只能遠遠的,恭敬的望著他。

李子明和劉梅花看到李老漢穿著官服,差一點嚇癱,抱著兒子給他跪下了,李老漢叫他們趕緊起來。

突然,就有一個騎著駿馬的男子到來,他下馬走到李老漢身邊,抱拳恭敬說道:“王太醫,皇帝讓你儘快回宮赴任!”

眾人一聽就更加驚訝了,這李老漢怎麼叫姓王呢?李老漢見村民們驚訝,就說出了埋藏十幾年的秘密。

王全德本來就是宮中的一名御醫,因為他的醫術高明,深受皇帝的喜愛,太醫院的那幫人因為妒忌就陷害他,皇帝聽信了哪些人的一面之詞就把他貶為了庶民。

他離開京城,在路上救了一個流浪孩子,二人以父子相稱,王全德改姓李,給那孩子取名為李子明,父子二人就在下窪村安了家。

後來,皇帝知道王全德是被人陷害的,就把那些人繩之以法了,並派人尋找王全德,可一直沒有找到。

洛商縣發生瘟疫之後,王全德主動出來抗擊瘟疫,救百姓與水火,他的事情被傳到朝廷哪裡,朝廷大喜,立刻下詔重新啟用王全德。

李子明聽了父親的話,他已經是泣不成聲,原來自已不是父親的親生兒子,父親救了他,並把他養大成人,而他卻不顧父子之情,把父親趕走,太不是東西了。

夫妻二人跪在王全德跟前哭著懺悔,懇求他的原諒。

王全德扶起二人,說道:“一切都過去了,我只希望你們懸壺濟世,救死扶傷,渡人渡已,不要把錢看得太重了。”二人一臉愧疚,連連點頭。

正在這時,縣衙的捕頭帶著一群官兵闖進院子,把劉梅花給抓住了,眾人都驚呆了,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王全德就問那捕頭,捕頭說劉梅花涉嫌殺人,要帶回縣衙審問。劉梅花哭著說道:“冤枉啊!我沒有殺人。”她一邊掙扎一邊哭喊。

捕頭說道:“你有什麼冤屈就去縣衙說吧!”說著抱拳向王全德告辭,然後就把劉梅花帶走了。到了大堂一審問,劉梅花全都交代了。

原來,王全德走了之後,劉梅花就開始對付自已的母親王氏,她想把王氏趕走,但王氏就是賴著不走,劉梅花就起了殺心,她製造了一起盜匪入室盜竊並殺人的假象,連李子明都被他矇在鼓裡。

劉梅花的哥哥嫂嫂發現王氏死在劉梅花家裡,就去找劉梅花要錢,劉梅花不給,他們越想越不甘心,就去縣衙把劉梅花告了,說她殺了王氏,就是為了訛錢。

誰知劉梅花經不住審問,一到大堂全都招來,劉梅花的哥嫂也驚呆了,原來王氏真的是劉梅花殺的。

劉梅花故意殺人,知縣大人判處她死刑,秋後問斬,劉梅花的哥嫂不贍養父母,才導致了這場悲劇的發生,也被判處三年牢獄之災。

劉梅花被抓走後,李子明和兒子相依為命,他聽了父親的勸告,與人為善,免費給窮人看病。

後來又娶了一個賢惠的妻子,夫妻二人恩愛有加,又生下一個兒子。

他們一生做了很多好事,兩個兒子一個為醫,一個為官,都很孝順。

再說王全德回到京城之後,和妻子兒女團聚,一家人其樂融融,兒女都很孝順,活到八十多歲無疾而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