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1章 研發專案的跟投機制

成都之行我們跟管委會溝通的挺好,他們介紹了各種獎勵補貼的政策和條件,還有跟投資相關的、上市有關的、傑出人才引進有關的獎勵,他們比其他城市聰明的是,把自已的KPI設定到獎補政策裡,透過資金扶持引導企業落戶和發展符合產業政策,符合招商導向。另外就是對企業營收、納稅額、投資額等指標,細化到未來3-5年,每一年的獎補兌現,都要跟企業的業績兌現掛鉤,還要簽署協議,這簡直就是主管部門對下屬企業的績效考核思想。帶著明顯的對賭成分。估計管委會主任是國資委調來的。招商處長還安排人帶我們在南區和西區考察了一下辦公環境,西區本來不想去的,但老闆跟他們說過,未來我們需要投資建立自已的封測廠,所以還是帶我們去考察了先進製造基地的標準廠房。看完廠房我們直接到雙流機場趕飛機了。

Vicky的事我沒跟Daisy提到,我想時機到了她自然會知道,女人間的事還是少摻和。不過對於研發專案管理的問題,我覺得是需要給Vicky一些幫助,讓她從瑣碎的日常管理事務中解脫出來。去年研發專案加計扣除的成功突破,老闆也說過要加強研發專案管理。把研發專案管理規範了,對公司研發方向的判斷,專案評價來說,對財務合規,研發費用資料準確完整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而在房地產行業近20年,經歷住宅、商辦、園區開發完整流程的我,這點小專案的管理,簡直就易如反掌。

做好研發專案管控,需要做到2個層面。第一步是研發專案立項的評審機制,要建立核心指標來評選專案,以資料說話,公司沒有投決會,這專案立項的評審就特別重要,專案經理要對專案收入、成本、費用發生額和現金流進行估計,財務部門進行指標測算,對經濟效益和投資可行性提出專業意見。這一步只要跟Vicky商量確定就行。這樣可以減少Vicky很多的工作量,她就看最終指標就行,指標不達標的專案,甚至流程都走不到她那裡。除非老闆從戰略高度對專案進行特批,專案才能繼續做下去。事後財務部也將會歸集專案收入和成本、費用的實際資料,與當初的預測進行差異對比分析。

第二步是建立專案跟投機制,這涉及老闆的利潤分享了,也跟專案管理人員和相關工程師的切實利益有關,還影響到個人的薪酬體系,需要跟老闆專題彙報,也要跟Lisa、Vicky溝通實操細節。

我讓Anne跟Vicky約了一個語音會。

“Vicky,我會根據公司現有的專案立項表格和流程,編制新的測算表和審批流”我跟Vicky說道,她帶著助理Cindy來參會。“總體的原則,就是PM負責專案資料錄入,銷售條線負責專案收入資料複核,採購條線負責成本資料複核,你這邊重點是研發人工費稽核,我們財務部會檢查資料合理性和邏輯性,並對專案綜合指標進行評價。”

“好呀,各部門的負責人都參與立項審批,我稽核人工費也比較有把握。”Vicky看著我設立的專案測算系列表格,有她熟悉的地方,也有她首次看到的內容。

“關於綜合指標,請Anne來介紹一下”這部分內容是我指導她做的,她完善了測算表的公式,正好在會議上展示一下。

“目前主要設定了2大指標,一個是IRR,一個是NPV”Anne對著測算表給大家做了詳細說明。

“Vicky,Cindy,你們看還有什麼需要麼”我感覺她們聽的有點似懂非懂,得讓她們提提意見,深度參與進來,這樣將來執行還會順利。

“我們有些研發專案,預測都是生命週期8年來算,可是技術更新很快,產品迭代之後可能出貨量就很少了”Cindy描述了一些量產專案的狀況,Vicky馬上接過話來說道,“新專案還要增加個考核指標,就是看誰先收回投資。”

“感謝二位的意見,我們可以增加一個動態投資回收期指標”這樣正好3個綜合指標,足以滿足專案評審需要了。接著我們又過了一下測算表的設定細節和審批流程,後續將把流程放到OA裡,走線上審批,這樣大家都比較方便。

幾個專案跑下來之後,大家都覺得立項審批互相牽制,規範而高效了。Vicky很感謝我,說要找機會來上海請我吃飯。老闆也覺得不錯,他主要關注產品毛利率,競品對標,晶圓長和封測廠供應鏈的選擇,還有產品生命週期。他關心的資料和指標我們測算表都有了,為此他特意表揚了我們財務部。

“Jack,聽說你在研發專案管理方面還有進一步的想法?”老闆電話我說道,看來Vicky也跟他提到了我的計劃。

“老闆,目前專案評審的機制,建立了職能部門對PM預測的專業評估,一定程度提高了專案立項的科學性,但資料畢竟都是預測的,跟實際還是會有較大的出入,另外專案實施的結果,跟專案參與各方的利益掛鉤也不強,很難調動積極性”我說話儘量婉轉,站在客觀中立的角度。

“你的意思是要在專案投資及回報上設立對賭?”老闆很聰明,很快就知道我的意圖,對工程師他是很大方的,之前主要靠給股權激勵,但專案層面的激勵還沒有,有些專案做的很成功,有工程師的努力、市場的原因和運氣的成分,有些專案做到中途沒前景,被叫停了,但前期的研發投入和機會成本也是很大,這個時候沒人站出來負責。

“我以前在地產行業,專案跟投是比較成熟的機制,能夠很好的挖掘專案潛力和激發專案團隊的積極性,風險共擔,利益貢獻,有力的促進了公司的發展”老闆是非常愛看書,還跟喜歡跟不同行業的人交流,專案跟投他肯定有所耳聞。

“你先出個方案,拿幾個已經量產專案的實際資料測算一下,然後跟Lisa、Vicky討論之後報給我”老闆把任務佈置下來了。

老闆喜歡掌控大局,他喜歡對標分析,喜歡敏感分析,特別強調邏輯性,然後他再做選擇題。我想有幾個原則性的問題,我要在方案裡體現出來,由老闆進行取捨。首先是哪些研發專案可以參考跟投,這個得老闆定,不是所有專案都一個標準。其次是頂層設計上,我們適合虛擬股權,而不是真實股權,員工透過合夥企業出資,然後投資到不同的城市公司,再對應相應的研發專案,員工沒有公司管理權,不影響老闆控制權。再次,員工參與專案的投資比例,是20%還是30%,要測算過最終回報大小來確定。當然,假如專案虧損,那麼員工承擔的部分,是否要封頂,這也是需要老闆權衡的。最後就是跟投人員範圍,哪些人強制跟投,哪些人自願跟投,人員範圍得跟Lisa和Vicky討論後由老闆拍板。

最終我讓Kitty測算了盈利較好、盈利一般、虧損三個典型專案,分析了專案研發階段投資額(主要是人工費、研發領料和間接費用)和運營階段銷售額、成本額和現金收支。對專案ROI、IRR、投資回收期等指標進行了測算分析。對員工不同的出資比例以及獲得的回報情況,進行了模擬計算。除了測算底稿,寫了文字報告,做了PPT簡報,跟Lisa和Vicky討論了好幾次,也徵求了一些資深PM的意見,再專題跟Ken彙報,最終報給老闆。

老闆提了一些修改意見,然後指示Lisa編寫專案跟投制度,Vicky挑選專案清單,老闆將親自選擇試點專案。Daisy負責成立合夥企業,組織員工宣講會。我配合大家工作,專案確定後完成各種測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