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尚書說的對,蔡維被處死,陛下這幾日必會挑選新的吏部尚書人選,這塊肥肉必須屬於我們。”
弘王將目光放在柳景離身上,端起酒杯,對柳景離說道,“柳大人助我扳倒了凌王,本王敬你一杯!”
柳景離連忙雙手端起酒杯,“殿下,不必客氣。”
“不知柳大人對吏部尚書人選有什麼想法沒有?”弘王現在更看重柳景離的想法,畢竟柳景離的手段他已經見識了。
柳景離連忙擺手,稍顯尷尬的回答道,“殿下這個問題讓下官有些為難了,我入朝為官時間不久,在朝中沒什麼人脈,也沒接觸多少人,殿下讓我出謀劃策還行,這吏部尚書人選我實在是想不出來。”
弘王聽完頓時大笑起來,“哈哈哈,是本王唐突了,忘了這回事。”
“各位大人,陛下若徵求大家意見,我想各位應該知道怎麼說吧。”
“下官明白。”眾人異口同聲。
“殿下,以我對陛下的瞭解,或許此次還是會選擇一箇中立的官員。”盧驍接著補充道。
“如果明面上是我們的人,陛下肯定不會選用。”
弘王聽完盧驍的分析,微微點頭,“盧大人說得不無道理,你有什麼想法嗎?”
“殿下,我建議可以推選吏部侍郎秦謙,雖說他剛投靠到殿下您的門下,但他本就是吏部官員,現在凌王倒臺,在陛下眼中他仍是中立且清廉的官員,這或許會容易許多。”
“可以,就按你說得辦,但是你們切記陛下詢問你們時不可表現得太主動,言語上贊成即可,避免陛下生疑。”弘王特地向眾人強調,擔心到時弄巧成拙。
“下官謹記。”
從弘王府出來後,剛回到家,宮裡便派人傳信,讓柳景離入宮覲見。
路上
柳景離一路跟著帶路的小太監,“公公,這麼晚了陛下找我何事啊?”
“回柳大人,陛下的事情,小的怎麼敢打聽,我只是負責傳話罷了。”
柳景離有些好奇這皇帝老爹為何天都黑了還叫自已。
來到御書房外,在太監稟報後走了進去。
見高公公站在皇帝旁邊,柳景離便特地注意了自已的稱呼。
“微臣柳景離參見陛下!”柳景離雙手繞前,緩緩跪下。
“起來吧。”
“還叫陛下,該改稱呼了!”皇帝略帶責怪的語氣強調。
“陛下。”柳景離看了一眼旁邊的高晉,又看了一眼皇帝,提示皇帝高晉在旁邊。
“高晉已經知道了。”
高晉也看著柳景離點了點頭。
“不知父皇今日叫我前來所為何事?”
“朕今日叫你來,是為了吏部尚書的人選之事,你有沒有推薦的人選啊?”
高公公看到皇帝談到此事,看了一眼皇帝,便識趣的退了下去。
皇帝之所以最先詢問柳景離的想法,其目的就是希望柳景離能推薦一個他自已的人或者和他走得近的人,畢竟作為皇子還是需要有一定勢力的支援。他也不希望弘王的勢力太大,一是不利於朝堂平衡,二是不利於自已皇權的鞏固。
“回父皇,吏部尚書人員選定是國家大事,由父皇決斷,兒臣不敢妄言。”
柳景離現在還不清楚皇帝到底是什麼意思,不確定是不是試探自已。
“你也在朝廷任職,有為君分憂的職責,朕讓你說你就大膽說,何況你也作為皇子,朝中毫無勢力怎麼行,說說你的想法吧!”
柳景離這才明白原來皇帝是想扶持他啊,這才放心下來。
“那兒臣就斗膽的說了。”
“說吧。”
“兒臣認為禮部侍郎何文清比較合適。”
柳景離在朝中並沒有太多走得近的官員,僅有的人脈還多是弘王的人,保持中立且和自已關係較好的也只有何文清。
“說說你的理由。”皇帝倒是有些好奇柳景離為何要推薦何文清。
“何文清和一般的官員不同,他是科舉狀元出身,又是我朝的文學大家,其心性與常人不同,他不願結黨、不願與人同流合汙,我認為這樣的人最合適在吏部尚書這樣重要的崗位上任職。”
“嗯,有道理。”
隨後皇帝又意味深長的笑了一笑,“何文清是你的人?”
“父皇錯怪兒臣了,我只是和何大人走的近一些,有些共同愛好,平時都是交流一些詩詞歌賦,探討文學而已。”
“好吧,你也要多向一些朝中老臣去請教請教,這樣成長起來也要快一些。”
皇帝現在有意培養他這嫡長子,這句話的意思是明顯是讓柳景離卻結交一些官員,發展自已的勢力。
柳景離也領會到了皇帝的意思,於是恭敬的說道,“兒臣明白,多謝父皇提醒。”
“好了,你先下去吧。”
“兒臣告退。”
……
次日,皇帝召集了朝中重臣和幾位皇子到御書房,商討吏部尚書人選之事。
和上次戶部尚書人選之事一樣,幾方爭得面紅耳赤,弘王一方推薦吏部侍郎秦謙,而慕崇卻持不同意見,推選的的人表面與各方都無關,實則是給信王發展勢力。
皇帝也是聽得心煩,說去說來各方都不滿意。
“好了好了,朕心裡有數,你們都退下吧,讓你們來給朕分憂,朕看你們是來給我添麻煩的!”
皇帝十分不耐煩,將眾人趕了出去。隨即又叫高晉去將禮部侍郎何文清宣來。
何文清到了御書房後,皇帝讓高晉直接將剛擬好的聖旨遞給了何文清。
皇帝用嚴肅的語氣說道,“何愛卿,從即日起就由你接任吏部尚書這個位置,認真辦事,別辜負了朕對你的期望!”
何文清聽到這個訊息瞬間愣在了原地,他萬萬沒想到這吏部尚書的位置會落到自已的頭上,畢竟自已這麼多年哪方勢力都不靠。
“怎麼?不想接這個差事?”皇帝見何文清不說話,於是用質問的語氣問道。
見皇帝質問,何文清立馬跪下,“臣謝陛下隆恩。”
“不用謝我,謝柳景離吧,他推薦的你。”
“柳大人?”何文清一些疑惑,為何吏部尚書人選會問柳景離一個兵部侍郎的意見。
“下去吧,吏部的政務已經堆起了,你明日就去吏部上任,儘快上手。”
見何文清疑惑的表情,皇帝並沒有多做解釋,他更希望何文清自已去私底下問柳景離。
“是陛下,那臣就先告退了。”
離開路上,何文清思慮重重,越來越覺得這柳景離不簡單。也證實了當初的猜想,此人絕非池中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