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主公親領數萬大軍,前往伐之。定可使劉表膽寒。”
“如若一味忍讓,必然會讓劉表覺得我軍烏合之眾而更加肆無忌憚的派兵。”
劉陵之言一出,當場便讓劉度目瞪口呆。一直以來,劉度都是在零陵坐鎮,卻從來沒有指揮大軍出征。被劉陵這麼一說,不知從何而來的畏懼感便突然而至。
此時,邢道榮在一旁說道:
“何勞主公親自出馬,憑末將手中梨花開山斧,定讓那劉表一群鼠輩聞風喪膽。”
劉陵心想,連江東孫堅都死於他手下,邢將軍你若是真有此能,我劉陵把名字倒過來寫!
不過劉陵馬上就觀察了一下劉度表情的轉變,他好似對邢道榮之言十分肯定。從一般的神情馬上演變成欣然的神情。
如若他派遣邢道榮前去,那李儒之策豈不是功虧一簣?自身奪權也再無念想,於是就在這關鍵時刻,劉陵開始盤坐,眼睛緊緊閉上,頓時無數藍光朝著劉度一擁而去。
劉陵再次發動了反讀心術,將自身心中所想輸入到劉度心中。而為了讓劉度改變想法,劉陵這次可謂是用盡渾身解數,眼看那藍光一大段一大段直直的闖入劉度身體之內。
不錯,原本真打算只委派邢道榮前往討伐的劉度,這一刻被劉陵的反讀心術篡改了想法,只見他臉色一沉,又對著邢道榮正經說道:
“道榮啊,劉表坐鎮荊襄九郡已久,實力雄厚,他現已既來,必不懷好意,我等只此零陵城一座容身之地,若為劉表所破,屆時我等皆為階下囚。”
“可若本府親自出馬,將士便會盡全力而效死命,屆時效果則非派遣一將前往禦敵可比。只要此戰可勝,劉表必然會投鼠忌器,短期內不再南顧。”
趁著劉度說話之際,劉陵在背地偷偷差點笑出了聲。為了使劉度意志更加堅定,劉陵看了一眼邢道榮,說道:
“邢將軍,主公所言不虛,若劉表真打到零陵城下了,屆時一切就都晚了。不如主公先下手為強,給他們一點顏色瞧瞧,如此也可保我零陵百姓。”
邢道榮見狀便又請戰道:
“主公一人前往,身旁沒有猛將怎麼可以?末將請求一同前往隨徵!”
劉度心想當然不會就這樣把邢道榮調離,因為只要邢道榮隨著自已出征了,城中武將便都是劉陵嫡系,雖說如今劉陵對自已而言應該不會對自已不利,但總得留上一手。
隨後劉度輕輕咳了兩聲道:
“道榮啊,你乃城中上將軍,還需和楊都尉一同執行守城大任。此番便讓趙雲隨我同去,其餘眾將只需安心守城即可。”
劉陵見狀,心中一驚。這劉度沒想到還挺會挑,竟將趙雲都挑走了,如此一來,自身的計劃豈不有些難度?不過如若反對,那劉度定會察覺出來從而不再親征。
為了消除劉度疑心,劉陵只好說道:
“子龍忠勇無雙,跟主公一齊出兵,那劉表定不是對手。”
劉度見劉陵無有異議,於是大手一揮,放心的說道:
“那就這麼定了,封趙雲為先鋒隨行,本府親發精兵兩萬,明日卯時出發......”
隔日清晨卯時,零陵城城門口。
黑壓壓的軍隊舉著紫色相間的旗幟,上面刻著大大的“劉”字,那便是劉度的王旗。
劉度身著紫金色的袍鎧,頭戴頭冠,騎著白馬在軍隊前方訓話道:
“諸位將士們!劉表不義,任意殘害諸侯不說,如今甚至都覬覦到我荊南的土地上了!我等與他井水不犯河水,他非要引兵來討,無異於自掘墳墓!”
“此次出軍,定要一戰而勝,將劉表軍的銳氣全部殺敗!”
說完,士兵們便一片譁然聲,擁戴聲此起彼伏。隨後,邢道榮帶著劉陵一等將官為劉度出征送行,其中便有劉度獨子——劉賢。
只見劉賢身著紅袍,滿臉清秀模樣,大概十五左右光景,劉度語重心長的握著劉賢的手說道:
“賢兒,為父即將出兵,你定要和邢將軍好些把守這零陵城,如有外敵來犯,須第一時間通報於為父,你可明白?”
劉賢點了點頭,隨後劉度又把兵符分別交到了邢道榮和楊俊手中,囑咐二人道:
“本府出兵之後,日常訓練還需維持,不可荒廢。在維護城防的同時,定要不廢政務,政務方面,蔣琬和邊讓兩位深得其道,可向他們二人討教。”
只見邢道榮和楊俊紛紛跪下說道:
“臣領命!請主公放心出征!”
劉度最後又將眼神投向劉陵,劉陵對著劉度拱手說道:
“主公還有何吩咐?”
劉度用著極其深刻的眼神看著劉陵,他不知是倚重還是畏懼,對於劉陵,他不敢大用,但是就此捨棄,他又心有不甘。
“還請本府不在之日,長史能夠上下一心,同仇敵愾,如有大事,未必等本府出兵歸來之時,再行決斷。”
劉陵最後投來的眼神夾雜著許多複雜之情,劉度不禁想起之前的點點滴滴,不知為何,如今他和劉陵卻顯得如此陌生,本該是一對情投意合的君臣。
突然,出發的號角聲響起,劉度知是時辰已到,便命令大軍即刻出發,趙雲身著白衣白甲在前帶大軍開路,而劉度則是進入坐在中軍車輦中。
軍隊緩緩出發,隨著部隊前進的腳步聲和馬蹄聲,漸漸的脫離眾人視野。邢道榮見狀,便也讓眾將官散去,各自去忙。
劉陵看著這一幕,內心無比感慨道:
“終於是把劉度成功調虎離山了,那麼接下來就可以開始在城中起事了。”
於是,劉陵匯聚了城中所有謀士:李儒、蔣琬、邊讓、劉巴、劉敏。其將眾人都召集在府內,秘密的將自已的舉措說了出來,眾人無不支援,唯獨邊讓一臉不悅。
劉陵見狀,關切的詢問道:
“邊學士可是因為貴學生楊俊之故從而悶悶不樂?”
邊讓嘆了口氣說道:
“楊俊一時糊塗,鑄成大錯,在下非不通情理之人,也知道中郎此行實乃情非得已,然而畢竟我與楊俊還有師徒之誼,中郎大人可否寬縱其年少無知?”
劉陵搖了搖頭,他看向外頭逐漸升起的太陽,便開始義正言辭的說道:
“今日之變,不僅僅是為了在下自已,更是為了諸位,為了黎民百姓。在大義面前,必要時得捨棄小義。楊俊蛇鼠一端,我豈能容他?若容之,則是埋下禍患。”
隨著左右將大門開啟,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整齊計程車兵,以及帶頭的周倉和廖化,這些黃巾兵雖然被劉度收編,然而實際上卻聽命於劉陵。有求必應。
劉陵輕聲走到府門口,而府內的謀士也一齊站起身來,劉陵以一種及其期待的目光看著一眾士兵,隨即深情的說道:
“諸位!要成大業,就在今日!隨我舉義,同生共死!”
邊讓一看這個架勢,便知道大勢已去,只好看著蒼天說道:
“上天有靈,還望此次兵變不要禍及無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