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六十八章 潛伏

江口村只是一個小小的村落,卻突然間湧入了一百多人,就算是再愚笨之人也能察覺到其中的異常之處。劉風請江口村的村長出馬,將這批人妥善地分配到周邊的其他幾個村莊之中。

“大哥,所有人均已安排妥當。”待一切安排就緒之後,張苞便跑來向劉風稟報。

江口村的村長姓江,在這個村子裡,大部分村民也都姓江。村長曾經育有一子、二女(兩個女兒均早已出嫁)和兩個孫子、一個孫女。他的妻子早年離世,這些年來,戰爭頻繁爆發,他的兒子與兩名孫子踏上戰場後,自此一去不復返,杳無音訊,生死未卜,兒媳婦至此之後,每日以淚洗面哭死在家中,現在他就只剩下和孫女——江雪琴相依為命。

劉風和張苞住在村長家中,他們以祖孫相稱,相處得十分融洽。而其他士兵也都被妥善地安置在村子裡,並各自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完美地融入到這個村落之中,從表面上看,絲毫察覺不出任何異樣之處。

“走吧,張苞,我們一起去打魚。\" ”劉風在院子裡翻找出幾張漁網後,便對張苞喊道。

“打魚?\" ”張苞一臉疑惑地看著劉風,對於他的舉動越發摸不著頭腦。

“爺爺,爺爺……”就在這時,村長的孫女江雪琴恰好從江邊打完魚回來。她一進院子,就看見了劉風和張苞這兩個陌生人,心中不由得泛起一絲狐疑:“你們是誰啊?”

村長聞聲從屋裡走了出來,連忙向孫女解釋道:\"雪琴……。”

聽完爺爺的解釋,江雪琴點了點頭,她十分曾恨曹軍,要不然也不會弄得家破人亡。

“雪琴,他們初來乍到,對這裡還不太熟悉,想跟我們學學怎麼打魚呢?你帶他們一起去江邊。”說罷,村長示意劉風他們跟著江雪琴一同前往江邊。

江邊……

坐慣了大船,劉風和張苞在小船上並不適應,胃裡巨浪翻滾,差點吐了出來。

“嘻嘻……”江雪琴看到他們的模樣,頓時笑了起來。“你們這樣子,還是別上船了。不如在岸上幫我撿魚吧。”江雪琴捂著嘴笑道。

劉風和張苞對視一眼,無奈地點了點頭。

江雪琴熟練地將船划到江心,撒下網,不一會兒就網上來幾條大魚。

“哇,好厲害!”劉風和張苞在岸邊驚歎道。

江雪琴把船靠岸,將魚放進魚簍裡,得意地看了他們一眼。

“怎麼樣,服氣了吧?”

“服了服了,姑娘真是好身手。”劉風笑著說道。

“哼,光說不練可不行,你們可以先在江邊試試。”江雪琴把漁網遞給他們。

劉風和張苞接過漁網,學著江雪琴的樣子撒下去。

可是他們的動作笨拙,網也撒不開,好不容易拉上來,裡面只有一些水草和小魚小蝦。

“哈哈哈……”江雪琴笑得更大聲了。

劉風和張苞有些不好意思,撓了撓頭。

“沒關係,多試幾次就好了。”江雪琴鼓勵道。

他們又試了幾次,終於有點像樣了。

不知不覺,太陽落山了。

“今天收穫不錯,謝謝你們幫忙。”江雪琴開心地說道。

“不客氣,應該的。”劉風和張苞也很高興。

“時間不早了,我們回去吧。”江雪琴收拾好東西,準備回家。

“張苞,等會回去以後,你吩咐大家,讓每個人都必須在一個月之內學會打魚。平日裡,要將村民們的家當作自已的家一樣。閒時,可以幫忙乾點農活之類的。”劉風語氣嚴肅地吩咐道。他深知在這片陌生的土地上,只有與當地百姓建立良好的關係,才能更好地融入這個環境並得到他們的支援和幫助。而學會打魚則是保障基本生活所需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時透過參與農事勞動也能增進彼此之間的感情交流增強軍隊的凝聚力使得他們更快適應新環境迎接未來可能面臨種種挑戰。

回到村子裡,江雪琴走進廚房準備做飯。而另一邊,張苞卻突然捂著肚子急匆匆地跑向廁所。

“張苞......”

聽到劉風的呼喊聲,張苞走到劉風身邊,一臉疑惑地看著劉風。

看到劉風神神秘秘、一驚一乍的樣子,張苞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劉風一把拉住張苞,伸手指向他剛才拉過“屎”的地方,壓低聲音說:“你看......”

順著劉風手指的方向,張苞定睛一看,原來是自已剛剛拉的那一坨屎。他撓了撓頭,還是不明白劉風想表達什麼意思。

劉風氣得直跺腳,指著張苞的鼻子吼道:“你看看你!居然還用紙擦屁股!!”

張苞被劉風突如其來的怒氣嚇了一跳,但還是理直氣壯地回答道:“這有啥問題嗎?我一直都用紙擦屁股的啊!”張苞覺得很委屈,不明白劉風為何如此激動。

“張苞,現在我們是在村子裡,村民都用樹葉,或是竹片擦屁股的,你這一用紙,不等告訴了曹軍。”劉風解釋道。

張苞突然恍然大悟:“大哥,我錯了。”

張苞意識到自已的行為可能帶來危險後,趕緊將紙埋到了土裡。劉風想了想,決定召開一個臨時會議,提醒大家注意言行舉止,避免暴露身份。

夜晚,眾人圍坐在篝火旁。劉風向大家講述了白天發生的事情,並強調了在村子裡的注意事項。士兵們紛紛表示會謹慎行事。劉風緊接著強調了在這個村子要尊重當地風俗習慣,並且與村民友好相處。士兵們全神貫注地聆聽著,表情嚴肅,表示一定會謹慎行事。

隨著時間的推移,日子一天天地過去。士兵們漸漸熟悉並掌握了村子裡各種獨特的技能和習俗。他們學會了如何耕種土地、收割莊稼;學會了製作傳統手工藝品;甚至還嘗試著參與一些祭祀活動。士兵們與村民之間的距離越來越近。

漸漸地,士兵們不再僅僅是過客,而是成為了村子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