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8章 三國裡的猜疑鏈

劉禪說這話並不是想要恭維曹操。

事實上就是,曹操這一手玩的確實漂亮。

在沒有足夠的資訊獲取的前提下,事實上讓孫權和劉備這兩家目前已經產生了巨大分歧,各自懷揣著小心思的諸侯,進入到了詭異的戰略對峙狀態。

用時髦的話說就是猜疑鏈。

而且還是在目前所處的敵對狀態下暫時無法化解的猜疑鏈。

劉禪知道孫權就在他那地盤上厲兵秣馬。

看起來一片殺氣騰騰的樣子,雖然大軍還沒有朝著江夏方向進行機動,但從各個渠道,包括但不限於江東的世家豪強,孫權麾下的一些文臣將領,酒館之中平時不少的吹牛逼的線索之中。

劉禪還是很清楚的探查到了孫權事實上已經想要對荊州動手的資訊。

關鍵是,孫權真的有這個動手的理由。

所以他不得不將目前很大的精力都放在應對孫權的事情上。

畢竟以荊州現如今所儲備的兵力以及資源來看。

想要直接撕破臉皮,跟孫權來一場大規模的戰役,結果如何,還真是一件不好說的事情。

根據劉禪以及麾下的那些謀士們的分析之後得來的情況來看。

以劣勢兵力應戰的話,最終的結果很有可能會是一場持續很久且沒有結果的拉鋸戰。

這樣的戰役就算是表面上看起來是個平局,但事實上對劉禪來說那就是他們輸了。

這種程度的戰役他根本沒有想過再像是之前進入豫章郡那樣,還妄想將孫權率領的大軍禦敵於國門之外。

要是真有這種想法,真做出了這種事情,那到最後才是真真正正的死路一條。

在這種情況下,劉禪能做的就只有盡全力去整備軍務,想辦法要跟孫權打一場硬仗了。

鬼知道孫權從曹操那邊到底得了什麼允諾。

怎麼就能下了這樣的決心來對付自己。

劉禪想破腦袋都沒想明白這是為什麼,反正就只知道孫權怕是快來了。

此時的荊州不光是劉禪和趙雲準備起來,包括從西川趕回來的關羽在內,他也開始積極整頓備戰。

時刻準備應對孫權的攻勢。

一方面還有頭頂上的襄陽威脅。

曹仁進駐襄陽的訊息已經被關羽所知。

現如今襄陽的情況也差不多是在厲兵秣馬,整頓軍務。

這就讓關羽更不敢輕舉妄動。

一直等到曹操大舉進兵關中的時候,訊息才終於傳到劉禪耳中。

劉禪看著這天下的局勢,此前一些想不明白的事情也一下子恍然大悟。

他們這根本就是被曹操用計給戲耍了。

曹操從一開始就沒有想要打荊州,也沒有想要聯合孫權的想法。

他的戰略意圖從始至終都在關中平原上,根本就沒有半點變化。

給孫權送去那只有龍氣傳聞,模稜兩可的書信,為的就是讓孫權產生錯覺。

從而在戰略上形成孫權對荊州事實上的威脅。

劉禪在荊州面對這樣的威脅,只能整頓軍務。

至於襄陽城的情況,那其實也算是曹操放出來的一個煙霧彈。

襄陽新破,曹仁如今駐守襄陽,自然需要對襄陽城的城防進行一輪全新的增強。

在增強城防,積極整備,準備應對日後可能再次到來的關羽時。

眾多兵馬調動所產生的動靜本來就不會太小。

這樣的調動也讓前往襄陽的探馬產生了誤判。

以為曹操真的是想要在襄陽方向向關羽進逼。

如今一切事情水落石出,結果就是曹操為自己攻打馬超爭取到了寶貴的戰略機會。

孫權如果不想自己一家獨自面對十分難纏的荊州,並且做好跟劉備徹底翻臉,聯盟徹底破滅的準備。

他就只能裝作無事發生。

甚至就連攻打合肥這種事情,孫權也大機率做不出來。

如今送去許都的那封書信便是曹操的信心根源。

這人啊,一旦有了想要依靠外力去解決敵人的心思之後。

他就能在很多事情上都選擇後退一步。

就像是現在。

孫權如果真去打了合肥,那就是跟曹操翻臉,以後又要怎麼跟曹操一起去打荊州的劉備?

