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93章 首富吳家

隔著一張屏風,這群人旁邊還坐著一桌子的人。

沈元祁今日剛和幾個同窗去外採風回來,歸途中累了便來到了這處茶樓想要歇會兒腳,沒想到卻聽到了別人在談論這些事。

一個姓徐的同窗朝沈元祁打趣道。

“不知元祁兄覺得哪家會拿到今年那皇商的名號?這樣我也可以去下兩筆注賺點吃酒錢回來。”

其他幾位也差不多是在這般打趣。

“是啊是啊,元祁兄給我們透個底兒唄,你們家現在的資產是到了什麼數兒了?”

“不如元祁兄和我們一起去那賭坊下注,我們幾個兄弟跟著你押就成,那肯定輸不了。”

......

沈元祁笑了笑,邊搖了搖頭邊拿起了面前的茶盞,沒說話。

先不說他也不太清楚他們家和吳家到底誰家更富有,但是他知道,如果他敢去那賭坊下注的話,不僅他爺他爹饒不了他,他的兩個哥哥也饒不了他。

雖然說現在去賭坊下兩筆注也是很常見的事情,只是偶爾去一次,算不上是賭鬼。

但是這東西,上手容易洗手難啊。

他不想給後面的弟弟妹妹還有侄子們樹立一個不好的榜樣。

眾人見沈元祁沒有接話,便也沒趣的換了個話題聊。

沈家和吳家的交集算不上深,但怎麼說也都是在城西這一塊兒,而且兩家都是做生意的大頭,還是有些來往的。

所以今兒個吳家二公子成婚也給沈家這邊遞了請帖。

沈天和沈臨安今兒都有事,宴席的話是讓沈元姝帶著沈穆去的。

沈穆這次是代替鄭家去的。

什麼?為什麼沒有沈霖?

因為這小子在書院上課的時候打瞌睡被夫子抓到了,夫子又額外給他佈置了兩篇課業,現在正在家中苦哈哈的補作業呢。

沈家的馬車停到了吳府前。

沈元姝之前只是從這邊路過過,還沒真正進去瞧過呢。

身邊跟著的丫鬟將兩人的請帖給遞了上去,很快便有小廝過來引幾人去後花園那邊了。

因為宴席還沒開始,所以現在那些賓客們基本上全在後花園那邊。

也得虧吳府的後花園是真的大,不然還真不一定能容納的下那麼多人呢。

因著吳家是皇商的原因,勉強也算得上是個官,所以還是有不少官員賞臉派了代表過來參加吳懿飛的婚宴的。

瞧瞧這後花園,這邊的假山,還有那池裡遊蕩著的魚,都透露著四個字......財大氣粗。

吳家的人並不多,吳老夫人只生了吳老爺一個,吳夫人也只生了兩個兒子。

倒是有庶子,不過不和他們住在一起了罷了。

中午的時候婚宴開始了,賓客們紛紛入座。

新郎官一到時辰就去結親了,到現在差不多才回來。

聽說結親隊伍上狂撒洗錢。

旁人成婚那撒的都是銅板,而吳家二少爺成婚可倒好,直接撒碎銀子,可把街上的那些百姓們給高興壞了,一直跟在迎親隊伍的兩側一直到吳府門口。

在吳府門口的時候喜婆們又撒了一把碎銀子,百姓們的叫嚷聲他們這些在裡面等待開席的賓客們都聽的一清二楚。

還真的是財大氣粗啊。

吳家這次婚宴上的菜也是出自沈記酒樓的廚子之手,只不過菜色什麼的都是他們自己定的,用的食材都是最貴的那種,像那道人參燜雞,居然能在碗裡看到一整根的人參,還不小呢,還有那道佛跳牆......

