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章 回憶

記得那年升初中,繼父說什麼也不讓讀了,母親說至少讀完初中。杜芳菲也是那時才知道自已只能讀到初中,而且讀初中的機會還是母親捱了無數次打換來的。

她無數次放棄學習又無數次重新愛上學習。成績也變得忽上忽下。她知道,如果她考上高中,母親無論如何都會讓她繼續學習。

那個時候,有好多同學都沒有讀初中就去紡織廠工作,而繼父只想讓她早早輟學,和村裡的女孩子一樣幫助家裡幹活或去紡織廠上班。

她看到過母親身上青一塊紫一塊,母親總說是自已摔倒才有的。

從十二歲時,為了讓繼父對母親好一點,杜芳菲一個人包了家裡種的田,還去外面幫工。

初中三年,其實學費都是自已掙的,她只希望自已的懂事能換來母親的安康生活。所以初中的她就想好了,不升高中了。自已去工作,等賺到錢了把母親接出去過日子。

打定主意的杜芳菲不想去紡織廠,她想多賺點錢,早點實現願望。她去了剛成為特區的深圳。

在深圳的打工日子裡,她省吃儉用,只想多存點錢。母親想念她,她去最便宜的照相館照了張相給母親寄過去。

阿英看著都瘦脫相的女兒,擔心得不得了,又想到女兒在深圳日子過得不錯,就只帶了一趟火車票的錢就出發了。

結果因為人生地不熟,又不認字,坐上了從杭州出發到上海的火車,又累又餓的阿英坐在車站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最後還是車站列車員給買了回杭州的車票,又給買了水和飯。阿英回家後,就請村幹部寫信給了杜芳菲,並在信裡告訴了母親的此次出行情況,還在信裡說母親可能還會去的。

這讓杜芳菲一下子慌了神,母親如果中途走丟了怎麼辦,而且自已在深圳沒有房子,住的是集體宿舍。想來想去,杜芳菲辭去了工作回家了。

她什麼都可以不要,母親是她的天,要是母親有個三長兩短的,她的天就塌了。

回家後的杜芳菲將自已在深圳的工作情況講明後,母親不願再讓她去深圳打工了。這沒日沒夜的工作十七八個小時,想想都心疼。雖然錢是多了,但畢竟心疼女兒。

只是回來後,杜芳菲無法適應紡織廠的高頻率聲音,就一直找不好工作,在周邊也就幾個紡織廠,沒有其他廠。

杜芳菲就一直想著往外跑,市裡工作機會多,工資也高。自已在深圳一個月少說也有一千來塊,加加班一個月能拿一千五一個月。家裡這邊一人管兩臺機器也就三百到四百塊錢一個月。

這樣的落差讓杜芳菲無法接受,她總想著去市裡找工作。怎奈阿英怕杜芳菲再到外面工作,心就不在了,就一直不讓她出去。然後就想著年紀也不小了,想讓她早點找個人嫁了也就好了。所以才會有前面這一攤事。

淚水浸透了枕頭,再多的回憶也無法抹去臨走前母親臉上的雲淡風輕。這讓杜芳菲又想念起了外公外婆一家來。

杜芳菲一週歲多,父母離婚了。阿英帶著芳菲回到了孃家,因為阿英從小身體不好,父母總是對她格外寵愛,也讓阿英從小就養成了要強的性格。不然,憑自已長年生病的身子怎麼會願意帶著孩子。

她一直相信自已可以養大小芳菲的。父母看到女兒帶著小外孫女回家,也是一番憐惜。外公外婆和舅舅們對小芳菲愛屋及烏,十分疼愛。

但阿英受到父母寵愛本來就讓阿英的姐姐們吃醋,現在小芳菲又比其他的幾個表哥表姐受歡迎,所以幾個姐姐們都吵鬧著也要住到孃家來。

當時的阿英孃家雖然是落魄的大戶人家,但也比尋常人家日子要好過點。

就說住的地方就不是一般人家的二三間,當時一個七八間正屋、帶二三間偏房的茅草屋也是個龐然大物了。雖然是茅草屋,但小芳菲記憶裡,外公家的門坎就是一個小孩子很難邁得過去的高度。

姐姐們這麼一鬧,加速了阿英給小芳菲找個繼父的想法。於是就有了杜長生這個繼父。

杜長生家自家兄弟多,大哥18歲就當了上門女婿,從此不管家裡了。他作為老二,一個人要帶著弟弟妹妹們,最小的一個弟弟在父親去世時只有三歲。

母親是個悶葫蘆,整天就知道挑點花邊,啥事都不管。要說智力有問題吧,她能挑好花邊。要說沒問題吧,孩子這麼小,她也不管,任孩子們自生自滅。

這樣一來,十六歲的杜長生就把弟弟妹妹們的吃喝拉撒全管上了,既當爹又當媽的。這樣的家庭,沒有哪個姑娘願意嫁過來。

本以為阿英是個二婚的,應該也不會多好看,結果比黃花大姑娘還要美,這讓他眼前一亮。阿英看著一米八的杜長生,長得是黑了點,但好在還算英俊,想著雖然養著四五個弟弟妹妹,婆婆又不管事,嫁過去也算是半個當家人,於是美滋滋的成就了這樁婚姻。

小芳菲的外公外婆怕她的童年被杜長生欺負,就把小芳菲從小養在身邊。小芳菲也非常懂事,小小身影總是願意幫著做點活,外公外婆和舅舅們對小芳菲也格外疼愛。

也因為這樣,表哥表姐們常常會覺得她搶走了外公外婆對他們的寵愛,經常會欺負她,只有四姨家的表姐對她很好,總是會幫她說好話,也會在她不高興的時候安慰她。

因為有了外公外婆和舅舅們的寵愛,小時候的芳菲又是個愛折騰的,於是經常會做出一些別人眼裡出格的事。

比如,小芳菲聽到廣播裡的聲音就一直想著這些人是怎麼住到廣播裡的?於是有一天看到客廳有個舊廣播,就動手把廣播給拆了。結果找半天沒找到人,問了小舅舅才知道,原來這個裡面本來就沒有人。她也是第一次知道聲音傳播的原理,因為小舅舅用竹子給她做了一個傳聲筒。

又比如,聽到看到收音機裡也能傳出聲音,而且還能調整,就又把一個好好的收音機給拆了。因為她不知道為什麼廣播只要這麼小一個喇叭就可以發出聲音,收音機為什麼要這麼大一個?所以她就沒忍住又拆了。

再比如,因為不知道為什麼突然電視機沒有畫面了,她又手癢了,結果拆了裝不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