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前世。
委員會這種組織架構不僅那支威武之師曾建立過。
這種脫胎於蘇國的組織模式,在後世中東地區的那幾個戰鬥力極強的抵抗組織中都不同程度有所表現。
那幾個組織的政治架構,基本上都是委員會制度。
委員會有委員,有常委,最高決策機關是常務委員會。
重大事宜都是常務委員們表決透過之後再實施,。
理論上常委們都是同級別的,但是常委裡面又有一個牽頭組織會議、提出議題的。
這個人則起到了最終拍板決定的作用。
作為宗教氛圍極其濃厚的中東地區,對於康米主義也是極為排斥的。
但是這種源自蘇國的政治組織模式卻被普遍採用。
無論是冷戰時期敘利亞、伊拉克等國的復興黨,還是一直堅持到二十一世紀的庫爾德工人黨、黎巴嫩珍珠黨等,都借鑑了這種組織模式。
由此可見這套組織模式的科學性和先進性。
哪怕是在宗教氛圍濃厚、極其排斥康米無神論的地方也都進行了學習和採用。
按照趙子銘的設想。
成立後計程車兵委員將會逐漸演化為最基層的權力機關。
而今後隨著實力的逐步擴大,這套架構也將隨之上升到營團一級,乃至更高層面。
會議結束後。
四個新任命的連指導員迅速行動起來。
他們深入各自連隊,開始進行士兵委員會的籌備和推舉工作。
由於每個連都是由三個排組成。
因此確定每個排有兩個委員名額,再加上連指導員,正好是七人。
指導員將士兵委員會的推舉流程給士兵們作了解讀之後,給了他們三天的時間。
在此期間,他們可以確定出自已心中的最佳人選。
三天後,四個連將同時舉行推舉大會,舉手表決出委員人選。
另一邊。
朱家大院。
四營的幾個連排長還有朱文、朱武二人全都聚集在這裡。
七嘴八舌向朱家訓報告著這兩天發生的一切。
聽完眾人的報告,朱家訓冷哼一聲道:
“這趙家小兒的心思未免也太歹毒了吧?”
“成立士兵委員會,用士兵來監督制約軍官,再由團部來進行仲裁。團部的意思就是他的意思,這豈不是變相將權力集中到他手裡了?”
“而且這還是打著整編的旗號,光明正大,讓人沒有辦法拒絕的陽謀!”
朱文在一旁聽完之後也連連感嘆道:
“是啊,要是不想想辦法,恐怕真就被他得逞了!”
朱武原本對趙子銘提出的整編不屑一顧,現在聽到朱家訓的分析,也恍然大悟了。
他焦急的說道:
“大伯,那我們該怎麼辦?原本趙子銘派來的那個馬金良被我們架空了,可現在這樣一搞,豈不是我們這些人成了光桿司令了?”
朱家訓看著猴急的朱武,瞪了他一眼,說道:
\"你坐下,急什麼?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見招拆招就是了!”
朱武沒明白朱家訓話裡的意思,還是急的在大廳裡轉來轉去,嘴裡不停唸叨著:
“這可怎麼辦?這可怎麼辦?\"
由不得朱武不著急。
他和朱文兩兄弟作為朱家的旁支,能夠得到朱家訓的賞識。
完全就是因為他們倆各自拉起了一支民團,手中有了槍桿子。
現在這槍桿子要是被趙子銘奪了過去,他們倆兄弟在朱家的地位也就會一落千丈。
朱家訓見狀有些惱怒了,他搵怒道:
“你看,又急!你什麼時候才能夠穩重一些呢?”
見朱家訓有些生氣,朱武這才強壓住內心的著急,坐了下來。
朱家訓接著扭過頭,看向一旁的幾個連長說道:
“胡大奎、馬彪、朱虎、張鎖成,你們四個都是連長,想必在連隊裡都有幾個自已信得過的人吧?”
幾人聞言都點了點頭。
朱家訓接著道:
“你們現在要做的,就是想辦法把自已信得過的人推到士兵委員會去擔任委員!”
“至於具體怎麼做,你們可以學學當年的曹坤曹大總統嘛!”
“那些士兵大都是泥腿子出身,沒見過什麼世面。多花點錢,事情不就擺平了?”
很快幾人按照朱家訓的指示,分頭去聯絡一些心腹。
讓這些心腹私底下在士兵中散佈訊息。
只要按照自已的意思推舉委員,就能夠得到一筆不菲的報酬。
然而,事情並沒有像他們預期的那樣順利。
第二天,一名心腹憂心忡忡地找到胡大奎,面色凝重地說:
“連長,事情可能有些麻煩!”
胡大奎眉頭一皺,問:
“怎麼了?事情不是安排好了嗎?只要選咱們定好的人,咱們就給他錢!”
心腹嘆了口氣道:“我本來已經私下裡聯絡好了幾個士兵,答應給他們錢,讓他們支援我們的人。”
“可是那些士兵都說他們不想為了錢背叛自已的良心,他們早就受夠了欺負,現在有了翻身的機會怎麼可能為了幾兩碎銀而放棄?。”
胡大奎聽後大怒,拍案而起:
“這些混蛋!我給他們錢,是看得起他們!他們怎麼能這樣!”
心腹也在一旁焦急地說:
“是啊,大伯,我們該怎麼辦?如果士兵們不按照我們的意思推舉,那我們的計劃就泡湯了!”
胡大奎沉吟許久,壓低嗓門對心腹說道:
“你再想想,他們可以不愛錢,但是他們真的就沒什麼軟肋?”
心腹有些迷糊:“軟肋?什麼軟肋?”
“你真笨啊!他的父母呢?媳婦孩子呢?”胡大奎有些恨鐵不成鋼的說道。
心腹聞言一臉驚喜:“你是說……?”
“噓……你明白就行了!”
胡大奎的眼神裡閃過了一絲狠厲。
他相信,即使這些士兵再怎麼硬氣,也不可能不顧及家中老小。
心腹在得到胡大奎的暗示之後,很快就摸清了幾個態度最強硬士兵的家庭情況。
當天晚上,心腹便帶著幾個人悄悄潛入村裡,準備對士兵的家屬下手。
然而,他們低估了趙子銘的準備。
趙子銘早有預料到朱家可能會有所行動。
他早已安排了暗探,在暗中盯著朱家和這些連排長的一舉一動。
有任何可疑的動向,暗探們第一時間就會向他報告。
因此,胡大奎心腹的一舉一動,很快便落入了趙子銘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