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黑暗的海參崴,董明碩的心情有些複雜。他感覺自己可能從現在開始不再做這個生意了。光是現有的卡車,他都可以開一家物流公司併成為縣首富。擁有上百輛卡車的景象將會多麼壯觀啊!
出關前,董明碩只剩下了一些旅途費用,一旦出關,他就幾乎身無分文了,甚至連回家的路費都沒有了。
幸運的是,董明碩在綏芬河註冊的邊貿公司賬戶裡還有幾萬元,否則他可能不得不借錢度日。
“老哥,這次的利潤我暫時無法支付給你了。請你給我寬限幾天,一旦我回到齊州,我會立刻派人送給你三十萬,一分不少!“
“兄弟,我信任你。我不是為了區區三十萬而計較的人。等你寬裕了就好,我相信你會還的。“ 王可興考慮了一下,儘管這種情況有點令人不悅,但畢竟只是幾天的時間,對他們倆來說不是什麼大問題。他們都不是差錢的人。
董明碩回到齊州後,開啟保險櫃,發現裡面有六七十萬人民幣和四五萬美元。
離開漢南時是七月底,現在已經是秋天。一來一回一個多月的時間,董明碩的財富發生了巨大變化。也許在不久的將來,他可以成為千萬富翁。但這筆錢短時間內是不能外露的。
董明碩這次沒有隨車隊一起回來,而是選擇坐火車回齊州。但他一回到齊州就聽到了一個不太好的訊息。
“哥,我聽說廠裡開會討論了明年的合同,他們發現明年的訂貨量明顯減少,還要求營銷部去調查市場情況。您覺得這會不會影響我們的生意?“ 老胖說道,董明碩帶著兩個小弟回來後,還沒來得及祝賀他成為新郎,就被這個問題弄得措手不及。
“這是什麼時候的事情?最近有沒有人向你們詢問二手裝置?“ 董明碩詢問道。
“是在週一的例會上宣佈的,最近的確有人詢問,但數量明顯減少了。還有幾個老客戶問我們是否回收裝置,但都不敢繼續合作了!“ 老胖回答說。
董明碩撓了撓頭,這事情看來,也許這批裝置還需要在手上儲存一段時間。對於歷史的大趨勢,他有所瞭解,但對於最近發生的事情,上輩子似乎沒有太關注,或許他上輩子只是專注於工廠內的事務,對於這些風向轉變並不瞭解。
然而,有一點他可以肯定,南下後,思想認識更加統一,經濟發展也加速,已經持續了三十年,改革深入人心。
“你找個人盯著廠子那邊,看看有沒有什麼動靜,一旦有動靜,立刻通知我!我們不能冒險,我現在可不是游擊隊員。我們需要躲避風頭,還沒有到完全解放的時候。”
“儘快派人前往蘇浙滬,那裡的人思想更加開放,經濟發展也更快,有很多工廠。我們的裝置應該會有很好的銷路。最好找當地的有勢力的人合作,我們在那裡不太熟悉情況。”
老胖聽後猶豫了一下,但後來聽說和當地有勢力的人合作會更容易,因為國內的關係往往是基於同鄉、同窗、共事等。在幾千年的歷史中,人口遷移不大,一個外地人要在當地立足很難。儘管經歷了十年的改革開放,但外地人要融入當地社會仍然不容易,除非城市化程度足夠高,本地人成為少數。
“哥,您放心,我會盡快去找合作伙伴。現在這幾個打聽的都是江浙人!”
“好,你去後儘快安排,我會讓陳軒他們直接把貨送過去!” 董明碩思考片刻後,決定先放棄這邊的市場,北方畢竟要比南方差很多,南方已經小康了,北方才剛剛解決溫飽問題。
離開機修廠後,他騎上摩托,飛馳向國棉廠。最近幾天他一直住在老丈人家,雖然和劉瑾博同住一間房,但他感覺很不錯。近水樓臺先得月,也許哪一天會向陽花木為春。
兩人漫步在齊州的老街道上,路邊的錄音機傳來了被很多報紙批評為“資本主義腐蝕我們青少年思想”的音樂。一首《光輝歲月》讓Beyond徹底走紅亞洲,大街小巷到處都可以聽到他們的盜版磁帶。
現在的齊州依然沒有進行大規模的建設,許多老房子仍然屹立不倒。街邊的百姓仍然使用著院子裡的井水,並沒有因為這些老宅而感到優越。
“明碩,現在的議論聲浪如此之大,你確定沒問題嗎?要不要考慮不再繼續幹這個生意?畢竟我們已經掙了不少錢了。” 劉瑾惠,一位女同志,對於這些議論已經有所瞭解,看起來這些議論激發了不少情感。
“放心吧,這只是前進道路上的一個小坎坷,根本不算什麼大難題。不要害怕,歷史終究會選擇正確的道路。你說現在要讓大家重新經歷過去的艱難時光,有誰願意呢?那等於是在倒退歷史的車輪!” 董明碩表達出了他的信心。
陳軒的車隊比董明碩晚到了三天,當他們進入市區時,正值白天,許多人和議論聲都顯而易見。在這個時刻,仍然光明正大地從事這項生意,確實需要膽量。
當晚,在機修廠的倉庫裡,擺了多張桌子,雖然食物不算多,但門口的燒烤爐旁擺放著大量的肉串、雞翅和蔬菜。這些食材都是上乘的牛羊肉,專門為了慶祝他們這次生意的成功準備的。
出席的人員不僅包括了機修廠的馮初鋒、萬玉盛、範強等人,還有跟隨董明碩北上的陳軒、麻桿、霍悅等人,甚至還有董明碩聘請的保鏢和司機。
“剛回來的幾天,我已經有很多熟人詢問我們目前的生意是否會受到影響,是否會發生變化。現在媒體每天都在報道,每天都在討論個體戶、三資企業是否應該存在,是否在倒買倒賣,是否在逆歷史潮流。這讓許多個體戶感到擔憂。” 董明碩彷彿已經喝了不少酒,看到酒桌上的人臉色有些尷尬,他覺得需要鼓勵他們。
“在前段時間,我們在外面的時候也曾經遇到過這種情況。我當時就說過,不發展經濟的人註定會失敗。這不是我說的,而是歷史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