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信的一句話,讓蘇東年找到了話茬,他趕忙開口道:
“小臣,翻過年你就二十七歲了,劉惠也二十五歲了。
在村子裡,許多年輕人不到二十歲就結婚了,你們也不小了,得抓緊時間。
我和你媽都是五十多歲的人了,到了這個歲數,黃土已經埋到脖子了,沒多大名堂了。
像隔壁二貓兩口子,他們的年齡與我們差不多,可他們的壽材早已打好了,每年都要抬出來,刷上桐油打點漆,就等著棺材使用的那一天。
到了我們這麼大年紀,也沒有什麼奢求,只希望早日能抱上孫子,才能徹底安心,也不枉來到世上走一走。”
蘇東年的一番話,讓劉惠感到不好意思,她偷偷看向蘇臣。
此時的蘇臣百感交集,自重生以來,他就給自已定下了基調,那就是善待家人,好好的生活。
至於掙錢,那完全是次要的,錢只要夠用就行,沒有必要那麼辛苦。
而此時的蘇臣,有一種人在江湖,身不由已的感覺,自已現在所做的事情,有悖於自已的初衷,這樣可不行。
與劉惠相識已有七年,正式確定戀愛關係也有三年了,自已不僅要考慮到父母的心願,也要考慮到劉惠的感受,他們之間的婚事不能再拖了,必須抓緊時間。
想到這裡,蘇臣便開口道:
“爸,舅舅,之前我與劉惠商量過了,忙過這段時間,我們就準備結婚。
目前電子廠正處產銷的關鍵時期,估計還需半年時間,所有業務將轉入正軌,到那時我們也會清閒一些。
如果沒有特殊情況,我們準備在國慶期間旅遊結婚,這幾年劉惠跟著我太辛苦了。
我想利用這次機會,與劉惠出去走走,好好放鬆一下,看看祖國的名山大川。
回來後再舉辦婚禮,邀請親朋好友在一起聚聚。
蘇臣的話讓蘇東年非常高興,他站起身來,開口道:
“太好了,那我明天就回去,將這件事告訴你媽媽,讓她也高興高興,為你們的婚禮,提前做些準備工作。”
爸,您是不是太急了點,現在距離國慶節,還有五個多月,現在就回去準備,是不是早了點。
再說了,哥哥和劉惠姐是旅遊結婚,這一出去至少是一個月,等到舉辦婚禮,那應該是半年以後的事情了。”
“是啊,確實是早了一點,爸爸這是高興。
“蘇寧,聽你媽說,你與一個叫徐良的小夥子在戀愛,什麼時候帶回去,也讓我和你媽媽見見。”
蘇東年的話,讓蘇寧感到不好意思,她開口道:
“我們的關係還沒有定下來,我現在還小,等哥哥結婚之後,再談這個事吧。”
蘇東年嘆了一口氣,開口道:
“蘇寧,你也不小了,今年已經二十四歲了,在七灣村,像你這麼大的女子,孩子都生好幾個了。”
幾人正聊著,一名服務員走進辦公室,看向蘇臣,開口道:
“蘇總,午飯已經準備好了,可以去餐廳吃飯了。”
蘇臣點了點頭,與眾人下樓吃飯。
隨後幾個月,蘇臣和他的團隊非常忙碌,為了公司穩健運營,將自已的通訊產品和裝置打入國際市場,蘇臣沒有少動腦筋,畢竟這個時候外貿市場還不是很發達。
好在有前世的經歷,蘇臣幹起這些事情來,也還得心應手,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個現代化的公司已初具規模。
天氣越來越熱,盛夏已經來臨,此時空調已經出現,但還沒有流行,算是比較高階的奢侈品。
蘇臣並不缺錢,為了提升企業的形象,他花費巨資在賓館和電子廠安裝了大量空調,蘇臣的財大氣粗,在銅山市絕無僅有。