這不是自取其辱?

本身就已經差不多得罪了劉備,現在再去得罪還有一線聯手希望的曹操。

那不就是裡外不是人。

到頭來恐怕是要先被劉備和曹操兩人給瓜分了吧。

江東方面曹操不用擔心。

至於荊州方向,曹操就更不擔心了。

前些日子才剛剛將襄陽這麼一大塊肥肉吞下去。

曹操料定荊州方向的戰略規劃必定是以守為主。

哪怕將現在的荊州之主換成曹操,曹操也會毫不猶豫的選擇防守。

時間是站在荊州這一邊的。

他們只要穩步按照之前的發展策略去繼續發展,就能夠獲得超越時間的發展速度。

到最後,誰也不知道荊州能發展到什麼程度。

這事情也成為了曹操心中的一根刺。

刺的他生疼。

他現在確實不知道荊州到底會發展到什麼程度,未來會不會真的能夠達到他現如今所掌控的這種實力。

所以時間對他來說真的很寶貴。

他必須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滅掉馬超,將關中平定,再進逼張魯,在劉備能夠徹底整合完西川的力量並且騰出手之前,將漢中控制在自己手中。

所幸現如今的事情正一步一步的在他期待發生的路徑上向前直行。

儘管劉禪在察覺到自己被曹老闆小耍了一把之後,他也並沒有覺得氣憤。

曹老闆的舉動對他來說並沒有什麼影響。

他想打關中,那就去打唄。

實話說,馬超已經給他們老劉家拖延了足夠長的時間了。

渭南之戰的結果讓曹老闆直接失去了進攻漢中的想法。

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劉備如今已經走在了他的前面。

至於現在,隨著劉禪手中的實力慢慢增強。

再加上幾次的對外掠奪人口的行為,極大的填補了荊州方面人口不足的劣勢。

如今大規模的屯田已經開始。

加上比起別的州郡更為優秀的醫療保障資源。

相信要不了幾年時間,在荊州的人口數量就會比之前有翻倍的提升。

幾年時間當然不夠多出一代新出生的人口。

但這種生活質量以及文化程度是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向外逐漸滲透的。

再加上劉禪從一開始就有要讓彭青的那些手下來打輿論戰的念頭。

久而久之,對於周遭的這些地方滲透的就更厲害了。

幾乎每天都有從各地逃難而來的平民進入荊州,隨後在荊州學堂出身的大量基層官員的引領下在荊州落腳。

與此同時,劉禪還大力在荊州全境範圍內進行剿匪。

一方面毫不留情的鎮壓,另外一方面不斷的提升民生質量。

等到普通民眾的生活明顯要比山賊盜匪的生活好過了許多之後。

很多賊匪自然就重新變成了平民。

至於那些頑固不化的,對待他們自然是毫不留情的絞殺。

這些賊匪,再加上荊州南部選擇歸化荊州的蠻夷,也事實上為劉禪提供了大量的人口。

在經過精心的選拔之後。

其中一些習慣了山地作戰的蠻夷,在他手中又被編製成了一支山地特種作戰部隊。

由於其本身就有的較高的待遇以及能夠對家人族人所提供的政策優惠的支援。

這些身強體壯的蠻夷也都漸漸的選擇了歸順。

至於他們誠心不誠心,劉禪短時間內並不在意。

這些人收編下來本身就不是讓他們上戰場前線去衝殺的。

至少短時間內不是。

他們只要維持好荊州南部的治安,讓荊州南部的土地能夠安頓更多的人口就行。

他相信隨著文化的普及,隨著生活環境的變化。

這些事實上已經被納入文明社會,有了更好的物質條件追求的所謂蠻夷,也是會很快就被同化成為真正的荊州人。

而他所做的這一切,需要的其實都是時間。

劉禪在這段時間裡不能說是完全被曹操牽著鼻子走,結果一點收穫都沒有。

與之相反,因為曹操聯結孫權給他帶來了極大的壓力。

反倒是讓劉禪手中的實力在這種巨大壓力面前飛速提升起來。

他原本以為居住在長沙的這二十來萬人口,支撐一萬士卒就已經是相當恐怖的事情了。

