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8章 女子裝醉吹捧公公,公公喜形於色,從而引出一樁風月案

李翠蘭幼年喪父,中年喪夫,人生的三大不幸她就佔了兩個,可以說是命運多舛,不過天無絕人之路,李翠蘭還有一個兒子,兒子成了她唯一的希望,也是她活下去的唯一動力。

她兒子名叫趙青林,今年十六歲,也長成了一個翩翩少年,父親活著的時候,父子倆一起上山砍柴,下地幹活,李氏在家裡做家務,一家三口的日子雖不富裕,但也其樂融融。

就在一個月前,趙青林的父親因病離世,撇下他們母子二人相依為命,父親不在了,趙青林就獨自扛起了養家的重任,每日起早貪黑的忙碌,為的就是多掙點錢,讓母親穿好一點,吃好一點,這麼樸實的願望,在那個年代實現起來並不容易。

李氏見兒子如此的辛苦,也是很心疼,為了減輕兒子的負擔,她就做些針線活拿到街上去賣,換些錢補貼家用,在母子二人的共同努力下,日子倒也過得去。

趙青林見母親日夜做針線活,為生計勞碌,心裡就很不是滋味,想著自已要多掙些錢,母親就不用這麼辛苦了。

一日,他去城裡賣柴,遇見了表哥,他表哥是個小商販,經常從南方倒騰一些小商品回來賣,也掙下了一些錢,如今在城裡買了一間鋪子做買賣。

表哥對趙青林說道:“真是太巧了,我正要去找你呢!”

原來,他要去南方進一批貨物,這次的進貨量比較大,一個人根本不行,就想找趙青林去幫忙。

趙青林聽表哥想讓他幫忙,他還是有些猶豫的,因為父親剛剛離世不久,他不放心母親一人在家,就說道:“表哥,我走了就剩下母親一人,我真的是不放心,你就找其他人去吧!”

“你放心,半個月就回來了,姨娘在家不會有事的,我可以讓我娘去陪陪姨娘!”既然表哥都這麼說了,趙青林也不好再拒絕,就同意了。

回到家裡,趙青林就把表哥找他幫忙的事情說了,李氏沒有猶豫就答應了,說道:“你表哥找你幫忙你就去吧,不要牽掛我,我沒事的!”

趙青林是個孝順的孩子,臨走時給母親準備了一個月的米麵放在家裡,交代母親一定要捨得吃,不要苦了自已。

李氏說道:“放心去吧,你路上也要小心,娘等你回來。”

趙青林走了之後,李氏的姐姐,也就是趙青林的姨娘李翠玉就來到了趙家與妹妹作伴,姐妹二人已經很久沒有見面了,如今見到很是親熱,有說不完的話,說到傷心處。李氏就忍不住流下了眼淚。

李翠玉趕緊拿出手帕給妹妹擦淚,說道:“妹妹,如今你還年輕,若遇到合適的人就再往前走一步吧!”

李氏說道:“姐姐,一女不嫁二夫……我是不想再嫁了……”

李翠玉說道:“以後的日子還長著呢,守寡的日子可不好過,再說了,你再走一步,對青林也有好處,他出去做事就沒有後顧之憂了……”李氏覺得姐姐說的有幾分道理,可她丈夫屍骨未寒,她真的不願意考慮這些事情。

李翠玉在趙家住了幾天就回去了,家裡又剩下了李氏一個人,村裡的光棍漢就開始蠢蠢欲動,有人光明正大的上門求愛,有人故意往趙家院子裡扔石頭,還有的半夜來踹門,李氏又氣又怕,每天晚上除了插好門栓外,還會用木頭把門頂住,以防萬一。

一日傍晚,李氏正要關門,就有一個男子走了過來,男子四十多歲,他衣著整潔,長的也很體面,抱拳說道:“這位娘子,我趕路經過此地,天色已晚想在此借宿,不知娘子方不方便?”