沈元姝和沈穆倆感覺自己吃下去的不是菜,是錢。

他們倆只是代表沈家和鄭家過來走個過場,禮節到了就行,也沒什麼好閒聊的了。

所以吃完宴席之後就坐馬車回去了。

沈元姝靠在墊子上閉著眼睛,不過沒有睡著。

她也在想那皇商的事情。

這兩日也有不少沈記的食客們在聊這個話題。

有時候若是剛好碰上沈臨安或者沈天去查賬,也會和他們說起這件事。

皇商的好處還是很多的。

成為了皇商之後不管幹什麼都能方便許多。

比如那些泡麵若是要賣到其他部落去的話,就需要相關部門檢查過後簽署一份文書,然後那邊的官員才能放行。

若是成為皇商的話,那通關文書下發下來的效率會高的多的多的多。

而且皇商買東西比如買糧食買菜或者是買鋪子買住宅什麼的都是有優惠的,一年下來的話也能省下一筆不小的銀子。

朝廷每年還要徵稅,賺的越多徵得越多,尤其是像他們這種做大生意的,每年徵稅徵個上千兩幾萬兩都是正常的。

若是碰上什麼天災人禍國庫空虛的話要交的稅就更多。

但皇商是隻用交一半的稅的,這個好處可是誘人的很啊。

還有很多很多......

前幾年的皇商一直是吳家,畢竟他們做的是糧食生意,少了什麼也不能少了最基本的吃喝啊。

不過沈元姝覺得,最遲明年,這個皇商的名頭就要換家人來當了。

雖然不知道吳府這幾年攢下了多少積蓄,但是沈家這些年賺到的錢,也不是一筆小數目。

等到泡麵作坊普及前朝之後,她相信自己成為首富成為皇商的日子就指日可待了。

沈元祁在今年二月的會試也是發揮的不錯,榜上有名,就等即將到來的殿試了。

這段時間他基本上就沒有出過沈家的門,全在自己屋裡溫書。

最後的殿試沒有取得前三,差一點,他是二甲的第一,現在也是個進士了。

在放榜當天得知這個結果之後,沈家人都高興的不行。

他們這輩六個男娃娃,有三個都中了功名,這是祖墳冒青煙了啊。

沈元平瞧見家裡人這副高興的樣子,躲在沈元姝身後小聲道。

“妹妹,你瞧著爺奶爹孃這副高興的樣子,是不是更希望家裡的孩子能去當官啊。”

幾年前他們還沒有發家的時候長輩們就問過他們幾個小的未來想幹些什麼。

當時沈元朗沈元清還有沈元祁的回答都是想走科舉之路進入官場,之後報答朝廷造福百姓。

沈元明則是說自己喜歡做飯,希望能和沈元姝一樣研究出更多的美食。

沈元白想的和沈元姝一樣,做一名商人,成為全朝第一首富的那種。

只有沈元平當時還沒有想好自己未來到底要幹些什麼。

但是他知道自己應該大機率是走不了科舉那條路的,從他在書院時倒數的成績就可以看出來了,他對讀書是真的沒有什麼興趣。

做飯也不行,他現在連最基本的西紅柿炒雞蛋都做不來,之前蘇芸生辰的時候他大放厥詞說要給蘇芸做個紅燒肉,結果把鹽放成糖了,那個味道,呃,還是不要再回想好了。

做生意的話他沒那個頭腦啊。

做生意講究一個精明,一定要讓自己利益最大化,不能吃虧,可是他昨兒個還被沈穆給“騙”去了半兩銀子,能被自己的侄子耍去半兩銀子的,他應該還是第一人吧。

他就是幹啥啥不行,要說有啥優點的話,能吃算嗎?

沈元平嘴巴的敏感程度和沈元姝差不多。

沈元姝那是之前在現代當美食博主練出來的,而沈元平的話好像就是天生的。

他不會做菜,但他會品菜。

之前有一次家裡的廚子在做糖醋肉的時候換了一種醋,其實差別不算很大,但是家裡人只有他和沈元姝嚐出來了。

還有之前沈元明在研究新菜的時候,沈元平嘗幾口之後也總能說出這道菜有什麼不足的。

“這個肉不行,做這道菜應該用瘦一點的肉會更好吃。”

“這道菜的話把辣椒麵換成熬出來的辣椒油來提味應該會更好些。”

“四哥這道菜你是不是燒焦了啊,怎麼吃著有股苦味。”

沈元明按照他說的去改進了之後,菜的味道確實好了不少。

後來他找沈元姝談心的時候,沈元姝也給他指了條路子。

“美食品鑑家?真的有這麼個職位嗎?只要吃就行了?妹妹你是不是在騙我啊,哪能有隻要吃就能拿到工錢的活兒,這樣子不是人人都去當這個什麼美食品鑑家了啊。”沈元平有些不信。

