歆冉媽媽笑著回覆:“喜歡就好,以後常回來,我給你做。”
兩人又聊了幾句,於珄可能是覺得歆冉和老人沒什麼說的,便打岔道:“媳婦,等會兒咱們去貼春聯吧。”
和熟悉的人一起做事,歆冉自是不會拒絕的。
“好啊,那我們吃完就去吧。”
吃完飯,於珄就從屋裡拿出早已準備好的春聯和漿糊,兩人一邊聊天一邊忙碌起來。
“上聯是‘春風送暖入屠蘇’,下聯是‘千門萬戶曈曈日’,橫批‘喜氣盈門’。”
歆冉看著對聯,想起了自已家過年的氣氛。
於珄家雖然隨意,但是真的不如她家過年有氛圍。
歆冉家過年,大年三十早上是吃手工湯圓,一般都是媽媽燒火,爸爸掃地,弟弟和他一起做湯圓,一家人有說有笑。
吃完早飯,稍作休息,就開始煮午飯。
一般都是燉豬腿,或者燉排骨。
豬肉整好了,還會殺一隻雞,要麼用來燉湯,要麼做涼拌椒麻雞,或者可能殺一隻鴨子燉。
過年桌上還必須有魚,寓意年年有餘。
所有的菜加起來,一般都是10個菜左右。
還團年飯錢,去給逝去的長輩老人墳頭上墳。
歆冉離家過年,還以為四川都差不多,可惜和自已差太多,說實話不適應。
下午歆冉媽媽給歆冉打了電話,問:“第一次在於珄家過年,感覺怎麼樣?”
歆冉儘量讓自已的聲音聽起來不那麼失落。
“過年方式確實很不一樣,沒有一大家子人圍在一起忙前忙後的熱鬧場景。”
“他們的習俗更偏向於簡單和靜謐,午餐也只是幾道家常菜”
“唯一相同的就是會一起去祭祖了。”
“哦,這樣啊,每個地方都有它獨特的方式,可能剛開始會不習慣,慢慢的就好了。”
“沒事,也還好,雖然少了熱鬧,但自已耍自已的也還行,再說我過幾天自已回來吃就行了。”
整個下午在不知不覺中就迅速流逝了。
隨著夜色的降臨,太陽如同幕布緩緩落下。
晚上,一家人一起吃完晚餐,各自分散開各玩各的去了。
歆冉站在窗前,抬頭凝望著星辰逐漸閃爍的天際,內心充滿了複雜的情感。
她的思緒飄向了遙遠的家鄉,她深深地思念著家的溫馨。
如果在自已家,這個時候,她的家人肯定是一起坐在餐桌邊,圍成一圈。
會邊吃著新鮮的水果,邊嗑著清脆的瓜子,天南地北地聊著家常,然後興致勃勃地討論著新的一年的計劃和期待。
但轉念一想,既然選擇了和於珄共度此生,那麼適應他的家庭,融入他的生活,也是自已必須面對和努力的方向。
她輕輕嘆了口氣,低頭玩起了手機。
不知過了多久,耳邊傳來了輕輕的腳步聲,隨後是於珄溫柔的聲音:“媳婦,要不要去走走?”
“好啊。”
兩人手牽手走在鄉間的小路上,夜色下的村莊顯得格外寧靜而祥和。
遠處的燈火闌珊,偶爾傳來幾聲狗吠。
不知走了多久,於珄突然說:“媳婦,我知道這裡和你家過年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讓你覺得不適應,有啥你就給我說,別憋著。”
當於珄主動把這個話題說出來的時候,歆冉感覺心情好多了,事情雖然改變不了,但他理解,也是一種莫大的安慰。
“其實,我也沒有那麼不適應,只是偶爾會想念家裡的習慣。”
兩人繼續前行,夜風輕輕吹過,帶著一絲涼意,卻也吹散了她的些許憂慮。
大年初一吃完早飯,於珄姐姐一家就回來了。
午後,陽光明媚,鄰居們圍坐在一起,交談著家常。
歆冉和他們沒什麼共同話題,實在坐不住了,就拉著於珄的侄女一起去山上曬太陽。
因為於珄家並沒有新婦拜年的習俗,所以又少了一件事。
初二於珄大嬢家招呼客。
初三於珄家招待客。
於珄家招呼完客人,初四歆冉和於珄就一起回她家了。
初四的清晨,天邊剛泛起魚肚白,歆冉便已醒來,心中滿是對家的渴望與期待。
她掀開窗簾的一角,望向窗外那片被晨光漸漸染亮的天空,嘴角不自覺地上揚。
於珄感受到她的動靜,也醒了過來。
兩人吃完早飯,收拾妥當後,便踏上了歸途。
車窗外,風景如電影畫面般一幕幕掠過,歆冉的心情也隨著距離的縮短而愈發激動。
終於,當熟悉的街道、熟悉的建築映入眼簾時,感覺自已心情都暢快了。
餐桌上,媽媽精心準備了一大桌豐盛的菜餚,每一道菜都承載著家的味道和深深的思念。
飯後,歆冉帶著於珄去看自已老家村裡承包的柑橘產業園。
陽光灑在鬱鬱蔥蔥的柑橘林上,金黃色的果實掛滿枝頭,彷彿是大自然最慷慨的饋贈。
歆冉拉著於珄的手,漫步在這片充滿生機的土地上,臉上洋溢著自豪與幸福的笑容。
接下來的幾天,歆冉和於珄帶著家人走親訪友,享受著團圓的喜悅。
每到一處,都能感受到親朋好友們對他們的祝福與關懷。
隨著假期的結束,歆冉和於珄又回到了自已的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