寡婦門前是非多,李氏心中糾結,不知如何回答,男子說道:“要是娘子不方便,那就不打擾了!”說著就要離開。

李氏見他這樣,心裡倒有了一絲愧疚,想到人家出門在外不容易,能幫就幫一下,於是就叫住了男子。

男子抱拳說道:“那就多謝娘子了。”

男子說自已叫殷寶貴,家就住在十里之外的苗樓村,是一個做小買賣的,李氏得知他還沒有吃晚飯,就做了飯菜給他吃,殷寶貴見家中只有李氏一人,就尋問她原因。

李氏覺得對方沒有惡意,就如實說了,殷寶貴一聽很同情李氏,說道:“你們母子生活不易,今日你好心留宿我,這是我的一點心意,你就收下吧!”他說著從衣兜裡掏出了幾個銅板放在桌子上。

李氏是一個正直的女子,日子雖苦,但她不會輕易接受別人的錢,就推辭了,不過殷寶貴這個舉動卻給她留下了好印象,吃過飯之後,她就讓他睡在了兒子的房間裡。

半夜,李氏剛要睡著,就聽見有人踹門,她趕緊就擁著被子坐了起來,雖然這樣的事情不是第一次發生了,但她心中還是很害怕的。

“幹什麼的?”突然就有一個聲音怒斥道,這聲音就是殷寶貴的,看來是他聽到有人踹門就起來了,李氏心中很是感激。

次日,殷寶貴臨走的時候說道:“你一個女子在家,夜裡一定要注意安全!”說完就告辭走了,李氏想到去世的丈夫,鼻子一酸就流下了眼淚。

再說趙青林並沒有如期反回,李氏就非常的擔心,她正想著到姐姐家裡打聽一下呢,李翠玉卻上門了,說兒子捎信回來,說他們很安全,不過還要再等一個月才能迴轉,李氏得知兒子安全也就放心了。

過了幾日,殷寶貴又來到了李氏家裡,這次他給李氏帶來了一盒點心,一定要李氏收下,李氏盛情難卻,也就收下了。

第二次見面,二人就更加熟悉了,李氏也瞭解到了殷寶貴的情況。

殷寶貴原本也有一個幸福的家庭,有賢惠的妻子和乖巧的兒子,可妻子突然因病離世,兒子也不知去向,如今就剩下他一人,平時做點小買賣度日,也算吃喝不愁。

李氏說道:“人生無常,我們改變不了,只能積極面對了!”

在接下來的一個月裡,殷寶貴總是以各種藉口,三天兩頭的來到趙家噓寒問暖,每次來都會帶吃食,還有女人們喜歡的小禮物。

李氏剛剛喪夫,正是最脆弱的時候,面對一個對自已關懷備至的男人,她心中的那點抵抗力很快就土崩瓦解了。

殷寶貴說道:“你要是不嫌棄,我會一輩子對你好的,你的兒子就是我的兒子……”

“可……我丈夫才離世……別人會怎麼看我?”李氏內心還是十分糾結的。

殷寶貴說道:“日子是咱們自已的,自已的喜怒哀樂只有自已知道,誰也無法感同身受,只要我們覺得好就行了,別人怎麼看是他們的事,不要太在乎就是!”

透過這一個多月的瞭解,李氏覺得殷寶貴確實是個不錯的人,既然人家不嫌棄自已,自已還有什麼理由拒絕呢?

說道:“孩子也大了,等他回來我與他說說,看看他有沒有什麼意見!”

趙青林回來之後,李氏就把自已與殷寶貴相識相愛的種種都說給了兒子,趙青林是個懂事的孩子,為了母親後半生的幸福,他就毫不猶豫的答應了。

很快,殷寶貴就與李氏成了親,從此之後就住在了趙家。成親之後,殷寶貴對李氏非常關心,對趙青林也很好,趙青林也把他當成親爹一樣孝順。

家裡多了一個男人,一家人的日子也好過了很多,殷寶貴見趙青林砍柴辛苦,就帶著他做買賣,趙青林聰明勤奮,很快就上手了,趙青林就提議在鎮上租個店面做買賣,這樣會更有前途,殷寶貴覺得他的建議不錯,就同意了。

