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0章 男子好心留宿尼姑,尼姑卻說:此屋不能久住,趕緊搬家

南方大山下有一個偏僻的小村子,村子前面有一條河溝,傳說這條河溝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了,這個村子也因此得名清水溝。

清水溝裡住著幾十戶人家,大家都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只有一對母子是外來戶,母親叫劉翠,兒子劉家祥,母子二人相依為命,日子過得很是清貧。

他們是幾年前來到這個村子的,剛來的時候劉翠也就十八九歲,她懷裡抱著一個剛出生的男嬰,這個男嬰就是劉翠的兒子劉家祥。

村裡人都好奇這母子倆的身份,可劉翠並不願意多說,當地的民風淳樸,見她一個年輕女子獨自帶著個孩子也很可憐,就幫忙蓋了兩間茅草屋,還拿一些糧食接濟。

劉翠不會幹農活,就給村裡王財主家洗衣掙錢餬口。如今幾年過去了,劉家祥已經四五歲了,劉翠出去洗衣時已經不用揹著他了,他跟在母親身後像個小尾巴,還會幫忙拿東西,劉翠看著可愛的兒子,心中很欣慰。

有好心的鄰居見劉翠辛苦,就勸她找個男子一起過日子,其實她自已也想過,可怕委屈了兒子,所以一直沒找。

再說村子裡有一個叫王大牛的男子,是一個孤兒,父母去世的時候只給他留下了一間老屋,還有一把鋤頭,王大牛靠種二畝薄田為生,因為家裡太窮,二十多歲了還沒有娶到媳婦。

這王大牛健壯如牛,是個熱心腸的人,村裡誰家有什麼重活,只要招呼一聲,他都會去幫忙,他見劉翠母子生活不易,地裡種的瓜果也會給他們送去一些。

劉翠知道王大牛是個實誠人,既然拿來了她也不好推辭,就收下了,但她不會白要人家的東西,就給王大牛做一雙鞋子作為回報。

一日半夜,天空還下著大雨,劉家祥渾身發燙,劉翠趕緊找來酒精給他擦拭全身,可無濟於事,孩子小臉通紅,開始說胡話,這可把劉翠嚇壞了,她實在沒有辦法,就敲開了王大牛的家門。

王大牛一聽劉家祥病了,二話沒說就背起孩子,冒雨送到鎮上的醫館,郎中說幸虧送來及時,要是再晚一會,孩子性命難保,劉翠聽著郎中的話,也是一陣後怕。

這件事情之後,劉翠覺得家裡沒有個男人真的不行,她也對忠厚善良的王大牛產生了好感,但作為一個女子,卻不好意思主動挑明。

其實,王大牛也喜歡善良堅強的劉翠,但他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已給不了母子倆好生活,所以一直不敢向她表白,只是一如既往的幫助他們。

一日,鄰居李婆婆來到王大牛家裡,說道:“大牛啊,你有喜事了!”

王大牛一愣,不知道喜從何來,以為李婆婆在給他開玩笑,說道:“李婆婆,我能有啥喜事?”

李婆婆說道:“你覺得劉翠這姑娘咋樣?她一個人帶著個孩子生活也不容易,你二十多歲了也沒有娶妻子,不如你倆家就合成一家,二人也可以相互幫襯,你不動一刀一槍還白撿個大兒子,這不是喜事是啥?”

王大牛一聽心情激動,可他卻說道:“李婆婆,我家裡這麼窮,可拿不出彩禮,人家會願意嗎?”

李婆婆說道:“劉翠看上你了,可你這個榆木腦袋就不知道主動,人家一個姑娘家也不好意思明說,就叫我過來說了,她什麼都不要,就是看重了你的善良忠厚,到時候能對他們娘倆好。”

王大牛聽了李婆婆的話,心中是波濤洶湧,撓撓頭傻笑說道:“我也是怕人家不答應,所以才沒敢說!”

