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河的河水一刻不停的向東流向大海。
時間也一刻不停的往前走。
一轉眼就是半個月過去。
距離李謀穿越也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的時間。
莽城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其中最讓百姓們高興的就是城內新開的四家鹽店。
鹽,是人的生活必需品。
沒有鹽分的攝入,人就活不下去。
過去莽城的鹽都是從莽山外來的,數量少不說,質量也不好,百姓為了吃鹽而發愁不已。
但莽城內新開的四家鹽店賣的鹽質量比外面賣進來的好,而且價格還不貴。
一斤只要十二文,比外面的鹽便宜三文,比李謀按照工錢給工人的貴兩文。
一開始鹽店開業的時候,整個莽城的百姓都瘋狂搶購,生怕買少了第二天就沒有了。
但發現他們不管賣多少第二天都還能買到,而且價格還都是十二文一斤之後卻十分震驚。
這麼多的鹽從哪裡來的?
市井之中流傳,這是縣令老爺在鹽寨曬的鹽,一天都能曬幾百斤,鹽多的是。
有人說現在鹽寨的海灘上隨時都可以看見雪白一片,那都是鹽。
有人親自到鹽寨的海灘去求證過後,對發明曬鹽的李謀驚為天人。
知道了鹽多的是,百姓也就不搶購了。
百姓平常家中做飯也捨得放鹽,面色都比以前好多了。
就連酒樓做菜的鹽都放的比以前多了,還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滿,說沒有了以前的口味。
李謀也透過這四家鹽店賣的鹽回籠了不少資金。
莽城縣內一千多戶,除開在修路的工人不需要買鹽之外,最少也有六七百戶要買鹽。
一戶不可能只買一兩斤,最少都是五六斤,多的更是幾十斤幾十斤的買。
靠賣鹽,李謀就在短時間內賺了一百貫左右。
同時,莽城街道修繕工作也在有條不紊的進行當中。
全城的街道就只剩下幾條沒有修繕好,城市的面貌也煥然一新。
當然,路兩旁的房子還是破破爛爛,但相比李謀來之前可謂是翻天覆地的變化。
要知道,這才只過了一個多月而已。
現在,莽城百姓們又有了新的談資,那就是早上的時候突然從莽城東面的莽山內升起的黑色濃煙。
那裡是莽城四大絕地之一的白山所在的方向。
只不過現在是三大絕地了,鹽寨的灘塗地被李謀用來曬鹽之後卻是擺脫了絕地的稱號,反而還有了寶地的名聲。
而據坊間流傳,縣令老爺最近就在白山。
絕地之一的灘塗地被改造來曬鹽,百姓們紛紛議論,這白山又能被用來做什麼?
······
白山山腳下,卻是沒有了以往的冷清。
一大片建築平地而起,但最為顯眼的,還是兩個冒著滾滾黑煙的大煙囪。
白山的第一位礦工楊賴靠著一塊白色的石頭上看著天上的黑煙,心裡久久不得平靜。
他到了白山之後,卻是想清楚了自已是為什麼得罪的縣令老爺了。
那就是自作聰明,多管閒事。
縣令老爺看上了一個小姑娘,需要你幫忙嗎?
不需要!
但他覺得他就是沒有看到這一點,反而還屁顛屁顛的用這個去巴結縣令老爺。
不過楊賴也不氣餒。
他被髮配到了白山之後就老老實實的按照要求挖石頭。
他雖然一心想著當官,想著巴結上司,但為了家人,他做起活來卻也不囉嗦。
魯有腳幾次來巡查卻是都沒有找到他的麻煩。
大約是十天之前,具體多久楊賴卻是記不清了。
他還在挖石頭的時候,他日思夜想的縣令老爺李謀帶著一眾衙役和一眾民夫到了這裡。
他看著縣令拿著一張畫像,聽說是什麼規劃圖,對著白山上下一陣指指點點。
然後,事情就朝著他看不懂的方向前進。
接下來,衙役民夫還有工匠一起動工,十天之內就修建出了他面前的兩座大煙囪,還有煙囪下的幾排民房。
楊賴有些想不通。
為什麼要在這裡修房子。
還有這兩個大煙囪是做什麼的!
“賴哥,看什麼呢?”
楊賴看向說話的人,是他的工友。
楊賴在白山也並不是沒有收穫,他就收穫了幾個工友,都是在莽城內不學無術,偷雞摸狗的閒人,犯了事也被髮配來挖石頭。
楊賴年齡大,來白山的時間長,資歷高,再加上有李謀的“特別關照”,自然成了大哥。
當然,楊賴的這幾個兄弟都是有期徒刑,最長的那一個也就被判了一年,不像他,連能不能走出白山都不知道。
這幾個兄弟在知道了楊賴的情況之後,也勸楊賴跑過。
但楊賴有家有業的,能跑哪裡去呢?
跑是跑不了了,只能等那一天縣令老爺大發慈悲赦免了他。
他現在看著的煙囪下面,縣令就在那裡,聽說是要把他挖的石頭燒成灰。
楊賴不知道把石頭燒成灰有什麼用,但縣令老爺要做的就沒錯。
他就算這個時候也依舊把縣令當作權威,不然也不會一直想著巴結縣令。
煙囪下面的石灰窯內。
李謀一行人開啟了石灰窯火爐。
“成功了嗎?”
李清在一旁著急的問道。
李謀則聚精會神,將石灰窖中燒製的石灰石一塊一塊的取出來。
成沒成功要試驗了才知道!
小規模的生石灰燒製的確成功了,現在是大規模的燒製,為此還特地修建了兩個石灰窯。
燒製石灰的步驟也不難。
簡單來說,就是先把石灰石弄成方便煅燒的小塊。
然後在石灰窯裡先加引火用的木柴,然後上面放一層煅燒石灰石的燒料,最好的是煤,但李謀沒有找到煤,便先燒製了一些木炭。
然後便是一層木炭,一層石灰石,一層木炭一層石灰石,以此累積幾層。
將石灰石燒製成生石灰需要的溫度一般要到1000攝氏度以上,所以李謀便特意修建了這兩個高爐。
燒製的時候,石灰石會排出二氧化碳,等二氧化碳排完,石灰石冷卻之後就是生石灰。
李謀現在在進行的就是第一次大規模的燒製生石灰的試驗。
李謀戴著特製的口罩,從石灰窯中取出一塊經過了煅燒的石灰石,輕輕一捏就變成了粉末。
將粉末扔到一旁的水盆之中。
頓時,在周圍人震驚的目光之中,煙霧升起,水盆內的水咕嘟咕嘟冒泡,水沸騰了。
李謀也笑了。
生石灰大規模燒製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