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6章 太子

“巧兒?!”鄰居娘子看到連巧兒,驚撥出來,“你今日……有些不同呢!”發自內心地驚歎道。

連巧兒從夫家到孃家走這麼一遭,娘子們都知曉了城裡新開了一家取名平安的繡坊,紛紛攢動著去湊熱鬧。

如若沒有中意的,過過眼癮也好,如若有中意的,便宜價錢便能給自己買個開心,慶京的女子恣意的緊,慣會討自己開心。

一來二去,平安繡坊初開業,便引來不少顧客駐足,打算盤的賬房先生也樂得合不攏嘴,東家掙錢了他自然也開心。

“打聽清楚了?”方慶徽手執精緻糕點,紅唇輕啟,輕輕咬了一口。

“回郡主!打聽清楚了!從乞兒那裡得知,平安繡坊就是周婉開的,只是找了人暫行代為管理,這人是她和秦將軍的老鄉,是個潑辣的,且周婉最近出門,身邊都跟著四個護衛……現在要是動手,怕是…… ”風險比較大。

郡主府管家看著自家美豔的郡主,心底有些好奇,這郡主怎麼就和秦將軍槓上了,也不是沒有強壯好看的男子……

“曉得了!繼續關注著!”方慶徽勾勾嘴角,既然有人不吃敬酒,那就吃一吃苦頭吧!

待管家退下,“出來吧!”方慶徽提高聲音,對著屏風說道。

只見從屏風後面走出一個纖纖女子,身形婉約,輕輕嫋嫋走到方慶徽跟前微微行禮。

方慶徽站了起來,走到那女子跟前,素手抬起她的下巴,“嘖嘖嘖,你長了這張臉,是福是禍就看你的本事了!”

那女子眼裡迸發出奇異的光芒。

她本是慶京周邊的山裡姑娘,因自己爹不上進,又要養著家裡三個年幼的弟弟,揭不開鍋的時候,她爹把她騙到城裡,賣給了青樓。

生死攸關之際,方慶徽出現了,她說:“我這裡有個得到潑天富貴的機會,你要是想和我合作,那我便替你贖身!”

她怎麼會不同意呢!不管幹什麼,總會比在青樓好過千倍萬倍,忙不迭點頭,跟著方慶徽進了府。

本來以為她是要給貴人當丫鬟的,結果一進府,就被兩個婢子擁著去洗漱護養,還穿上了自己從未見過的好看衣裳。

“貴人,這是?”她小心翼翼問道。

“這是當今聖上的親侄女,當朝唯一的郡主,永樂郡主!”方慶徽身邊的女婢訓誡提醒道。

“見過郡主!小的有眼不識泰山!需要我幹什麼呢……”

“你叫什麼名字?”

“回郡主,小的叫謝大妮。”

“從今天開始,你叫周婉,記住了嗎!”

謝大妮不知道郡主為何給自己換姓取名,也只是聽命點頭,後來,會有教導嬤嬤,定期教她行為做事,小到說話語速和聲音音調都會糾正過來。

就這樣,過了三月之餘,至今,她才徹底明白了郡主的意圖。

“郡主,是想讓我……”

“沒錯!我排了一出大戲,你只管勤加練習,你能否取而代之,就看你的本事了!”

謝大妮有些遲疑,“可是……我如何能近的了將軍的身呢!”

“你不必操心,待時機一到,你只管直接進將軍府便可!”

“那周夫人……”

方慶徽抬眼,上下打量她一番,語氣變得有些嚴厲了,“你以為我當真是大慈大悲才替你贖身麼!我只不過是看你容貌有八九分像她,單獨看上去,並無二致,我只是想看場好戲而已!而你,只需演好將軍夫人便可,懂麼!”

謝大妮心下五味雜陳,這一趟,入了貴人的局,不知是好是壞,只是到了此刻,也只能硬著頭皮繼續往下了。

春招開始之後,各地陸續將有才能之人選拔了上來,皇帝沉迷後宮之事,將選拔之事全權交給丞相和秦競處理。

輪到秦競腳不沾地。

重機營改革勢在必行,秦競幾乎整月整月不回家,吃住在城外軍營,跟匠人們一起看設計圖紙,一起分析模具優勢弊端。

五月裡,朝內終於有人坐不住了,上書啟奏皇帝充盈後宮。

奏摺裡滿是家國天下,仁義道德。

“雖陛下年輕力壯,但新朝初立,國家基本還未穩固,皇室子嗣單薄,人心未定吶!望陛下充實後宮,繁衍子嗣,固我新朝!”

烏央烏央跪了一地的大臣,都在請皇帝選妃,其中,各自的小九九就不必言明瞭。

此舉正合皇帝心意,但是皇后和太后那邊存在一些阻力。

果不其然,皇帝先去找了太后,支支吾吾說自己被大臣們逼迫選妃。

“皇帝!哀家知道你的意思!可是這人多了是非也就多了,且皇后與你青梅竹馬……這太子之位如何給不得川兒!”太后開始和皇帝談條件。

“是皇后讓母后說服朕麼!”皇帝冷笑道。

“皇后恭敬有加,賢良淑德,皇帝!是你對不起她在先!前朝臣子想什麼,哀家再清楚不過!如若皇帝先立太子,選妃之事也無傷大雅了!”

太后盯著眼前變得些許陌生的皇帝,往日只覺他有野心有抱負,可終究還是被權力迷了眼,那個座位太冷了,冷的人沒了人氣。

“母后這是在威脅朕麼!”

“哀家這是在同皇帝商量!”

“待朕考慮考慮!”說完,也未留下用飯,便匆匆出去了。

沒一會,就有宮人來報,說皇帝去找了皇后,兩人大吵一架,皇帝甩袖離去。

太后抬手扶了扶頭,跟身邊的嬤嬤傷感說道,“皇后是個好孩子……哀家只能為她和川兒做到如此地步了!還希望他們爭氣一些……”

“兒孫自有兒孫福,太后不必過慮!”

三天後,皇帝下旨,昭告天下,“嫡子行川,德行俱佳,品學兼優,封為太子!”

此旨一出,震驚朝野,百姓們這才知道,原來皇帝有嫡子,可為何登基之後這麼久才封太子,也被民間津津樂道了許久,深究背後原因,怕是隻有皇帝本人知曉了。

敕封太子聖旨出了一月有餘,皇帝選秀的聖旨就傳遍了大街小巷。

凡是年十六至二十歲的適齡女子,都可經過層層挑選進宮。

一時間,慶京城裡好不熱鬧。

皇帝剛登基時,為顯天德,順應民意,免除賦稅整三年,這一舉措讓民間百姓拍手叫好。

再加上擴充套件了各行各業匠人,習武之人的考試途徑,皇帝的名聲算是打響了。

而皇帝具體的生活也只有近臣和宮內人知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