二人郎情妾意,很快就走到了一起,成親後,王大牛下地幹活,劉翠打理家務,空閒時間就去給財主家洗衣,在二人的共同努力下,生活也有了起色,小日子越過越好。

王大牛對劉家祥視如已出,他捨不得吃,捨不得喝,把細糧留給母子倆吃,他只吃粗糧和野菜,劉翠見丈夫這樣,感動之餘就是心疼,她就把細糧分給他一起吃,王大牛不吃她也不吃,王大牛沒法,只能吃了。

王大牛和劉翠十分恩愛,可是成親幾年都沒有孩子,劉翠覺得對不起丈夫,王大牛卻說道:“咱們已經有一個兒子了,我這輩子也知足了,你就不要多想了,只要咱一家三口平平安安的,比什麼都重要!”

劉翠聽了丈夫的話,心裡很感激,她就把兒子改為姓王,叫王家祥,眨眼間,王家祥就長成了一個大小夥子,他儀表堂堂,清新俊逸,妥妥的一個美男子。

王大牛兩口子為了兒子以後能過上好日子,就拿出家中積蓄,讓他去拜師學習木工手藝,王家祥聰明好學,三年學成出師就可以獨擋一面了。

王家祥不僅傳承了師傅的手藝,還做了很多創新,他做出來的傢俱很符合年輕人的審美,因此當地嫁女兒,娶媳婦都會請他去做傢俱。

城裡有一個姓侯的大戶人家,家中有兩個女兒,沒有兒子,兩個女兒個個貌美如花,侯家大小姐出嫁的時候,就點名請王家祥去給她做嫁妝。

王家祥就帶著工具來到了侯家,侯家深宅大院很是氣派,管家就把他領到後院,後院放了很多上好的木材,管家說道:“這些木料都是老爺花高價買的,你一定要好好做,儘量不要浪費。”

王家祥在侯家做傢俱,一兩天根本做不完,他只能在侯家住下,侯家的二小姐叫候寶釵,年齡與王家祥相仿,長得唇紅齒白,眉眼如畫,她沒事的時候就會來看王家祥做傢俱。

王家祥看見如花似玉的侯小姐就裝作沒看見,繼續埋頭苦幹,候寶釵也不說話,只是靜靜地看著他,心中就很滿足。

哪個少男不多情,哪個少女不懷春?二人雖然沒有說話,但彼此的心卻越靠越近,不過王家祥知道,他和候寶釵之間是不可能的,而侯寶釵卻不這麼認為,她心中已經打定主意,非王家祥不嫁。

眼看傢俱就要做好了,候寶釵心中很著急,如果再不表白,恐怕以後機會渺茫,於是她就把一塊繡有鴛鴦戲水的手帕塞給了王家祥,嬌羞的說道:“你回家之後就來我家提親!”說完就跑走了。

幸福來得太突然了,王家祥一時間有些接受不了,他趕緊把手帕塞進了衣服兜裡,生怕被侯家人看見惹出麻煩。

侯家財大氣粗,他只是一個普通人,他與候寶釵之間有不可逾越的鴻溝,王家祥雖然很喜歡候寶釵,但他並沒有打算去侯家提親,因為他知道候員外不會把女兒嫁給一個窮小子。

王家祥回到家裡,拿出候寶釵給他的手帕,想到她可愛的俏模樣,就有些飄飄然,但回過神來後卻倍感失落。

再說候寶釵,自從王家祥走了之後,她就魂不守舍,茶飯不思,滿心期待地等著他來提親,可一個多月過去了,沒有他的一點音訊。

候寶釵是個敢愛敢恨的女孩,不見王家祥來提親,她就自已去找他,王大牛和劉翠見一個身穿綾羅綢緞的女子來找兒子,以為她是要做傢俱,趕緊把她讓進屋裡。

劉翠說道:“小姐要做傢俱嗎?你留個地址,等家祥回來了我再告訴他,讓他過去。”

候寶釵說道:“我找他有點事情,請大娘給他捎個信,明日上午讓他去城西的城隍廟,我在那裡等他。”

劉翠聽了候寶釵的話,就明白了是怎麼回事,說道:“姑娘放心,等他回來我就給他說,請問姑娘貴姓?”

