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15章 只要那個男人不在

“後軍第一批糧草已到了何處?”

劉備大軍晚一天入駐湖縣,傍晚時分,縣府會議,劉備詢問輜重情況。

“已到陝縣。”

王朗回稟。

陝縣?

劉備皺起眉頭,他們出發只帶了十日糧草,結果沒有想到孫堅的攻勢會這麼快,幾乎勢如破竹一樣就把湖縣攻破了。

比預期的速度還要快很多。

這樣的話。

恐怕後續糧草可能會接應不上啊。

要知道現在他們大軍已經走了一半,也就是接近五百里。

洛陽到谷城到新安再到澠池,這一段是洛陽範圍內的安全距離,總共有三百多里。

然後是從澠池到陝縣,最後從陝縣進山打函谷關。

糧草從洛陽到澠池就已經不好走,已經屬於山區,等從澠池進入秦嶺以後,道路就更加狹窄逼仄,運送糧草的馬匹車隊速度慢了下來。

戰兵靠走路,行軍速度可以保證。

但輜重部隊嚴重依賴於馬車之類的工具,道路顛簸就有可能導致車輛損壞,一旦損壞一臺車,都會讓隊伍難以通行。

他們從函谷關出發的時候準備充足,現在也不過是兩三日就把湖縣攻下來,大軍身上還有七八日糧草。

問題是行軍速度快,糧草跟得慢,確實會成為一個大問題。

“嗯。”

劉備思索片刻,對王朗道:“讓後軍儘快趕上,大軍明日繼續出發。”

這本就是他們原定的計劃,現在攻勢快得超出了預期,那就是一件好事,說明他們的奇襲有效果,不能因為糧草慢,而放棄這次突襲。

前方孫堅經過兩日行軍,在莽莽秦嶺之中跋山涉水,終於抵達了太華山以西,就是潼關附近。

現在潼關當然還沒有設立,但險要陡峭的山勢,還是讓孫堅這個莽夫都覺得確實難以攻破,所以他抵達潼關口之後,就原地休整,等待後方大軍上來再說。

第二日,關羽軍先行抵達,兩軍合一,總共兩萬人向著潼河由南往北進發。

段煨的大軍駐紮在華陰縣,但這並不代表他不在潼河設伏。

當孫堅與關羽一同向北面進攻的時候,段煨也率領伏兵就位,胡珍逃回華陰,訊息就傳給了後方。

從湖縣到長安也就二百多公里,差不多五百東漢裡左右,對於大軍來說,也就是十日路程,甚至腿腳快的,兩三天就走到了,已經不算遙遠。

潼河兩側山林陡峭,左側太華山,百里絕壁,右側是起伏不定的山巒群峰。

道路深陷於群山之中,山連山,峰連峰,谷深崖絕,山高路狹,中通一條狹窄的羊腸小道,最窄的地方僅容一車一馬,可謂極為險要的絕地。

關山夜幕,林鳥驚飛。在傍晚時分,夕陽還沒下山的時候,遠處叢林之中,忽然驚起了無數飛鳥。

“有埋伏!”

孫堅也是老將,一眼看出裡面的不對勁。

關羽撫須道:“意料之中。”

“如何對敵?”

孫堅其實是莽過去,但關羽畢竟是劉備的大將,他好歹要問問人家意見,禮貌一下。

關羽眯起眼睛,說道:“自當是勇往直前,逢山開山,遇水劈路!”

孫堅大喜道:“雲長之言,深得我心也。”

當下,命韓當管亥二人為先鋒,率領千人向前去探路。

兩萬人又細分為前中後三軍,韓當管亥二人領兵沿著潼河岸向前進發。

就在此時,兩側山林喊殺聲遍地,箭雨劈頭蓋臉砸下來,落在刀盾手的盾牌上,發出噼裡啪啦的響聲。

“殺!”

孫堅一馬當先,揮舞著古錠刀殺了過去。

關羽其實不太喜歡這麼莽。

但劉備他們既然選擇了這樣的方式進攻,那自然是勇往直前,有去無回。

所以從洛陽往長安去的一路,必然是要打不知道多少次硬仗,沒有退路可言。

沿岸兩側計程車兵如潮水一般向著山林裡湧去。

西側華山絕壁,山林高聳入雲,段煨的弓箭手全都站在懸崖上,佔據了有利地形。

而東側的山林雖然不如華山絕壁那麼陡峭,卻也是林木森森,裡面埋伏的都是悍勇的近戰兵馬。

前鋒軍不得已冒著西側箭雨艱難前行,在損失了不少人馬後,終於攀爬上了東側山坡,與段煨計程車兵戰在了一起。

山林作戰,不管是對於敵我雙方來說,都是一場非常艱難的戰爭。

經過兩個時辰的激戰,段煨雖然前期取得了不小優勢,殺傷了兩三千人,但由於人少,這次出來只帶了五千人,硬碰硬的情況下還是難以抗衡。

最終結果是在死傷近千人的情況下,段煨不得不撤軍,士兵丟盔棄甲,狼狽逃竄。

孫堅和關羽也贏得不輕鬆,戰損比達到了3比1,在他們的人馬是段煨四倍的情況下,自己的損失還比人家多三倍,可見一路上艱難險阻,絕不是那麼容易。

但不管怎麼樣,這一戰,先鋒軍取得了不小的戰果,為後續大軍,打通了至關重要的潼河通道。

一夜休整,第二日,先鋒軍繼續出發,走了一日,在天黑之前,終於抵達了華陰縣。

段煨的軍事能力比胡珍靠譜得多,逃回華陰縣後,就立即堅壁清野,準備據城而守,打持久戰。

只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關中那邊,卻有了新的命令過來。

“象徵性抵抗,然後撤兵,誘敵深入?”

