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十六章 下鄉視察

商隊離開之後的第二天,即“莽城縣街道修繕委員會”成立的第二天,莽城上下已經開始了修繕城內街道的準備工作。

在一眾委員的宣傳之下,基本上整個縣城的百姓都知道了縣令要修繕城內街道的訊息,對李謀的好感度又進一步上升。

當然百姓們也知道了一眾委員們為了百姓的生活,自掏腰包墊資修路的訊息。

放出訊息的委員也是怕李謀賴賬,就先搞的滿城皆知。

莽城已經好久沒有這樣的全城性的大活動了。

整個城內都陷入了一片熱鬧翻騰之中。

百姓們苦城內破爛的道路已久,如今李謀召集了城內一眾大戶修路,自然是歡天喜地,紛紛踴躍參加,

汪元為了能重新回到縣衙,也是賣足了力氣。

一大早就聘請了不少人開始拆路。

李謀要求的修路不是修修補補,而是重新鋪路。

自然要先把原來的道路拆了,如此才好重新鋪路。

汪元也不是愚笨之人,他拆路也只拆一半,另外一半留來供人行走。

汪元在拆路,其他莽城縣道路治理委員會的各委員則已經立起了招工的告示招牌,開始招收工人。

夯土要人,製作石板要人,什麼都要人來做。

好在莽城縣內人工便宜,要是到城外的鄉下去招人,那還要更便宜。

李謀此刻在莽城外南邊的一個小鄉村就已經看見了招工的告示。

這個村子名為上水村,名字的來源是它處於莽城縣的轄區的最南端,莽河的一條支流便是從這裡湧入莽河,這條支流就名為上水。

招工告示之下,不少上水村的百姓都選擇了去做工。

莽城縣處於莽山之中,四方都是崇山峻嶺,平坦的地區極少,因此耕地也極少,多集中在莽河和其一眾支流的兩岸。

百姓們平時耕種只能自給自足,除了到莽山之中去打獵採藥,到莽城之內去做工便是城外百姓賺取外快的最好選擇。

看著一個個在工頭的帶領下朝莽城而去的百姓。

李謀卻是喜憂參半。

喜的是莽城百姓這麼積極,怕莽城內街道的修繕要不了多久就能完成了。

憂的是積極的人越多,他要拿出來的錢就越多,七天之後,現在是六天之後了,他就要兌現一眾委員墊上的資金。

而現在,他卻是一籌莫展。

他來到這莽城南邊的上水村,美其名曰是下鄉視察,實際就是尋找弄錢的辦法。

現在要到錢已經不可能了,所以只能找到能替代錢的硬通貨。

李謀身邊跟著的明靜,張拓,李清,還有張都頭和幾個衙役。

一行人身上穿的衣服都沒有補丁,這就能讓城外的百姓足夠羨慕,也知道李謀等人是貴人,因此遇到的百姓都是唯唯諾諾,十分拘謹。

李謀一路走來,一直眉頭緊鎖。

他從莽城出來之後,到的任何一個村子,都是一副破敗的景象。

大多數百姓都住在茅屋之中,通風漏雨是常態。

百姓們更是生活拮据,甚至不能用拮据來形容,而是悲慘。

許多百姓褲子都沒有一條,腰間圍著一圈樹皮就完事了,至於上身則乾脆不穿。

沿途遇見的小孩面黃肌瘦,目光呆滯,大人枯瘦如柴,痤瘡叢生。

總之就是一副十分淒涼的場景。

莽城轄內一共七個鄉村,都分佈在莽河以南,從莽河一路向東,分別是上水村,魚頭村,魚肚村,魚尾村,龍圩村,小溝村,海陸村。

李謀一路從上水村到小溝村看見的無一例外都是一幅百姓疾苦的景象。

他的心情也一直處於低沉之中。

之前為了那修路的兩千多貫的擔憂早已經不在,而變成了對百姓生活疾苦的同情和悲涼。

“縣令老爺,前面就是海陸村了!”

張都頭指著前方,李謀抬頭望去。

順著莽河望去已經可以看見一片汪洋,那應該就是東海。

而在臨近東海的莽河兩岸,卻是罕見的平坦。

李謀也能看見兩岸有不少的民居和青色的炊煙。

海陸村便是李謀視察的最後一個目的地,是位於莽河入海口的一個村落。

平心而論,現在處於李謀面前的景色是極好的。

山、水、田園、炊煙、民居,若是再加上三兩條黃牛和牧牛的稚子,便是一幅從畫裡走出來的山水田園圖。

若是讓李謀前世的那些崇尚古代山水田園生活的人來看見,必定以為這裡是人間天堂。

這樣的風景李謀卻已經是看多了,沿途都是這樣的風景。

然而雖然質樸的風景不錯,但百姓生活疾苦,李謀沒有看風景的心情。

順著莽河,一行人朝著海陸村進發。

莽河水流平緩,若是乘一葉扁舟順流而下要省力不少。

但一步一步走來的路程卻更讓李謀感同身受。

已經可以岸邊看見田地,海陸村就在眼前。

此刻已經是秋收的時候,岸邊的水田不少已經收割,還有不少卻還是一片金黃。

李謀見到這樣的場景難得的臉上有了笑容。

不管什麼時代,只要有了地,就有希望。

而他到了莽城縣,就不會再讓莽城的百姓繼續窮苦下去。

他來就是來改變這一切的!

李謀此刻卻是豪情萬丈。

路邊卻傳來了爭執的聲音。

“放手!再不放俺打你了啊!”

“不放,俺就是不放!”

兩個聲音都是女人的,只是一個年輕一些,聲音還有一些軟糯,一個則有些刺耳,還有些潑辣。

李謀一行人循著聲音往前走,過了一個路口卻是看見了聲音的來源。

一個婦女雙手緊緊的抱著懷裡的一個籮筐,嘴裡喋喋不休。

婦女身前,一個少女(聽聲音應該是少女)一隻手緊緊的拉著婦女的袖子,另外一隻手還牽著一頭老黃牛。

被少女牽著的老黃牛站在少女身後,一會兒埋頭吃路邊的野草,一會兒抬頭看看少女的背影。

李謀一行人卻是沒有驚動到正在爭執的婦女和少女二人。

“這是俺家的瓜!”

“放手啊,都說了不是你家的,是俺自已家的,你咋就不聽了勒!再不放手俺真的打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