候寶釵說道:“我姓候,叫候寶釵,大娘一說他就知道了。”

劉翠一聽她的姓名,心裡就“咯噔”一下,等王家祥回來,劉翠就把候寶釵找他的事說了。

並說道:“家祥,你長大了,是不是與候姑娘在相好?婚姻大事向來講究門當戶對,那候姑娘是大戶人家,咱們家可高攀不起呀!”

王家祥欲言又止,耳根有些泛紅說道:“娘,你放心吧,我和她之間是清白的!”

次日,王家祥就帶著那個手帕去了城西的城隍廟,他看到候寶釵已經到了,正翹首以盼呢!

候寶釵看見她日思夜想的人兒來了,臉上泛起了紅暈,說道:“我父母要為我張羅親事,我一著急就去了你家,你不會怪我吧?”

王家祥看著面若桃花的候寶釵,到了嘴邊的話又不忍心說出口,他猶豫了一下才說道:“……候小姐,您是大家閨秀,我只是一個普通人,我配不上你……”

候寶釵一聽,大眼睛裡就溢位了淚花,說道:“我盼星星,盼月亮,終於見到你了,沒想到你竟然說出這樣的話……”說著眼淚就啪嗒啪嗒地掉了下來。

王家祥見她這樣,就不忍心把手帕還給她,勸說道:“候小姐,你不要哭了,你這麼漂亮,什麼樣的青年才俊找不到呢?我只是一個木匠,你父母也不會同意啊!”

“我現在只想問你同不同意?我父母那邊我會去說的,這個你不用擔心……”

王家祥也是喜歡候寶釵的,但想到母親的話,他還是忍痛說道:“我倆不合適,還是算了吧!”他掏出懷裡的手帕塞給候寶釵就大步離開了。

候寶釵看著他離開的背影,就蹲在地上,傷心地哭出了聲。她回到家裡就病倒了,候財主和她母親梅氏見她這樣,就趕緊請了郎中醫治,可不見好轉。

候寶釵拉著梅氏的手說道:“娘,以後不要讓郎中來了,他們治不好我的病!”

梅氏聽了女兒的話覺得奇怪,在她的再三追問下,候寶釵終於說出了實情,原來她是得了相思病。

梅氏很心疼女兒,但她喜歡上一個小木匠,這事恐怕不好辦,她知道候員外是不會同意的。不過還是安慰道:“孩子,這事我與你爹爹商量一下,你放心吧!”

候寶釵說道:“我這輩子非王家祥不嫁,若爹爹不同意,我就去做尼姑!”

梅氏說道:“傻孩子,說什麼呢,你爹爹那麼疼愛你,肯定會同意的!只是時間問題而已,你趕快好起來,要不到時候做新娘就不漂亮了!”候寶釵聽了母親的話,心情就好多了。

梅氏雖覺得一個小木匠配不上自已的女兒,但為了女兒的健康,她還是向候財主說了,希望候財主能同意女兒的事。

候財主很疼愛這個小女兒,考慮再三還是答應了,於是就放下面子找媒婆去王家提親。

候家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王家居然拒絕了他們,候財主火冒三丈,說道:“真是不識抬舉,這樣的人家不嫁也罷!”候寶釵聽到提親被拒,就悲痛萬分,病情又嚴重了。

其實,拒絕候家的是劉翠,她說門不當戶不對的婚姻不能長久,王大牛聽妻子的,劉翠說什麼他都認可。

王家祥喜歡候寶釵,可他是一個孝子,母親不同意他也沒有堅持,其實心裡也很難受,只是不表現出來罷了。

一日傍晚,突然有人敲響了王家的大門,王家祥開啟門,就看見一個尼姑站在門口。

尼姑說道:“貧尼下山化緣,天色已晚,想在此借宿一晚,不知施主可否方便?”