看到這份來自鄭縣的指令,段煨陷入了沉思。

“徐將軍說,現在北面戰場也很緊張,不能再和關中軍繼續打下去,必須想辦法畢其功於一役。”

傳令計程車兵回應。

“我知道了。”

段煨點點頭,說道:“去告訴徐榮,記得接應我就行。”

“唯!”

傳令兵轉頭離去。

第二日,徐榮就從華陰縣接到了段煨同意的訊息。

得知這個情況後,徐榮也是鬆了一口氣。

沒辦法,他和段煨是同樣級別,除非段煨答應,不然的話,他是不可能命令段煨。

現在能夠商量好戰術,就再好不過了。

鄭縣府邸中,徐榮看著桌面上的關中一帶輿圖,細細思索。

關東聯軍那邊其實並不知道董卓到了長安之後,處境也不太好。

幷州中部鮮卑去年鬧騰了一年,跟朱儁在雁門一帶打得水深火熱,最終僵持不下,於是選擇不再去與朱儁硬碰硬,而是跑到了冀州北部,幽州西部的代郡一帶搞事去了。

朱儁抽開了身,也是馬上回頭就準備從幷州進入河東郡,聯合了白波軍的人馬,總計十餘萬大軍,從河東郡往長安方向進攻。

董卓得知訊息後,立即派牛輔屯兵河東郡的安邑縣,防備從幷州來的敵軍。

安邑縣位於後世的山西運城,就在陝縣的正北方。

可以說,如果當時候劉備不選擇從黃河以南沿岸的陝縣——函谷關——弘農縣——湖縣——華陰縣這條路進攻,直接北上,就可以找朱儁匯合,從河東殺進長安了。

然而可惜的是一來黃河天塹,哪怕河面結冰,也無法支撐起那麼多人馬過河,即便過河了,等河面融化,後續的輜重也無法過來。

二來黃河北面,就是中條山,橫在了關東軍面前,翻山越嶺過去,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別說劉備不知道這事,就算知道,也沒法與朱儁會師。

因此董卓實際上是在兩面作戰,如果他把所有的兵力集中在秦嶺一線,那麼關東聯軍這邊必然是要碰個頭破血流。

包括昨日在潼河一戰,段煨五千人,就讓戰損達到三比一,要是五萬人,劉備十萬兵馬全來都白搭。

可惜的是董卓大部分兵馬都在北面防禦朱儁,東面戰場可用的兵馬少了太多。

要不然徐榮絕不會放棄在秦嶺一帶設伏。

不過徐榮也不是完全沒有策略。

也許是拿下函谷關和弘農縣太輕易,劉備這邊的行軍速度就極快,根本沒有穩紮穩打的意圖。

徐榮在發現短短四五日的時間,劉備就已經從函谷關殺到華陰縣的時候,他就立即明白了,敵人的戰術是要打快攻,根本沒有想過停留和後勤問題。

從洛陽到函谷關這一帶是沒有防線的,那麼實際上劉備出兵的起點,就是陝縣一帶,這裡應該會成為劉備運送糧草的大本營。

但過了陝縣,進入了南山群山之後,輜重運送速度必然會放緩。

哪怕從陝縣到長安,也就七八百里,但徐榮根據當初董卓退守長安時的經驗來判斷,光這段路,輜重部隊就得走一兩個月。

所以徐榮也是馬上調整策略,乾脆誘敵深入,放棄華陰縣,將敵人引入關中平原來進行大決戰。

對於董軍來說,這也是個險棋。

為什麼?

因為深陷於兩面作戰的情況下,董軍的兵力其實是不夠的。

一旦劉備穿過了秦嶺,選擇在華陰縣駐紮,等待後方輜重源源不斷地送過來,和徐榮打持久戰,那最終的結果就是又一次長平之戰,就看誰能夠堅持更久。

別看劉備軍只帶了十日糧草進攻,但只要道路打通,第一批糧草續上,那麼後面的糧草同樣會不斷地送過來,維持軍隊開銷。

而北面朱儁步步緊逼,東面又在和劉備兩軍對壘,這樣的情況下,長安能夠堅持得住才怪。

所以徐榮也是在賭,賭劉備會選擇繼續冒進,而不是見好就收。

要是劉備繼續西進,那麼他的後勤輜重跟進速度必然跟不上軍隊前進速度,只要將劉備迎頭痛擊,阻攔住他的攻勢,那麼這場戰鬥,就贏了五成。

是的。

只有五層。

這裡面,依舊有很大的變數。

徐榮摸著下巴思索。

剩下的五成變數,就在陳暮身上了。

作為老對手,徐榮太清楚如果陳暮在的話,他的計策未必能成功。

不過.....聽說陳子歸回了青州?

想起自洛陽得到的線報,徐榮的眼眸中,就閃爍出了莫名的光芒。

只要那個男人不在,那他的策略成功率,就能升到九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