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十五章 蕩平天下的軍隊

這個樣子的朱棣,實在是有些太過熱情了,竟然要帶著自己去看他計程車兵,這也太不合常理了。

這一切都是有原因的,朱元璋讓朱棣多和李財接觸,看看李財身上還有沒有其他的秘密。

昨天試探了文,今天朱棣就想試試武。

現在的朱棣還很年輕就是一個小屁孩,少年人大部分都有炫耀心,朱棣也是一樣,想讓李財看看自己的百戰精兵。

朱元璋對朱棣非常的疼愛,配給他計程車兵都是百戰精兵,不管是數量還是質量,都遠超其他藩王。

朱棣剛開始就藩時,朱元璋給安排計程車兵數量並不多,要等到洪武二十二年後,節制了潁國公傅友德以及南雄候趙庸等人的兵馬後,手中的兵馬數量才開始膨脹起來。

朱棣說完後,靜靜的看著陳松。

李財還能有什麼辦法?只能同意朱棣的要求。

“燕王要求,安敢不去?”李財無奈的道。

“哈哈哈,那現在就走!”

朱棣哈哈大笑,又轉過身子,往外走去。

“殿下稍待,我先安排一下,馬上就來!”李財說著,急忙回到了後院。

安排好事情之後,李財又急忙跑了出去。

李財坐上朱棣的馬車,朝著城北的大校場而去。

這次,李財倒是沒有坐在外面,而是坐在了馬車裡面。

馬車徐徐向前,陳松坐在馬車中,非常的不舒服,畢竟面前還有一個朱棣。

“如果不是京城,俺肯定不會坐馬車。

馬車雖然平穩,但是哪裡有戰馬來的痛快!”

朱棣看著李財,面帶笑容的說道:“不知你可會騎馬?”

李財搖頭道:“我不會騎馬,被趕鴨子上架騎過幾次。”

“哈哈,不會騎馬可不行,待會俺好好教教你該怎麼騎馬!”朱棣大笑道。

馬車的速度逐漸的快了,來到北城,人口數量以及民居數量驟然減少,有很多地方還是荒地。

人口少,道路寬,戰馬的速度自然而然就快了。

距離軍營越來越近,李財甚至可以聽到陣陣馬蹄聲。

馬車停在了軍營外,軍營外面的衛兵一下子就認出了這是燕王朱棣的馬車。

營門外的衛兵急忙趕到馬車旁邊,迎接朱棣。

還有一些衛兵急忙去通知軍中的那些長官。

李財率先從馬車中跳下,迎接朱棣的那些衛兵看著從跳下來的李財,臉上滿是疑惑。

疑惑持續的時間很短,愣神間,朱棣從馬車上跳下。

“恭迎殿下!”

衛兵們急忙行禮。

“起來吧!”

朱棣招招手,帶著李財往裡面走去。

沒走幾步路,軍營中的軍官們便聯袂而來,迎接朱棣。

朱棣看向跟在自己旁邊的馬伕兼侍衛,“告訴他們,不用迎接俺,俺今天來是想來看看士兵訓練的怎麼樣了!”

車伕兼侍衛朝著那群軍官跑去。

走進軍營,迎面而來的是一眼看不到頭的營房。

這些營房大都是磚瓦結構,一排一排整齊的就像是格子一樣。

“讓人牽馬過來!”朱棣對著身邊的那個馬伕兼侍衛喊道。

不多時,幾匹戰馬出現在朱棣面前。

朱棣從牽馬計程車兵手中接過馬韁繩和馬鞭,翻身上馬。

李財本來是不想上馬的,但是在朱棣的注視下,只好硬著頭皮上。

幸虧朱棣知道李財不會騎馬,找來的這匹馬比較溫順,不然李財哪裡有那麼容易上馬。

“走吧,跟著俺去校場!”

朱棣控制著戰馬朝著軍營後面的校場走去。

李財控制著戰馬,小心翼翼的跟在朱棣的身後。

來到校場後,大場面鋪面而來。

士兵訓練時的喊聲就像是聲浪一樣,一浪接著一浪朝著陳松撲來。

李財在徐州看過大明軍士的演武,但是至於大明最精銳計程車兵訓練方式,李財還是第一次見。

在校場的最前面有一個觀禮的高臺,朱棣帶著陳松蹬上了高臺。

“這裡共有一萬六千多名士兵,合計三個衛。分別是燕山左護衛、燕山中護衛和燕山右護衛。

他們是俺爹在洪武六年從京營上十二衛中挑選出來的,都是百戰精銳。”

朱棣看著旌旗招展,喊聲震天的校場,一臉的自豪。

明初計程車兵,活下來的都是百戰精兵,個個都是以一當十的好漢。

校場上訓練的這些士兵,臉上都帶著陣陣殺氣。

李財站在朱棣的旁邊,看著眼前的訓練場,心中滿是感慨。

這些士兵乃是朱棣以後靖難之役的骨幹力量。

“俺這三衛兵馬中有火銃手一千五百名,弓弩手三千名,騎兵一千五百名,槍兵八千名,刀盾兵三千五百多名。這些士兵都是個頂個的好漢,對了,你知道火銃嗎?待會讓你放兩銃試試!”