“那美食品鑑家你以為人人都能當的啊。”沈元姝看了他一眼,“又不是每個人的舌頭都像你那麼靈敏的,美食品鑑家就是去幫有需要的客戶嘗一下菜色,然後提出裡面的不足還有自己的建議,很有技術難度的好不好,這不僅僅看你舌尖的敏感程度,還要看你的表達能力的好不好?你想想為什麼四哥哥做新菜的時候老喜歡找你試菜,而你每次給出的建議他都去做了,這不就是對你能力的肯定嗎?之前沒有這個職位又如何,從現在開始,你就是我朝第一位美食品鑑家--沈元平。”

沈元平當時就被沈元姝這話給激勵到了。

聽沈元姝這麼一說,他也覺得這個職位很適合他。

只不過現在看著沈天他們看到沈元祁考中進士這麼高興的樣子,他又有些不確定了。

沈元姝站在一旁也是有些沉默。

要不是她清楚情況,她都要懷疑是沈元平被人調換了的呢。

明明小時候的沈元平是那種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自信的很,這怎麼越長大反而越不自信起來了呢。

當時沈家長輩們也是發現了不對勁。

明明小時候沈元平是最跳脫的性子,一點兒都閒不下來的那種,怎麼這段時間跟變了一個人一樣,居然不用人催就主動的去屋裡溫書了。

雖然這個行為很值得提倡吧,不過還是哪裡感覺怪怪的。

若是用小太陽來形容以前的沈元平,那麼現在的沈元平就像是被烏雲遮擋住了的太陽。

後來蘇芸越瞧越不對勁,可是問沈元平他也不肯說,只能去找其他的幾個人問。

沈元平平時在家裡的時候他們都看著的,沒什麼問題啊。

蘇芸去找了沈元明和沈元白,嚴加追問之下兩人才說出事情的“真相”來。

沈元平在到了年紀之後沈家人便也將他送進了其他幾個哥哥一直在的麓黎書院。

他的小考成績在書院裡基本上都是倒數家裡人也是知道的,畢竟他們也不是一定要每個孩子都考上功名,而且沈元平年歲還小,不急。

他們只想著去書院能多學到點東西,以後不管幹什麼事兒的時候不會兩眼一抹黑啥也不會就是了。

麓黎書院那邊也是實行分班教學的,沈元平不出意外的在最差的一個丙班,沈元祁在甲班,沈元明和沈元白在乙班。

前幾年的時候改了規矩,他們三個班是由不同的夫子來帶的。

甲班和乙班離得近些,丙班比較遠,所以其他幾個哥哥也不能及時注意到沈元平這邊的情況。

不過剛開始的時候每次過來瞧他他都是在和同窗們玩的沒心沒肺的,瞧著很開心的樣子,所以幾個哥哥也覺得出不了什麼問題。

沈元平變得沉默是從他們班的夫子換了個人開始的。

之前的那個夫子告老還鄉了,來的是個年歲瞧著不怎麼大的夫子。

原先他們還以為沈元平是不喜歡那個夫子所以才變得沉默寡言的,但不是。

有一次小考的題目比較簡單,沈元祁提前寫完交卷了,想著去丙班那邊等等沈元平,因為他基本上都是最慢的一個。

可過去了卻瞧見沈元平並沒有在屋子裡考試,而是站在外面挨訓。

起初沈元祁以為是沈元平調皮惹到了夫子什麼的,但後來在他同窗的支支吾吾中才知道,原來那日沈元平被單獨拎出來捱罵,只是因為那個夫子瞧見他大半張考卷都是空著的,而考試時間差不多隻剩下三分之一了。

新來的夫子年輕氣盛,聽說他是連續考了近十年才在去年考中功名的,然後被家裡人安排來了這裡。

做夫子的最希望的當然是自己交出來的學生能夠取得一個好成績。

或許是因為沈元朗沈元清還有沈元祁三人的光環在上面壓著,所以那個夫子自然而然的也就覺得沈元平也是個可造之才,只不過年紀小了些還沒開始露鋒芒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