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4章諸軍換防

軍部的命令很快下達

常金玉和李進最先收到,他們心中早先便有猜想,此刻證實,倒也沒啥多大撥動

反正他們已經取得了爭權的順利,順利合法化4萬多的軍隊,也不再在意這些旁枝細節

聽令便是,至於武器準備啥的被封存

他們偷偷摸摸搞的東西,足夠他們用的

給吳貴三的軍令傳到他手上

吳貴三感覺天都塌了

出了趟差,官職被一擼到底

還被髮配雲州那個蠻荒之地,當啥狗屁督軍

雲州和靈州是啥地方,他身為原山海關總兵會不清楚

那的異族歸附不足百年,部族族長擔任世襲官職,憑藉強橫的武力才堪堪讓其臣服,稍有不慎便動亂四起,殺官為寇。

除了這些世襲官職的部族長不好惹,雲州還有個龐然大物——穆王府

那可是大明帝國保皇派的鐵桿支持者,自由聯軍時期都沒涉足雲州,現在讓他去任督軍。

穆王的爵位雖然現在內閣不承認,可是穆王一系根植雲州百年,那影響豈是他一個外來戶可以抗衡的

這是要送他吳貴三去和穆王府硬碰硬,找死的呀

吳貴三頭重腳輕幾乎跌落馬下

“副官,抓獲了多少李進餘部。”

吳貴三被扶下馬,找個地方緩一緩

“回次長,剛過一萬。”

“叫兄弟們加快速度,所有男子全部抓起來。”

“在命令尚副軍長,把所有第2軍將士都拉過來抓壯丁。”

副官不解“次長,這.......”

“這什麼這,執行命令。”

吳貴三的話不容置疑,讓去雲州,他去之前肯定要想辦法先補充兵力,李進不要的破爛貨此刻在他眼中如同珍寶,全部收入2軍軍械庫

去雲州前先給你來個堅壁清野,直接造成白龍海峽附近幾個府縣男子被強行抓了壯丁,一度造成沒有男丁“人間慘案”

內閣內部陷入權力分配泥潭,誰還有時間去管的了吳信三的所作所為,再者說了他的行為也不是個案,軍政部也只是下令申飭一番,命令放人,也沒其他實際行動

“從現在起來,喊我督軍。”

吳貴三對著一眾副官冷聲道

一眾副官雖然不解

但是還是聽令

“是,督軍。”

京城內閣衙門

以孫一佑為首輔的內閣核心的重臣們通宵達旦

終於是敲定出了初稿

行政劃分上依舊延續州、府、縣三級大格局不變

州設知州為最高行政長官、督軍為最高軍事長官,另設立都察部、大理部、督學部、稅務等派出機構,承擔監察、審判、教育職責

府設知府為最高行政長官、總兵為最高軍事長官,另設立都察廳、大理廳、督學廳等派出機構,承擔監察、審判、教育職責

縣設知縣為最高行政長官、校尉為最高軍事長官,另設立都察司、大理司、督學司等派出機構,承擔監察、審判、教育職責

派出機構為垂直管理,歸上一級獨立領導,最高行政長官為州府縣三級最高官員。

區域劃分上維持冀州 、 兗州 、 青州 、 徐州 、 揚州 、 荊州 、 豫州 、 梁州 、 雍州、西州、孟州、雲州、靈州十三個州級區域暫時不變,看後續再再調整。

自由聯軍內部主要分為幾個派系,最開始實現軍政一體,後來看大勢已成,陸續來了不少讀書人加入,在孫一佑有心的扶持下,逐漸形成以段先真、王世其、馮自立等為首的文臣勢力。

勢力最大的便是孫一佑為首的嫡系和依附嫡系的文臣勢力

其他勢力有泰山軍宋自力、馮和山

西北軍唐舟

南路軍吳獻辭

東北軍張雨行

白蓮軍吳當、白空

西寧軍馬家三兄弟

大明降臣降將河三立、原相城等

其中還有些小勢力,也不榮小覷

泰山軍駐紮冀州,西北軍兗州,南路軍青州,東北軍徐州,白蓮軍揚州,西寧軍梁州

六大主要勢力分配好了,其他的小勢力就好說,可以穿插安置在各州府縣。

經軍部商定,一州設督軍統轄軍隊,設立軍級編制10萬,一府駐紮一個師級編制,設正五品總兵師長一名,核定人員2萬人;一縣駐紮一個團,設正七品校尉團長一名,核對3500人,各州駐軍系統被稱為“甲級”

除甲級駐軍外,其他編制軍隊被稱呼為“乙級”,嚴格執行三排一連,共計120人;五連一營,共計600人;五營一團,共計3000人;五團一師,共計15000人;三至五個師為一軍,不超過8萬人的標準

經初步核實,大明總兵力約210萬上下

根據聯合宣言,皇室軍隊合法擁有數量為10萬的軍隊

這一點,內閣表示認可,只是相當於一個軍級編制,對大局影響不大。其他勢力直接控制60萬軍隊,加上一些小勢力差不多100萬左右,內閣直接控制100萬,再加上拉攏一批,完全可以控制朝政。

如此分配,以段先真為首的文臣勢力肯定不會滿意,他們一系雖說的上是最高行政官員,可是新政2未穩,拿槍的督軍他們怎麼管理,強烈要求要兵權。

分督軍的兵權,他們這些丘八怎麼會幹

孫一佑想了個折中的法子,內閣成立巡捕衙門,成立丙級準軍事力量,設定從正三品巡捕總長一職,負責緝盜追兇,歸各級行政長官直接領導,屬於行政人員不歸軍部管理,是特許使用武力的機構。

州級設定巡捕部,設立正四品巡捕部長,編制6000

府級設定巡捕廳,設立正六品巡捕廳長,編制4000

縣級設定巡捕司,設立正八品巡捕司長,編制2000

這樣行政官員就有和軍方掰腕子的力氣了

孫一佑的改革熱火朝天,幾乎重塑了大明帝國現有的體制

事不關已,朱益禹自然不會去理會,皇室事務大臣只是例行送來結果,也只是告知他這個皇帝一下罷了

他反不反對有啥用

朱益禹關心的是他的10萬編制,還差6萬該如何處置

昨天和常金玉、李進商量了一宿,終於敲定,李進那4萬人進行調整,加上親軍上直十二衛,一共10萬人成立皇家保衛部,李進任保衛部長,領二品萬戶銜。

皇家保衛部下轄陸軍廳、海軍廳、警衛廳等數個部門擔任皇宮的守衛值宿以及皇帝出巡時的儀仗事宜,是一個準軍事單位,配備常規武器及部分非常規武器。

對於孫一佑成立巡捕的操作,朱益禹不得不佩服,一箭雙鵰啊

果然玩計謀還得是文人

無緣無故空出這麼多的準軍事編制,還不違反聯合宣言。

既分了督軍的軍權,也分了皇室的軍權

各個勢力也多少心不甘情不願的開始換防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