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倉站在銀礦的礦坑旁,望著工人們忙碌的身影,他的思緒飄向了即將到來的冬天。他知道,寒冷的天氣對於士兵和百姓來說都是一大考驗,而煤炭無疑是取暖的重要資源。
“丞相,”周倉轉向諸葛亮,語氣中帶著一絲憂慮,“隨著冬季的臨近,我們需要考慮如何為士兵和百姓提供足夠的取暖。我想到了一種礦石,名為煤炭,它能燃燒一整晚,提供持久的熱量。”
諸葛亮對周倉的話產生了興趣,他詢問道:“煤炭?這是一種怎樣的礦石?為何我之前未曾聽聞?”
周倉解釋道:“煤炭是一種黑色的、能夠燃燒的礦石,它的熱量遠超過木材,是冬季取暖的理想選擇。但是,我認為我們應該多去開採其他國家的煤炭資源,而我國的土地,還是應該留給子孫後代。”
諸葛亮聽後,對周倉的遠見和對國家未來的考慮表示讚賞:“周將軍,你的考慮非常周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對後代的關懷,正是我大漢所需要的治國理念。”
夜幕降臨,諸葛亮在營帳中的油燈下,翻閱著周倉提供的關於煤炭的資料。他的眉頭時而緊蹙,時而舒展,顯然在深思這些新知識的意義和應用。周倉的建議讓他意識到,煤炭的開採和使用將對大漢的民生和軍事有著重大的影響。
次日一早,天邊剛露出魚肚白,諸葛亮和周倉便一同出發前往煤礦。他們騎著馬,穿過了銀礦區,進入了一片未知的山區。周倉憑藉著對未來的記憶,帶領著諸葛亮和一隊士兵深入礦區。
山路崎嶇,但兩人的意志堅定,他們一邊走一邊討論著煤礦的開採計劃和對未來的展望。諸葛亮對於周倉提出的“留給子孫後代”的理念深感認同,他認為這不僅是對資源的珍惜,也是對大漢未來的負責。
經過一段時間的跋涉,他們終於到達了煤礦的所在地。眼前的景象讓諸葛亮驚歎不已:黑色的礦石遍佈山野,與他之前所見的銀礦截然不同。周倉詳細地向諸葛亮介紹了煤炭的特性和開採方法,諸葛亮則認真地記錄著每一個細節。
在周倉的指導下,士兵們開始了小規模的開採嘗試。他們點燃了一塊煤炭,熊熊的火焰和持久的燃燒能力讓諸葛亮更加確信,這是一種能夠改變大漢命運的寶貴資源。
諸葛亮轉身對周倉說:“周將軍,你帶來的不僅是煤炭,更是大漢的未來。我將全力支援煤礦的開採和合理利用,確保我們的國家能夠持續繁榮。”
周倉點頭回應:“丞相,能與您一同為大漢的未來努力,是我周倉的榮幸。我們的目標不僅是為了今天,更是為了子孫後代的福祉。”
周倉站在營帳中,他的目光透過帳篷的縫隙,望向遠方的山脈,那裡蘊藏著豐富的煤礦資源。他轉過身,對諸葛亮認真地說道:“丞相,我們應該考慮去開採其他地方的煤礦。這樣不僅可以滿足我們當前的需求,還能為我們的子孫後代保留下這片土地上的寶貴資源。”
諸葛亮聆聽著周倉的話,他的眼中閃過一絲讚賞。周倉的思考不僅僅侷限於眼前的利益,而是放眼於千百年後的未來,這種深遠的見識讓諸葛亮感到欽佩。
“周將軍,你的話非常有道理。”諸葛亮點頭表示認可,“煤炭作為不可再生資源,確實應該謹慎開採。我們應當為後代考慮,合理利用每一分資源。”
周倉繼續說道:“正是如此,丞相。我們可以利用海運之便,與遠方的國家建立貿易關係,用我們的絲綢、瓷器等物品交換他們的煤炭資源。這樣既能滿足我們的需求,又能保護我們的資源。”
諸葛亮對周倉的提議深表贊同:“你的提議非常明智。透過貿易獲取所需資源,不僅可以保護我們的國土,還能促進與其他國家的友好關係,增加大漢的影響力。”
周倉站在營帳內,他的目光堅定,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宏偉藍圖。他知道,自已來自未來,見過了世界的變遷和列強的紛爭,他渴望能夠利用自已的知識,為大漢開創一個全新的時代。
“丞相,”周倉對諸葛亮說道,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激動,“我有一個想法,或許有些大膽,但我認為值得一試。”
諸葛亮看著周倉,他的眼中充滿了好奇:“周將軍,你我之間無需拘禮,有什麼想法儘管說來。”
周倉深吸了一口氣,然後緩緩說道:“我想遊說丞相,以及劉備主公,我們不應該滿足於友好合作,而應該立志統一全球。這樣一來,我們的子孫後代再也不用學習異國的語言,也不會被外來的列強欺負。這個世界,將只有一箇中國。”
諸葛亮聽後,沉默了。周倉的話無疑觸動了他的心絃,他知道,這位來自未來的將領所言非虛,一個統一的世界,將能帶來長久的和平與繁榮。
“周將軍,你的設想非常宏偉,”諸葛亮終於開口,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凝重,“統一全球,這是何等艱鉅的任務。但我相信,只要有正確的方向和堅定的決心,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周倉點了點頭,他的眼中閃爍著對未來的憧憬:“丞相,我願意與您一起,為實現這個目標而努力。我們有先進的知識,有強大的軍隊,更有對和平的渴望。我相信,大漢有能力引領這個世界走向一個更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