這天上午,蘇臣接到了一個電話,是陳慧玲打來的,她告訴蘇臣,自已已經調回了京都,在總行一個部門當負責人。
陳慧玲非常懷念過去的時光,希望蘇臣和劉惠到京都旅遊,到時候自已給蘇臣當嚮導。
蘇臣告訴陳慧玲,自已和劉惠將在國慶期間旅遊結婚,準備利用一個月,到全國各地旅遊,京都將是他們旅遊的第一站。
蘇臣要來京都旅遊,陳慧玲非常高興,同時也有些許遺憾。
此時距離國慶節還有兩個月的時間,可以作些準備了。
進入九月份,各地中小學校都開學了,劉惠的大弟弟劉洋初中畢業,順利的考入銅山師範,這讓一家人興奮不已。
在那個年代,只要你考入高校,無論是技校、大中專,還是大學,就意味著你考上了,畢業後包分配,成為國家幹部。
劉洋考入師範,畢業之後就是人民教師,對農村的孩子來說,就意味著跳出了農門,讓全村的人羨慕不已。
由於劉惠生活在銅山,劉洋在這裡讀師範也就方便不少,劉惠最大的希望就是一家人都能來銅山生活,不過這還需要幾年時間。
小妹妹劉婷還在上小學,父母一時也離開不了紅心村。
時光飛逝,轉眼就到了九月底,蘇臣已將各項工作安排好,準備在國慶節期間,與劉惠旅遊結婚,周遊列國。
八十年代中期沒有小長假,國慶節只有三天的假期。
那時候人們生活水平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開始追求較高品質的生活。
難得有三天的假期,許多人都想出去玩玩,這個時候各個景點都是人滿為患,客車火車不堪重負,大小車站擠滿了外出旅遊的人。
蘇臣不想湊這個熱鬧,他準備在國慶節之後與劉惠外出,將第一站選擇在京都,這是他們心目中的聖地。
除此之外,還有北方那寬闊的大草原,蘇臣想帶上劉惠,騎上駿馬,馳騁在廣袤的大草原,領略一下那“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美景。
此時,遠在千里之外的陳慧玲已做好了準備,她已經規劃了一條旅遊線路,串聯了京都一些標誌性的景點。
一旦蘇臣和劉惠來到京都,陳慧玲將帶著他們,開始京都之旅。
作為多個封建朝代的帝王之都,京都的古蹟太多了,要想全部玩下來,得花上好幾天的時間。
十月五日,蘇臣和劉惠終於出行,他們坐上了綠皮火車,開始北上。
根據列車資訊,他們將在列車上待一天一夜,然後到達京都。
這是劉惠第一次乘坐火車,看著窗外的美景,劉惠興奮不已。
眼前的劉惠依然美麗,與劉惠相識之初,她還是一個小姑娘,七年之後,劉惠已經非常成熟,充滿著自信。
就這樣,他們一邊看著窗外的美景,一邊甜蜜的交談,聽著有節奏的“咔嗒”聲,劉惠漸漸進入了夢鄉。
臥鋪很窄,兩人就這樣相擁著擠在一起,體味著這段浪漫之旅。
火車終於到站,蘇臣一手拉著行李箱,另一隻手挽著劉惠,走向檢票口。
出了檢票口,便是人山人海的旅客,不愧為京都,人氣也太旺了。
在出站口的右側,蘇臣和劉惠同時看到一人舉著一張牌子,上面寫著歡迎惠蘇臣和劉惠的幾個字,不用說,這是陳慧玲來火車站接他們。
“蘇臣哥哥,你看,陳行長來接我們了。”劉惠興奮開口。
“看到了,我們現在過去。”隨即兩人分開人群,向陳慧玲走去。
見蘇臣和劉惠走了過來,陳慧玲一陣高興,趕緊迎了上去。
直到此時蘇臣才發現,不僅陳慧琳來了,她的父母也來到車站,這讓小兩口子擔當不起。
蘇臣趕緊上前,握住陳華的手,開口道:
“伯父伯母,你們也來了,這讓我們怎麼好意思?”