再想要徵兵的話,怕是到了最後真就成了擾動社會的巨大問題。

結果就是社會沒有辦法穩定持續下去,演變成為官逼民反的典型社會問題。

雖然劉禪看不到那種所謂的民眾滿意度的進度條。

但他無論如何都不想讓自己治理中的土地之上產生那些事情。

每一次造反對他帶來的傷害都必定是極大的。

他現在小本生意,小打小鬧,可沒辦法搞的像曹老闆一樣財大氣粗。

說屠城就屠城。

哪邊造反就屠哪邊。

曹仁還把宛城給屠了呢。

這要是換了劉禪過去,拋開人性的層面,只在數字上來看,那劉禪也不捨得啊。

結果他沒想到,自己在這裡操心民眾可能會產生的逆反心理。

長沙的民眾卻在操心長沙要是被攻下來的話怎麼辦。

這才剛好不容易遇到了一個能讓他們安穩自由生活下去的地方。

要是被孫權又打下來的話。

肯定又要變的跟以前一樣。

那他們千辛萬苦的跑過來,墾荒種田,不是都白做了?

他們好不容易能吃飽飯,有時候還能吃上一口肉的好日子,豈不是就到此為止了?

想到這種事情,他們便著急了。

當鄰居的風吹草動已經成為了當前的社會熱點的時候。

每天就都會有無窮的訊息和謠言散佈出來。

多數人都是持有悲觀的態度。

但為了能夠維持自己生活下去,且更好的生活下去的權利,他們也準備搏一搏。

於是在長沙郡就出現了很神奇的一幕。

劉禪沒有想要徵兵,但奈何整天都有青壯前來。

不光有青壯,甚至連那些上了年紀的中年人都會跑過來詢問。

最終的結果就是。

本來想要貫徹自己精兵政策的劉禪,耐不住民間的群情激奮。

只能在無奈之下,又從這些前來報名的人裡面挑選出了三千人加入到自己麾下的軍隊行列之中。

按常理,這樣的事情就已經基本可以算的上是解決了問題了。

可事實上,三千人加入到劉禪麾下之後。

那些前來報名參軍的人非但沒少,反倒是變的越來越多。

說起原因就很簡單了。

這後來加入劉禪麾下的三千人多是從豫章郡以及襄陽安置過來的平民。

他們此前並沒有機會參與到劉禪的徵兵過程之中。

家庭裡也就沒有參軍的成員。

以他們的文化程度,自然也不可能瞭解等到參軍之後還能獲得的那麼多好處。

也正是這三千人的加入,讓這三千戶家庭突然知道了參軍竟然還有這麼大的好處。

相較於參軍失去的一個青壯勞動力。

他們從荊州的政策上所獲得的各種各樣的補貼以及減稅等優惠政策,不光能夠完全覆蓋一個青壯勞動力的產出,甚至比一個青壯給他們帶來的產出還要多的多。

這樣的好事誰不願意啊?

就這麼一下子,群情激動。

直接就出現了比第一次還要來的更加強烈的參軍意願。

這也就是劉禪現如今所掌握的生產力有了巨大提升之後才會有的底氣。

要是曹操和孫權都按照這樣的配置去徵兵。

怕是士兵剛徵回來,他們後方的財政就要破產。

幸運的是,這樣的事情並非是第一次發生在荊州地界了。

劉禪手下的一眾官員早就已經對應付這種事情有了很多經驗。

他們自然是嚴格遵從劉禪之下命人定下的規章制度,又擇優錄取了三千人之後,才徹底打消掉了其他人不切實際的想法。

讓他們老老實實的迴歸種田的生活。

就這麼一下,劉禪手中便多出來了足足六千人的軍隊。

加上之前的一萬人。

光是在他一個長沙郡,就有了一萬六千人的常備軍。

更重要的是,這可不是其中夾雜著民夫的軍隊。

是真真正正擁有戰鬥力,未來極大可能成為職業軍人的正經軍隊。

像是那些動輒幾十萬人的戰場,事實上除開民夫,能有數萬精銳就已經相當厲害了。

孫權手握江東,現如今能夠動用的真正精銳也不過十餘萬人而已。

劉禪這才過去多久,就憑藉長沙郡,手握一萬六千人的軍隊。

這數量,說一句恐怖如斯,確實沒毛病。

就在曹操進攻漢中,孫權聚攏麾下的時候,劉禪這邊,又有了新的動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