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章 蕨根粉 下

這邊,李依依他們吃過午飯,蕨根粉的澱粉也沉澱的差不多了,她將澱粉上面的水倒掉,然後將盆底的澱粉都拿出來,放到簸箕裡,等著晾乾,宋大山在一旁看著她的做法,也照著李依依的做法,不一會兒幾人就將澱粉晾曬完了,接下來就等著曬乾了,好在這幾天天氣不錯。

李依依看著院子裡晾曬的澱粉,又突然想起這個時代根本沒有工具,不過她很快又想到了她曾經看過的一個古法制粉的影片,心下有了計較。

“娘,大山哥,咱們家有沒有像這麼大的鐵盤子“李依依用手比劃了一下,其實她沒抱什麼希望,因為這種東西一般沒什麼用,農家也不太可能有。

不料她剛問完宋大山就說“有一個盤子,但不是鐵的,我記得是爹還在的時候帶回來的”宋大山說著看向宋李氏,向她求證“宋李氏聽兒子這麼一說,也想起來了。”

“我記得,你爹說是人家不要的,就拿回來了,我去拿”宋李氏說著進了屋,不一會兒就拿出來一個盤狀東西,李依依接過一看,更欣喜了。

盤子看著像銅的,又不太像,不過做粉倒是剛剛好,比鐵的還更好用“娘,這個剛剛好,等這個粉曬乾了就可以做了。”

太陽曬了兩天,終於將粉曬乾了,李依依吃過早飯,就打算開始做蕨根粉了,她昨天晚上已經跟宋大山說過了,所以宋大山今天也沒去村裡的木匠鋪子幫忙,留在家裡幫忙,而且他也好奇這種東西到底怎麼做。

李依依將曬乾的粉用手全部捏碎,宋大山去了灶臺燒火,宋李氏跟著李依依將捏碎的粉加一定比例的水和成澱粉汁,又用一個大盆放滿了一盆透涼的井水,又拿出洗淨的盤子,舀了一勺澱粉汁,搖晃均勻後放入已經燒開的水中,蓋上鍋蓋,過了兩三分鐘,又拿出來,放入盆中的涼水,等冷卻後一張透亮棕色的粉皮就做好了,宋李氏在一旁眼睛看的都亮了,她沒想到這東西還真能做出來,於是打起十二萬分精神,四人分工合作,整整忙到下午才將所有的粉都做完,李依依累的腰都直不起來了,她不禁感慨等賺了錢一定要找師傅弄一套趁手的工具,要不然效率太低了。

腦子裡想著,手下的活兒也沒停,她趕緊趁粉沒涼,將它們切好晾曬,李依依在案板上將一張張粉都切成粗細均勻的條狀,一旁的宋李氏看著李依依的動作,也忙拿起另一把刀在一旁切起來,兩個人到底快些,很快就切完了,李依依留了一些粉打算晚上吃,其餘的又拿出去晾曬了起來。

等一切都忙完了,她才喝了一大碗水,坐在院子裡歇了起來,宋李氏一邊晾著粉條,一邊問道:“香草,這曬乾了就行嗎?”

“對,等這都曬乾了,用繩子捆起來就行了,到時候拿去鎮上看有沒有人買”李依依說著。

“這東西會有人買嗎”李氏問,她看著這個深棕色的粉,想著這東西從來也沒見過,也不知道怎麼吃,頓時憂心起來。

李依依看出了宋李氏的想法,她笑著說道:“娘,這東西做著好吃著呢,等晚上我做了你們嚐嚐,就知道了”李依依對自己的廚藝很有信心,況且任何時代都逃不過‘新鮮’二字。只要有新鮮,就肯定有人買賬,

到了晚上,李依依將廚房裡留著的沒有晾曬的軟粉,打算先做一道涼拌蕨根粉,只是沒有辣椒有些遺憾,剩下的她打算做酸辣粉,本來酸辣粉不應該用這種粉,但是目前李依依還沒有條件做紅薯粉,只能先湊活做一個簡易版的酸辣粉,主要原因還是她自己太想吃了。

她利落的將蔥花,蒜和生薑切成末,又從罈子裡取了一小塊兒鹹菜,用來替代榨菜,又拿出調料,很快調好了一盤蕨根粉,讓人聞著就胃口大動,等酸辣粉就更簡單了,家裡也沒有肉沫也沒有高湯,只能做簡易版,李依依在碗裡放上鹽,又放入自己製作的花椒粉,這裡目前沒發現辣椒,只能放入一些野生的茱萸,再加入蔥花,倒上香醋,將燙過的粉放入碗中,澆上熱湯,這就大功告成了,考慮到宋大山飯量大,李依依專門給對方弄了一海碗,又將前一天剩下的餅子熱了熱,晚飯就搞定了。

宋大山見李依依端上來的酸辣粉,有些稀奇的問道:“這是什麼。”

“這是酸辣粉,那個是涼拌蕨根粉”李依依說完又期待的說“娘,你們嚐嚐好不好吃。”

話音剛落,宋大山就吃了起來,宋李氏也拿起筷子吃了起來,接下來就不用李依依問了,因為幾人已經吃的顧不上說話了,不一會兒,桌上的酸辣粉還有涼拌的蕨根粉都被吃完了,連缺一個門牙的宋梅都吃完了,李依依這下徹底放心了,看來這東西古人完全可以接受,於是說道:“娘,大山哥,我想等院子裡那些蕨根粉曬乾了,拿到鎮上去賣,你們看怎麼樣。”

在此之前李依依說這話的時候宋大山有過期望,但是也不確定那東西能吃,或者好不好吃,那麼現在他完全確定,這東西絕對可以賣出去,宋大山壓下心頭的激動,說道:“我覺得這個法子不錯,不過這東西是第一次見,曬乾了去賣,人家也不知道這東西怎麼吃,可能不太好賣,不如就拿到酒樓去賣,可以賣上價錢,鎮子上的玉珍樓以前我常去送野味,哪兒的劉掌櫃是個厚道的人,可以去試試”末了他又說“我這個腿也沒法兒陪你去,隔壁的拴子兄弟每日去鎮上做工,香草你可以讓拴子兄弟帶你去,要不然你不認路。”

李依依聽著宋大山這一番話,到有些意外,她本意也是去酒樓賣,可以賣上價錢,最好是把方子也買了,這樣可以添置點兒東西,她沒有想到宋大山竟然和自己想到一起去了,看來她真的是低估了古人的智慧,也低估了眼前這個男人的智慧。

“那我明天去趟周嫂子家”李依依說道“對了,大山哥,鎮上有沒有鐵匠鋪子啊,我想找人做樣東西,咱們今天做的太慢了,要是有了工具做的就更快了。”

宋大山聽著李依依的話也深有體會,今天算上梅子一共四個人,從中午吃完飯一直忙活到晚上,才做完,確實有點慢,於是說道:“寶民叔家的小兒子來興在鎮子上開了一家鐵匠鋪子,就在城門進去的第三家,他手藝不錯的。”

“是咧,來興是有一把好手藝,十里八村的農具啥的都是他打的”宋李氏也說道,在宋李氏的絮絮叨叨中,李依依也大概知道了原來宋來興是村裡里正宋寶民的小兒子,娶了鎮子上的媳婦,一家人經營著鐵匠鋪子,日子過得不錯。

李依依當下心裡有了計較,既然要在這兒生活下去,那以後免不了要和里正打交道,而且搞好關係有的是益處,於是她決定到時候從那堆曬乾的蕨根粉中,取出一小捆,到時候送給宋來興,總沒壞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