李氏拿出家中僅有的一點積蓄給兒子,殷寶貴也拿出了自已的錢,很快,買賣就開張了。

眼看趙家的日子有了盼頭,村裡的王媒婆就上門給趙青林說媒,說鄰村有一個叫王月娥的女子,這女子不但貌美如花,而且溫柔賢淑,是一個難得的好姑娘。

李氏一聽非常高興,就同意了這門婚事,親事定下一個多月,趙青林和王月娥就拜堂成親了。

成親後,小夫妻恩愛有加,對母親和繼父也很孝順,一家人和和睦睦,羨煞旁人。

平時,殷寶貴和趙青林一起在店鋪裡忙活,貨物快賣完的時候,趙青林就去進貨,殷寶貴看店,李氏婆媳有時候也會來店鋪裡幫忙,但殷寶貴說他一個人就行,不讓她們幫忙,她們就在家裡做家務,給一家人做鞋襪。

趙家的生意很好,一年之後,他們又租了一間店鋪,準備擴大經營,趙青林就去南方進貨了。

他剛走沒幾日,李氏在一場秋雨之後就病倒了,王月娥趕緊請來郎中給婆婆醫治,郎中說是感染了風寒,就開了幾服藥給她吃。

李氏在床上躺了一個月,王月娥每天給她端吃端喝,照顧的無微不至,可王氏的病就是不見好,殷寶貴和王月娥都非常擔心,盼望趙青林快點回來。

可還沒有等到他回來,李氏就不治身亡了,王月娥撲在婆婆身上痛哭不止,殷寶貴也是傷心欲絕,可人死不能復生,活著的人還要好好活著。

王月娥給公公商議,說等趙青林回來再把婆婆下葬,可殷寶貴卻說道:“死者為大,人死了就要入土為安,否則就是對死者的大不敬……”殷寶貴是長輩,又是婆婆的丈夫,他堅持要入土為安,王月娥作為晚輩也只能聽從他的安排。

李氏下葬後幾天,趙青林才從南方回來,他滿心歡喜的想見到自已的母親,誰知卻聽到母親去世的噩耗,他腦子一片空白,一下子就癱軟在地上。

王月娥做了婆婆生前最愛吃的飯菜,帶上祭品陪丈夫一起來到李氏的墳前祭拜,夫妻二人免不了痛哭一場。

如今他們在鎮上有兩個店鋪,殷寶貴在原來的老店裡,趙清林在新店鋪裡,王月娥負責做飯,洗衣,操持家務。

王月娥發現,自從婆婆離世之後,公公晚上很少回家裡住了,很多時候就是睡在店鋪裡,她不放心,就讓丈夫去叫他回家,可殷寶貴說道:“家裡有你孃的氣息,我看到就會忍不住傷心……”說著眼淚就流了下來。

趙青林見繼父這樣,也不想讓他觸景生情,就沒有勉強,安慰他一番便離開了。

王月娥見公公不回家吃飯,就把飯送到他的店鋪裡,這天,她包了水餃,晚飯時就提著食盒子來到店鋪,卻看見店鋪的門虛掩著,她就敲了敲門。

殷寶貴過來開門的時候,臉上的笑有些不自然,說道:“又麻煩你給我送飯,以後天冷了,不要再來回跑了,附近都有飯館,我隨便吃碗麵就行了!”

王月娥說道:“今天我包了餃子,剛煮好就給你送來了,爹爹趕緊趁熱吃吧!”

殷寶貴沒有讓王月娥進屋,他接過餃子說道:“好,你趕緊回去吧,天黑透了路不好走!”

平時她來送飯,殷寶貴都會讓她進屋坐,他吃完之後把食盒交給她讓她帶走,可今天的舉動卻有些反常,王月娥回到家裡,並沒有把自已的猜測說給丈夫。

次日,殷寶貴就把食盒送回了家裡,並對王月娥說以後就不要送飯了,這樣太辛苦,他心裡過意不去。

王月娥說道:“那爹爹在外面一定要吃好喝好,我就暫時不給您送飯了,您要是在外面吃膩了,想吃家裡的飯就給我說一聲,我給您做。”

從此之後,王月娥就不給殷寶貴送飯了,殷寶貴每天的飯都是隔壁麵館裡送的,開面館的是一個年輕女子,名叫如花,不但長的貌美如花,而且熱情潑辣,很多來吃麵的男顧客都是衝著如花來的,為的就是一睹芳容。