朱棣這個小屁孩豪氣雲幹,就好像這三衛兵馬無敵於天下一樣。

校場上計程車兵主要以配合訓練為主,火銃兵和弓弩手位於隊伍中間,刀盾兵在他們後面,槍兵位於刀盾兵後面,騎兵位於隊伍兩翼。

校場上不時還能聽到火銃聲,只是這個時代的火銃還是非常落後的火門槍。

火繩槍的出現,最起碼也是在明朝中期。

“你說,如果我這些兵馬在草原上和前元拼殺,勝負如何?”朱棣轉過身子,一臉自信的看著李財,就好像自己的這些兵馬肯定能將前元的兵馬摁在地上捶一樣。

“回殿下,我沒見過前元的兵馬,我不敢胡言亂語!”李財回道。

“也是,這樣吧,俺再問你,你說如果步兵對付騎兵,該用哪種方式好?!”朱棣隨口詢問。

這話算是問對人了,李財雖然沒有打過仗,更沒有在古代打過仗,但是也看過《紀效新書》和《練兵實紀》等書,這些兵書上的內容都是戚少保這麼多年征戰的經驗,裡面自然有對付騎兵的辦法。

“我覺得,用步兵對付騎兵的最好辦法應該是採取車陣的辦法!”李財回道。

朱棣不置可否,他問道:“車陣?能否說明白一點!”

“在明白騎兵的厲害之前,要知道騎兵為什麼這麼厲害!

第一,騎兵最大的優勢在於速度。

很大程度上,不是步兵打不過騎兵,而是跑不過騎兵。

騎兵速度很快,弓箭加彎刀,就算遇到全副武裝的重甲步兵,也能吊死對方。

步兵打騎兵,勝則小勝,敗則大敗。

第二,騎兵衝擊力強,氣勢非凡。

騎兵衝鋒排山倒海,氣勢宏大,特別是身披重甲的重騎兵,一旦重騎兵衝擊步兵陣列,步兵根本擋不住。

騎兵還未至身前,步兵已經喪膽,這仗就沒法打了。

第三,騎兵能長時間作戰。騎兵善於長途奔襲,對後勤補給依賴小,能夠連續作戰,只要帶少量補給就能奔襲千里作戰。

而步兵必須攜帶大量輜重補給,一旦補給被切斷或者短缺只能撤軍,仗就沒法打了……”

李財站在朱棣旁邊,一本正經的說著。

朱棣在看向李財時的眼神也開始變化,從輕視變成了鄭重。

“你說的這些,都是誰教你的?”朱棣一本正經的詢問。

在通訊不發達的古代,有些東西如果沒有人教,尋常人根本就不會。

像李財說的這些話,如果沒有人教的話,尋常百姓一輩子都不可能知道。

在朱棣看來,李財說的這些內容肯定是有人教過的,不然的話,他怎麼可能知道這些東西。

一個知識高超的讀書人本來就已經惹人懷疑了,更別說這個書生還精通兵法。

李財信口胡謅:“額,小時候在村子裡遇見一個走街串巷的白髮老者,他曾經給過我一本書,這些東西都是我從書上看到了。”

“剛才實在是大意了,這些在後世的常識,可不是這個時候一般人能知道的!”李財暗暗說道。

“果真?”朱棣一臉懷疑,這個說法實在是難以讓人信服。

“千真萬確,不敢欺騙殿下!”李財指天發誓。

朱棣見李財如此,不再糾結這個問題。

“接著說下去!”朱棣開口道。

李財心一橫,反正剛才已經都把底漏了,也不多這些。

“咳咳!”李財清了清嗓子,開口說道:“騎兵對步兵最大的優勢以及勝算便是速度,明白了這個之後,那就對症下藥。

在對付騎兵時,最重要的就是先降低騎兵的衝擊速度。

當騎兵的衝擊速度下來之後,騎兵不過是待宰的羔羊,任人宰割!”

“你說的不錯,步兵對付騎兵最重要的是降低騎兵的速度,可是騎兵的速度該怎麼降低?!”朱棣鄭重其事的詢問。

李財接著道:“一般情況下,若是知道騎兵來襲,可以在駐地周圍挖掘壕溝或者拋撒鐵蒺藜。”

“若是不知道呢?若是突然遇敵呢?”朱棣追問。

李財回道:“那就是我剛才說的車陣之策了!”

不等李財詳細解釋,朱棣再次急忙追問,“怎麼說?”

“車陣就是車輛結成的陣,步兵行進,可以打造一定數量的大車,由馱馬或者牛拉著。

大車分輕重兩型,輕者載人,人持火銃或者弓箭,結於陣前,射擊敵騎兵。

車體寬厚,即使騎兵衝擊,也能保護裡面計程車兵。

重者載炮,見敵騎兵來犯,開炮射擊。

若這些都沒有,可在大車上放置土石,置於陣前,定可減緩騎兵速度!”李財聲音洪亮的說道。

李財這番話不可謂不振聾發聵,在朱棣的耳朵中一直迴盪。

朱棣眯著眼睛,在大腦中推演著李財說的這個辦法。

畢竟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