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來上海發展的人,都有一個靜安夢,要麼在靜安區買房,要麼在靜安區辦公。靜安區意味著市中心,意味著國際化。南京西路梅泰恆代表的商辦樓,是樓宇經濟、總部經濟、國際奢侈品的傑出代表,每幢樓稅收貢獻都是億元級別。人民廣場的熙熙攘攘,是南來北往人群的中轉站或者接頭地點。黃河路上的國際飯店,由匈牙利知名建築師鄔達克(他締造了上海眾多地標建築,比如武康大樓,大光明電影院,孫科別墅等等)設計,民國上海金融集團四行儲蓄會(淞滬會戰中四行倉庫就是他們家的)於1934年投資建造,被譽為“遠東第一高樓”,歷經近100年風雨,成為上海人的驕傲,也是上海城市座標的原點,當你在高速上看到距離上海還有多少公里時,測距終點就是國際飯店。如今國際飯店淹沒在市中區眾多的高樓大廈中,但國際飯店的蝴蝶酥依然是排隊搶購的特色美食。
靜安和閘北合併以後,老靜安獲得了發展空間,老閘北獲得金字招牌,房價暴漲,雞犬升天。其實,靜安區名字的由來,還得感謝靜安寺。這座位於南京西路上的千年故事,不是因為地段好聞名,而是因悠久的歷史和求“健康平安”靈驗而聞名。上海“三寺一殿”裡,靜安寺是西寺,共同守護著上海的安寧。靜安寺香火非常旺盛,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它還是佛教八大宗派裡的密宗寺廟。寺院西北角,為方形七層樓閣式蓮花金剛寶塔,塔內供奉四大菩薩、五方佛以及一百零八公斤純金打造的靜安佛鼎。靜安寺整體就是鳳凰造型,正法久住梵撞為鳳頭,金剛寶座塔為鳳尾,其餘部分為鳳身。鳳凰在佛教裡就是金翅鳥,是天龍八部之一的護法神。
國際大都市都有著名的河流穿過,巴黎有塞納河,倫敦有泰晤士河,紐約有哈德遜河。上海除了黃浦江,還有蘇州河。民國時期的蘇河灣,被稱為滬上“清明上河圖”,是民族工商業發展的黃金走廊,蘇州路兩岸,聚集了眾多民族資本和物資集散中心。有17家銀行和倉庫,有華商絲廠,有榮氏家族的福興麵粉廠。新靜安區如今的發展戰略是“一軸三帶”,一軸就是南北貫通、共享互融的複合發展軸,三帶是南京西路高階商業商務聚集帶,中環兩翼產城融合發展聚集帶,蘇河灣兩岸人文休閒創業聚集帶。蘇河灣管委會因此成立。蘇河灣東至河南北路羅浮橋,西至安遠路,北岸線長4.7公里,南岸線長1.6公里,全程6.3公里範圍裡,有73處不可移動文物和優秀歷史建築,如上海總商會、天后宮、四行倉庫紀念館等,又有萬潤永珍天地等現代時尚地標,還有諸多酒店、餐廳、豪宅。成為新的經濟生活文化藝術繁榮的風水寶地。
蘇河灣管委會的劉處,聽說我們總部已經落地大張江,有點遺憾,但心有不甘,邀請公司去考察,希望能設立一個子公司在蘇河灣,為此專門約了靜安科委的張主任一起交流。
我跟劉處是認識多年的朋友,之前因為有一個會計師事務所的方主任是我們共同的朋友,大家經常一起吃飯喝酒,然後就成為朋友了。方主任退休後,身體不太好,很少組織飯局了,我們聚會沒那麼頻繁,但聯絡還是挺多的。我們還有另外一個共同的愛好,那就是足球,他每週都組織靜安的一些朋友踢球,雖說是養身球,還是玩的很盡興,球友的關係也非常好。我參加過幾次,平時工作太忙,無法成為他們固定隊友,只能是編外成員。劉處調到管委會後,一直想找機會引進我們,但我總覺得靜安是金融商業為主,科技方面政策一般,沒作為重點。如今上市主體已經確認,總部落定,靜安這邊聊聊子公司的問題,也是可以的,畢竟在靜安區裡辦事,劉處還是非常有資源的。這不,科委張主任他也約來了,算是科技公司的對口主管單位,既說明劉處的誠意,又顯示了劉處的實力。在浦東新區,我們能見到科經委下面電子處的處長已經很榮幸了。
由於大家都是朋友,我帶著膝上型電腦單刀赴會。地址就在蘇河灣會議室。劉處帶著他的助理,張主任帶了一個對接政府引導基金的科長參會。
