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室。
薰香嫋嫋,叔侄對坐,藍曦臣熟練為叔父斟茶。
藍啟仁輕抿一口後放下,開口進入正題:“昨晚連夜回來,發生什麼了?”
藍曦臣微微一笑:“無事。”
藍啟仁輕呵一聲:“你就是外頭池裡的魚,離不開水!過兩日開學了,你最好也跟著阿瑤下山去。”
藍曦臣眉眼帶笑:“那雲深不知處的事就麻煩叔父了。”
“………”藍啟仁嘴角微抽,瞥了他一眼:“淨折騰我這把老骨頭,真欠你們父子的。”
藍曦臣道:“叔父正值壯年,年輕著呢,哪裡有您說的那般嚴重。”
藍啟仁從書案抽出一張紙,放在桌子上:“你和忘機皆心悅男子,我料後嗣無望。便在直系子弟中挑了些,你看看,選一個記你名下。”
藍曦臣目光在名單上下掃視,看到一個熟悉的名字,手指在他上面點了點:“就他吧,景儀。”
◆
藏書閣。
藍曦臣遊走於藍氏家族譜系,高大的書架記錄著藍氏兩千年的興盛瀕衰,藍氏經千年而不朽,承先輩之功,啟後世之名。代代相傳,薪火至今。
泛黃的書頁翻動,彷彿看到了先輩們攪動昔日風雲的身影。
每位藍氏宗主被歸錄在【宗主篇】,按收錄排名,到他這藍氏共有一百二十八位宗主。
以玄正年號為界,劃分上下一千年,前者十八位,後者多達一百一十位。
這大概是修仙和不修仙的區別。藍曦臣默了默,修仙?一個神奇的概念。
想到寒室那把留下的朔月以及藍氏劍庫裡擺放的劍,不由得想起小時候的幻想,御劍飛行,一定很酷!但是雅正家規不允許他過多嘗試。
【宗主篇】他已翻過無數遍,每位宗主都有詳盡解釋,但每每翻到第十七位時,只有一段資訊
[藍氏第十七位宗主(玄正元年——玄正五十年)
年少成名,號澤蕪君,與其弟含光共稱藍氏雙璧,享譽修仙界。玄正十九年,溫氏火燒雲深不知處,時年十九歲,受命攜古籍出逃。三月後,橫空出世遊說百家射日,此戰史稱射日之徵。
三年後射日之徵勝利,次年重建雲深不知處。其後勵精圖治,使地位僅次於金家。
玄正三十八年末,閉關。
玄正五十年,仙逝後與其道侶合葬。]
不知姓名,只知名號,查閱藏書古籍無數,仍舊探不出究竟。
翻回上一頁
[藍氏第十六位宗主(天元八十一年——玄正十九年)
年少成名,號青蘅君。玄正元年閉關,自困一隅,宗務交由其弟。
玄正六年,其妻逝世,青蘅避世不出。
玄正十九年,為抵禦溫氏重傷不幸逝世。宗主之位由其嫡長子繼承。
]
藍曦臣更沉默了,這資訊少得清新脫俗,與其子有過之無不及。
不過下一頁就好很多了。
[藍氏第十八位宗主(玄正二十三年——開元三十一年)
藍念,字景儀,號清陵君。藍氏直系子弟,活潑好動,玄正四十九年繼位,得新任掌罰藍思追輔佐,大刀闊斧改革藍氏。
勵精圖治,打破上層壁壘,緩和階級矛盾,推動修仙平民化,使藍氏在末法時代得以完好儲存。
開元元年,早有預感的藍景儀頒佈法律,降稅減稅,提高百姓生存條件。規訓藍氏子弟善待百姓,提供平民上升渠道,進入藍氏接受教化。
開元二十一年後,靈氣漸漸消散,五年後完全消散。人人皆凡夫,此時世家依靠原始積累屹立不動,欺壓百姓之事不減,大多數平民不滿生存法則,奮起暴亂。
姑蘇境內偶有暴亂,皆被政策懷柔。
開元三十一年,仙逝。]
“兄長。”
藍曦臣正看得入神,耳邊突然來一句,成功讓他轉移視線。
眼前的男子雖面無表情,但藍曦臣這個讀弟機看到了弟弟冷淡之下的糾結,遂溫和出聲:“忘機,受何事困擾?”
藍忘機嘴唇微動,眼睫微閃:“前兩日,魏嬰從內閣找到一個香爐,我做了奇怪的夢。”
奇怪?有昨日的奇怪嗎?
“夢到什麼?”
藍忘機:“三十三道戒鞭,還有、魏嬰不見了,我找不到他。”
藍曦臣聽出他的害怕和難過,“忘機,夢是反的,無需多想。”
藍忘機抬眸與兄長直視:“真的是反的嗎?或者發生過。”
藍曦臣想到自已夢中的怪事,一時理不清真假,但不管真假,說出來也不會有人信,要是被叔父聽見,說不定還會怒罵一聲荒謬
“忘機,那便不論真假,你認為可能發生嗎?又或者說我們活了上千年?”
藍忘機語塞,確實不可能,這很荒謬。
藍曦臣拍拍他的肩膀,笑道:“如果那是前世,與現在對比處境也不同了。無羨在你身邊,不是嗎?”
同樣的,阿瑤也在他身邊。
◆
走了一遍雅室,他便回了寒室。
輕輕入門,穿過會客室,書房,琴室,最後才到寢室。白穗玉簾之內,一隻藕臂裸枕於被子外,露出光滑白皙的左肩。
上面帶有點點紅梅,細看肩部還有輕咬痕跡。
床榻之人呼吸均勻,熟睡無疑。藍曦臣將他的左手放回被子內,順便將被子拉高,以防他著涼。
想到景儀,心下微沉。真是巧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