王家祥心地善良,說道:“師傅快請進。”就把尼姑領進了屋裡。劉翠見來了個尼姑,就趕緊去灶房準備齋飯。

尼姑吃過飯,說道:“此屋不能久住,趕緊搬家吧,否則你們將性命不保!”三人一聽面面相覷,不知道這尼姑為啥說出這樣的話。

劉翠道:“我們一家在此住了十幾年了,一直都是平平安安的,不知師傅為何說出這樣的話?”王大牛和王家祥也疑惑地看著尼姑,等待她回答。

尼姑說道:“你們不要多問,若是相信我,現在就跟我走!”

他們與這個尼姑萍水相逢,一時間也不敢相信她的話,幾個人心中都很糾結,劉翠說道:“師傅請明說!”

尼姑說道:“這事與候家有關!”

劉翠一聽心就提到了嗓子眼上,說道:“好,我們現在跟你走!”

王大牛和王家祥卻是有些難以置信,難道就是因為他們拒絕了候家的親事,候家就要報復嗎?想想真是不可思議。

一家人收拾行囊就連夜跟著尼姑走了,次日一早,村裡人起床的時候,發現王家已經燒成了廢墟,看來是昨夜走水了。

村民們趕緊拿來鋤頭,鐵鍬翻找一家三口的屍骨,可什麼都沒有找到。

此時,縣衙里正在審理一起縱火殺人案,堂下站在王大牛一家三口,還有一箇中年男子和候財主夫婦。

那個中年男子就是放火燒王家的人,他說這一切都是梅氏指使的。梅氏一開始死不承認,說自已與王家無冤無仇,根本沒有縱火的理由。

候財主也不相信妻子會因為女兒的親事去縱火殺人,說道:“知縣大人,要說我家與王家有什麼愁怨,那就是小女的婚事,可我妻子絕不會因為這事去殺人啊,還請大人明察!”

事到如今,劉翠只能說出當年的實情,她走到候財主面前說道:“候老爺,十幾年過去了,你還好嗎?”

候財主看向劉翠,他不由得瞪大了眼睛:“是你?小青?”原來劉翠的真名叫小青,十幾年前她在候府做丫鬟。

當年,候財主有一個妻子李氏,為他生下了一個女兒,就是候財主的大女兒候玉釵。

李氏生下大女兒之後三年沒有懷孕,候財主又納了一房小妾,就是梅氏。梅氏來到候家一個月就懷孕了,候財主對她疼愛有加,希望她能為自已生個兒子。

梅氏懷孕兩個月後,李氏居然也懷孕了,郎中給李氏把脈,說她左脈跳動有力,可能是個公子,候財主聽了非常高興,天天陪著妻子,就冷落了梅氏。

梅氏見候財主這樣,心裡就對李氏產生了嫉恨,她想法要害李氏的孩子,可陰差陽錯沒有得逞。

後來,梅氏就生下了女兒候寶釵,她害怕李氏生下兒子後,她們母女在候家就沒有了立足之地,於是就收買穩婆,把李氏的孩子換成了一個剝了皮的狸貓。

另一邊,讓丫鬟小青把孩子抱走,扔到一個沒有人發現的地方,讓他自生自滅。

劉財主看到妻子李氏居然生出一個怪物,就大發雷霆,梅氏火上澆油,說李氏不檢點,肯定是與妖怪有姦情,就讓劉財主把她處置了。

劉財主就帶著幾個家丁把李氏帶走了,說要到荒郊野外點天燈。

再說小青抱著李氏生的男嬰離開候家,她不忍心把孩子扔了,就抱著孩子來到偏僻的清水溝,隱姓埋名把孩子養大了,這個孩子就是王家祥。

因為王家祥是候財主的兒子,候寶釵是王家祥同父異母的姐姐,所以她就拒絕了候家的提親。

眾人聽了劉翠的話,都震驚不已,尤其是候財主,更是氣的臉色蒼白,他滿眼戾氣的看向梅氏,罵道:“你這個惡毒的女人,沒想到你居然幹出如此傷天害理之事……”

梅氏卻哭道:“老爺,她胡說,你不要相信她的話,這一切都是她瞎編的……”

就在這時,那個尼姑和一個白髮老太走了進來,白髮老太跪在地上哭訴了當年的事情。

這個白髮老太就是當年為李氏接生的穩婆,梅氏用二十兩銀子收買了她,她就用一個剝了皮的狸貓換走了李氏生的孩子。

梅氏看見穩婆也是大吃一驚,但她依然不承認自已當年犯下的罪惡,歇斯底里道:“誣陷,你們都是誣陷!”

