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十二章 趕走兩個嫂子

“讓誰死心?”王愛華剛才廚房出來,就他的話,不明就裡的反問。

木子藤和簡青靈沒有回應她的問話,陳萍則是在心裡思考木子藤話裡的真假。

簡青靈指著兩個最大的碗,面無表情的說道:“這兩個是裝水喝的碗,這兩個是吃玉米粥的碗,這個是裝白菜的碗,這個是裝土豆片湯的碗。”

幸好她之前快速的把裝肉的兩個大碗收入空間,換成兩個之前洗乾淨放在空間的碗,不然以碗上面的一層油脂,人家一看就知道他們在說謊。

“怎麼可能?又是喝水又是喝稀粥的,誰信?”王愛華立即跳起來反駁。

陳萍也覺得不可能,老三兩口子也真是的,吃個飯幹嘛把碗添得那麼幹淨,一點油漬也不留在上面,害她想抓個現形也沒有證據。

‘噼裡啪啦’簡青靈把手裡的兩雙筷子用力扔在地上,眼神兇狠的看向兩人,大聲說道。

“怎麼不可能了,當初給我家分了多少糧食,你們心裡沒數嗎?我家都快沒米下鍋了,不多喝水能填飽肚子?”

兩步來到兩人面前,高出兩人半個頭的簡青靈,居高臨下的斜視兩人。

放低了聲音說道:“還有,你們倆少在我們面前陰陽怪氣的哭窮,老宅現如今是什麼情況,我大致還是瞭解的,更不要拿爹孃來說事,如果你們不想養爹孃,嫌棄爹孃是累贅的話,那好,我們現在就去找村長,讓他幫忙重新把家再分一次,爹孃跟我們三房過,不過他們名下的那一份田產也要歸我們三房了。”

那怎麼能成?把爹孃的田地給了三房,家裡那麼多孩子,就自己家的那一份家業可養不起,再說了,現在爹孃身體還硬朗,還能幫忙做不少的事情。

不划算的事情,傻子才會做。

“我們可沒有說不養爹孃。”兩人同時否認。

“沒有就好。”簡青靈抬手在臉上用力扇了扇,狠狠的撥出一口氣,好熱啊。

“那沒事了,你們就回去吧,我家不歡迎你們。”簡青靈不客氣的朝兩人揮手。

木子藤立馬站起來趕人,“快走,快走,看到你們就煩。”

“老三,你不能這樣,太沒有禮貌了,我可是你們的嫂子,你怎麼能...。”

王愛華感覺失了面子,立即不幹了,正想用嫂子的身份來壓木子藤兩人。

“那又怎樣?”

木子藤撈起袖子,作勢要打架,嚇得兩人話沒有說完就跑了。

“你們等著,我去叫你們大哥過來。”王愛華一邊跑,還不忘放狠話。

“你說他們會不會再過來?”等到那兩人身影消失以後,簡青靈才問男人。

“肯定會來的,你且等著看吧。”

那兩個女人不會無緣無故的來他家,過來肯定是有事情要說,只是兩個目光短淺的女人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被肉轉移了話題,忘了說正事,他猜測他們在天黑之前肯定還會再來一次。

……

王愛華和陳萍互相埋怨著回到老宅,見一家人正在吃飯,兩人也顧不得在繼續揭對方的短,連忙進廚房拿碗筷。

中午的飯菜是木母和兩個孫女一起做的,見兩個兒媳婦這時候才回來,不由問道:“你們去哪裡了?”

兩人吃飯的動作一頓,立即搖頭否認沒事,“沒...”

“呃...那個娘,大嫂落下東西在田邊,非要拉著我跟著她一起回去找,所以在路上耽擱了一些時間。”陳萍對著木母諂媚一笑,張口就拿王愛華來說事。

去找老三這件事情就他們兩房的四個大人知道,尤其不能讓兩個老的知道了,不然不會允許他們過去叫人幫忙。

唉...都怪王愛華這個饞鬼,要不然她也不能忘了跟老三說正事。

木母眼睛緊盯著看了兩人好一會兒,見兩人只是安安靜靜的吃飯,並沒有發現哪裡不對,才收回狐疑的眼神。

可能是有事,四個大人吃飯很快,吃完放下碗交代小紅小草收拾碗筷後,就急匆匆的回了自家房間。

談話的內容都是一樣,無非就是任務沒有完成。

當然,兩個女人都不是傻子,自然要找一大堆的藉口出來解釋沒有完成的原因,這也是在路上時兩人商量好的理由。

理由就是老三兩口子狡猾得很,他們兩人剛過去,就被老三兩口子先發制人了,哭訴家裡快要斷頓了,說大房二房當初只給三房分了那麼一點糧食,害他們現在只能喝水充飢,還想要到老宅來借糧食,她們倆當然不願意啊,當場就拒絕了老三的請求,沒想到那兩人一聽到不借糧,立即把她們趕了出來。

“老三家真的快沒糧食了?”木子樹皺眉問道王愛華。

“應該吧,看他們的碗乾乾淨淨,一點油水兒也沒有,吃的也是稀得不能再稀的玉米粥。”她有注意觀察到那碗上有一點點玉米粥的痕跡。

見媳婦說得那麼肯定,木子樹相信了她的話,畢竟當初給的那點糧食的確不夠兩人吃到下次秋收,本來他以為以老三那沒臉沒皮的性格,為了節省他家裡的糧食,老三隔三差五就會來老宅趁吃趁喝,他都做好浪費一些糧食在他身上的打算了,沒想到分家到現在,老三不僅一次也沒有到他家來吃飯,還接了幾次爹孃到他那裡吃飯,還給爹孃各買了一雙解放鞋。

要說老三兩口子真會哄兩老開心,為此,不惜下血本花錢,他和老二長這麼大,一次也沒有送老人東西過。

怪不得爹孃都向著他。

才分家到現在,期間他一直留意著兩老,也沒有見兩老補貼三房,他開始懷疑老三是不是做了什麼營生,有了收入?

而且老三兩口子這幾個月突然變得勤快了,這次和上次的插秧都是村裡最早完成的幾家之一。

可是今天聽媳婦說的話,那兩人只是變得勤快了,並沒有做什麼營生,不然還沒有到七月份,就不會輪到喝稀粥的下場。

有了這個原因,那麼這次叫兩口子來老宅幫忙,老三應該很好說話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