我把公司BP給大家做了介紹,劉處也做了蘇河灣發展規劃和招商政策的介紹,然後就開始輕鬆的交流。張主任邊聽邊做了筆記
“潘總,您對公司情況很熟悉,要不是劉處提前介紹您是CFO,我還以為您是管研發的呢”張主任50多歲,很有大學教授的感覺,屬於技術官員,說話很客氣。
“張主任您過譽了,我對半導體還是門外漢,只是對BP比較熟悉而已啦”我笑著說,“您才是專家,希望您多指教”張主任是交大的博士。
“半導體這些年發展很快,尤其是汽車晶片,是比較前沿的,還是企業在一線掌握的資訊比較新”張主任說道,“我們科委主要是做好服務,做好產業政策引導”
時間過得很快,眼看快到午餐時間了,劉處看看錶說道“我們食堂準備了一點簡餐,都是朋友就不客氣啦,大家移步到食堂,我們邊吃邊聊吧”
“好呀,聽說你們食堂做的很有特色,區裡領導都表揚過,今天正好嚐嚐”張主任也不見外,爽快的答應了。
雖說是食堂,有專門的包廂,是上海廚師做的正宗上海菜,除了沒有茅臺,菜的規格是很到位,口味也很好。紅燒肉、油爆蝦濃油赤醬,松鼠桂魚外脆裡嫩,白斬雞配醬油鮮姜,嫩滑鮮美。張主任做主位,我和劉處分別坐左右兩邊,其他同事依次入座。
“潘總平時看不少書吧”張主任聊點工作外的話題,“剛才跟您交流,覺得您業務知識面很廣”他總是會表揚人,說話讓人很舒服。
“主任,我一般都看電子書,就是出差或上下班路上,這樣比較方便一點”我說道,前面跟主任加了微信,估計他看到我的影片號了,哈哈。不過看書的確是我的一個習慣。有時候看到地鐵裡很多人刷短影片,都是吃喝玩樂或者購物的,覺得時間浪費的好可惜。
“您比較喜歡看哪方面的書呢,好像看了不少科幻方面的”張主任真是個細心的人,之前的交流,我好像無意中提到劉慈欣的《三體》。
“主任,我看的書比較雜,除了財經外,喜歡馬伯庸的歷史小說,也喜歡科幻” 我以茶代酒敬了張主任一杯,問道“您喜歡看什麼主題的書呢”
“我也喜歡看科幻,還有武俠小說”張主任笑著說,原來也是武俠迷。這個我有發言權的,在嘉興的時候,去看過金庸故居和書院,看了不少武俠書和電視劇。
“我之前做過一個抖音,對比了中國科幻三傑和武俠三巨頭”主任這麼平易近人,我也不謙虛,難得大家有共同的喜好。
“這個有點意思,說來聽聽”主任眼前一亮,看著我說。
“武俠三巨頭您知道,就是金庸、梁羽生和古龍啦,”我說道,在座的人也很有興趣,想聽我怎麼對比法,可能有人不喜歡科幻,但武俠三巨頭的大名都是知道的。“中國科幻三傑,我指的是劉慈欣、王晉康、何夕”
“有點意思,劉慈欣就類似金庸吧,”主任說道,“他們都是恢弘厚重的風格,成就也最大”
“是的,金庸每部作品都是精品,劉慈欣的《三體》獲得雨果獎,在全世界掀起科幻熱,這是中國科幻小說從未有過的高度”
“那另外兩位呢”劉處也忍不住插話問道,我知道他不喜歡科幻小說,但他喜歡玩遊戲。
“王晉康和梁羽生的共同風格是沉鬱蒼涼,梁羽生描寫了很多塞外風情,大漠孤煙。王晉康作品充滿對人性的深沉問詰,對宇宙的終極反思”今天跑題了,感覺我在說書評似的“何夕和古龍的共同特點是劍走偏鋒,想法獨特”
“年少的時候,適合讀何夕,狂傲不拘,高冷寂寞。中年讀劉慈欣,硬科技,雄厚的數學物理天文學功底,插上科幻的翅膀。年長的人喜歡王晉康,面對現實的擔憂,感受人文的關懷,思考生命的哲理”張主任的總結,我們大家都忍不住鼓掌,不愧是領導,把科幻作品完美的結合到人生。
吃好飯大家又聊了一會才離開,今天招商引資的正事後續再跟進,但大家對看書,對做事,對做人都找到不少共同點和興趣點。張主任最後還推薦了一本書《晴讀科研,雨讀金庸》,這是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是一本用金庸小說解讀科研學術的書,我在微信讀書居然找到了,馬上放入書架,準備讀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