每日如花都會把飯菜送到殷寶貴的店鋪裡,而且一進去就是一個時辰。

一日,王月娥去鎮裡親戚家吃酒席,散席之後天已經黑了,她路過殷寶貴的店鋪門口時,看見房門虛掩著,沒有敲門就直接推門進去了。

“口好渴呀,爹爹,我討碗水喝……”她說著就坐在了椅子上,眯著眼一副醉醺醺的樣子。

如花正在往殷寶貴嘴裡送菜,看到王月娥突然進來,如花趕緊躲在了貨櫃後面。

殷寶貴給她倒了一碗水放在桌子上,說道:“怎麼喝這麼多酒?”

王月娥端起水一飲而盡,說道:“爹爹,我昨夜夢見我娘了……她說不放心你……就懇求我給你物色個合適的……好照顧你的生活……

我對我娘說……像爹爹這樣的好人,長相英俊,氣度不凡,根本就不用我操心……想嫁給爹爹的女子多著呢……”

殷寶貴被王月娥誇的飄飄然起來,他滿面笑容,說道:“兒媳過獎了!”

王月娥說道:“爹爹……你一個人也挺孤單的……我和相公都支援你再成個家…如花姐姐就不錯……”王月娥絮絮叨叨說著。

殷寶貴一聽很歡喜,說道:“如花愛說愛笑,確實是一個好人!不過,就算我願意,人家如花還不一定願意呢!”

王月娥說道:“我看如花也挺好的……不但漂亮還能幹……你倆郎才女貌……”

“沒錯,兒媳慧眼!”殷寶貴說道。

王月娥心裡已經有底了,就一步三搖晃的離開了。

再說殷寶貴,他原本還不敢光明正大的與如花在一起,如今聽王月娥這麼說,心就放進了肚子裡。

一日半夜,殷寶貴悄悄的敲開了如花的房門,趙青林卻帶著衙役闖進了屋子,殷寶貴嚇得臉色煞白,如花躲在被子下面直篩糠。

他們被帶到大堂上審問,二人只承認,但不承認害死李氏,這時,王月娥就帶著一個木匠進來了。

這個木匠姓錢,人稱錢木匠,面對錢木匠的證言,殷寶貴無法抵賴,只能交代了他的犯罪事實。

原來,殷寶貴在鎮上開店之後,就與如花好上了,誰知二人的事被李氏發現,李氏就讓他與如花斷了,殷寶貴嘴上答應,可他對如花卻沒有一點抵抗力。

為了長期與如花好,他就找到錢木匠害李氏,李氏就生病了,最後不治身亡。

李氏死後,殷寶貴就藉口住在店裡,與如花來往,殷寶貴準備在等一段時間就帶如花離開,誰知他們還沒有離開,就被抓住了,這一切與錢木匠有關。

那日,王月娥去地裡拔菜,看見一個孩子在河水裡掙扎,馬上就要被河水吞沒,她顧不得多想就跳下河把孩子拖到河邊,孩子就抓著水草爬了上來,而她已經是精疲力盡,要不是有兩個過路男子把她拉上來,恐怕她已經不在人世了。

錢木匠對王月娥感激不盡,他想到李氏的死就心生愧疚,於是就把真相告訴了王月娥,王月娥聽了氣憤不已,但她並沒有打草驚蛇。

她裝醉進入到殷寶貴的店鋪,就是為了套殷寶貴的話,她確定殷寶貴真的與如花有關係後才去縣衙報官的。

如今事情真相大白,殷寶貴數罪併罰,被判處絞刑,如花也被判處死刑,秋後問斬;錢木匠是殷寶貴的幫兇,但念及他主動揭發殷寶貴的罪行,知縣就免他一死,但活罪難逃。

趙青林和王月娥來到李氏的墳上,告訴她壞人已經被繩之以法,李氏在九泉之下也可以瞑目了。

夫妻二人不想再留在這個傷心的地方,就在城裡租了店鋪,到城裡做買賣去了,幾年之後,他們買了宅子和店鋪,日子過得是紅紅火火。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