陳華笑了笑,開口道:
“蘇臣,說這話就見外了,你是慧玲的救命恩人,當初要不是你仗義出手,我們這個家也就毀了。
慧琳在你們省城工作期間,你對她支援很大,是我們京都銀行的重要客戶,於公於私,我都要過來接你。
時間不早了,我已安排了午飯,現在過來吃飯,先將肚子的問題解決。”
蘇臣點頭,他與劉惠在火車上待了一天一夜,吃的都非常簡單,是要吃一些熱乎的飯菜。
眾人來到停車場,陳慧玲將車門開啟,邀請眾人上車,前往飯店。
陳慧玲駕車,陳華夫婦熱情地詢問著蘇臣和劉惠一路上的見聞,氣氛非常融洽。
到了飯店,走進包間,陳華吩咐服務員上菜,不一會兒,桌上便擺滿了豐盛的菜餚,都是京都特色美食。
對於陳慧玲一家盛情款待,蘇臣非常感激,連聲道謝。
用餐期間,由於陳華的詢問,蘇臣向他介紹自已產業發展情況。
當然陳華提到是否考慮將業務拓展到京都來,畢竟這裡有著更多的機會和資源。
蘇臣笑了笑,表示自已暫時沒有這個想法,以後說不定有這個方面的考慮。
飯後,陳華安排他們住進了一家豪華賓館,讓他們好好休息,明天由陳慧玲帶他們在京都好好玩玩。
第二天一大早,陳慧玲便來到賓館,幾人先是吃了早飯,然後前往故宮。
故宮是古代的宮殿群,是歷史上多個朝代皇帝的宮殿。
這個時候,來故宮的遊玩的客人並不多,只有三三兩兩的人群。
前世的蘇臣,曾多次來過故宮,對這裡的一切非常熟悉,但他此時還得裝模作樣,認真聽著陳慧玲的解說。
三人漫步故宮,劉惠好奇地左顧右盼,蘇臣則時不時給她講解一些關於故宮的典故。
陳慧玲跟在一旁,偶爾補充幾句,此時的天空飄起了小雨,雖然已進入十月份,但天氣還似乎有點悶熱,幾滴小雨,帶來些許涼爽。
小雨並沒有影響三人的興致,反而增添了幾分詩意。
從故宮出來後,他們又去了頤和園。
湖面上波光粼粼,陳慧玲租來一艘小船,蘇臣自告奮勇的去划槳,劉惠和陳慧玲坐在船頭欣賞湖中的風景。
接下來幾天,陳惠玲帶著兩人遊覽了京都諸多名勝古蹟,每一處都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最後一天,蘇臣準備帶著劉惠,去登萬里長城。
不到長城非好漢,這次他們一定要讓自已的足跡,印刻在長城之巔。
陳慧玲將二人送到長城腳下,自已便在車中等候,由這小兩口子自已登長城,自已就不作陪了。
蘇臣今天的目標,是帶著劉惠登上八達嶺長城的最高處——觀日臺,這對於他們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
蘇臣牽著劉惠的手,沿著陡峭的臺階,大踏步向前。
重生後的蘇臣,體質不錯,感覺渾身都是力氣。
相比較而言,劉惠體質要差一些,但也非常不錯,兩人的腳步,始終矯健。
一個多小時之後,兩人的腳步漸漸慢了下來,但仍然是相互鼓勵,相互支援,向觀日臺攀登。
此時天空飄來一片雲彩,並拂過一陣微風,給大汗淋漓的二人,帶來一絲清涼。
距離目標越來近,兩人也透支了較多的體力,關鍵時刻不能鬆懈,必須一鼓作氣,登上最高峰。
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兩人登上了觀日臺,陽光透過雲層,灑向大地,四周的崇山峻嶺,披上一層金色的外衣。
劉惠緊緊抱住蘇臣,高興的喊了起來:“蘇臣哥哥,我們上來了,登上了長城的最高峰。”
蘇臣點了點頭,眼中閃著淚花,望著遠處的若隱若現山巒,想著這幾年的經歷,心潮澎湃。
全劇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