站在後面一直沒說話的尼姑說道:“梅蘭花,你死到臨頭了還在狡辯,你這個女人太惡毒了,當年你陷害我們母子,十幾年過去了,你依然不肯放過我的兒子……”

眾人都驚訝的看向尼姑,原來她就是當年被點天燈的李氏。

梅氏看到李氏大驚失色,“你……你沒死?”

李氏冷笑一聲說道:“讓你失望了,我一直都活著!”

當年候財主念及夫妻情分,沒有把李氏點天燈,而是把她送到了尼姑庵做了尼姑。李氏在一次化緣的時候意外救了當年的穩婆,穩婆良心發現就把實情告訴了她。

這十幾年來,李氏走遍當地方圓幾百裡,終於在一個小山村找到了自已的兒子,但她為了兒子安全,並沒有與他相認,而是一直默默關注著他。

再說梅氏得知女兒喜歡王家祥後,她就去打聽王家的情況,意外得知劉翠就是當年的丫鬟小青,王家祥就是李氏生的孩子,梅氏為了掩蓋自已的罪行,就僱人去放火,想燒死劉翠一家,她沒想到,她做的這一切李氏已經瞭如指掌。

李氏得知梅氏要在三更縱火,就把劉翠幾人帶走了,同時去縣衙報案,等縱火之人點了房子之後,去找梅氏拿佣金的時候,縣衙的人就把二人抓住了。

儘管梅氏百般抵賴,但面對這麼多的證人,她只能承認了自已所有的罪行,知縣大人怒道“梅蘭花,你一而再再而三的害人,罪大惡極,立刻處斬!”

梅氏聽到宣判,一下子就瘋了,又哭又笑,說道:“候常貴……我告訴你一個秘密,寶釵不是你女兒……她是……她爹是一個窮書生……”大家都以為梅氏說的是瘋話,候財主心中卻惴惴不安。

候財主與王家祥父子相認,王家祥也認了母親李氏,候財主跪在李氏面前痛哭流涕,向妻子懺悔,希望她能回家一起過日子,李氏說道:“我們之間的緣分早已經盡了。”

她對王家祥說道:“兒子,不要怪母親不能陪你!”她又看看王大牛和劉翠說道:“你一定要好好孝順你爹孃,要不是他們,你也不會長這麼大!”

王家祥沒有挽留母親,說道:“母親放心吧,我會好好孝順爹孃的,我也會經常去看您的!”

候財主在城裡為劉翠一家買了大宅子,他尊重兒子的意願,同意他與王大牛和劉翠一起生活。

候財主也相信了梅蘭花的瘋話,他正準備去她孃家打聽關於窮書生的事情時,卻有一箇中年人找上門來,說候寶釵是他的女兒。

這個中年人叫朱正,如今在京城做官,當年他與梅蘭花私定終身,梅蘭花就懷孕了,梅家嫌棄他太窮,就把梅蘭花嫁給了候財主做小。

他本來打算功成名就之後就來找梅蘭花母女的,可他一直時運不濟,人到中年才考中狀元。

考中之後就在京城做了官,然後就回來準備與她們母女相認,可回到家鄉後,他聽說梅蘭花因為犯罪已經被處死了,悲痛之餘他想到還有女兒,於是就來到候家認親。

事情已經過去十幾年了,梅蘭花也死了,候員外也不想追究當年的事情,就同樣女兒與他親生父親相認。

候寶釵與朱正相認之後並沒有跟他一起走,而是留在了候家,朱正也同意了女兒的選擇。

候寶釵並不是候員外的親生女兒,王家祥和候寶釵也沒有血緣關係,兩個有情人就成親了做了夫妻,成親後,小夫妻如膠似漆,恩愛有加,對幾位老人也很孝順。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