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章 汧縣保安團

七月二十八日。

大清早,梨林川鄉就鞭炮齊鳴,鑼鼓喧天。

梨林河畔搭建的臨時臺子前,七百名梨林川民團團丁們整齊排成佇列,筆直站立。

附近鄉里的百姓們也都早早地趕了過來,聚集在周圍駐足觀望。

就連周邊八渡鄉、娘娘廟鄉的百姓們聽說後,好些人也都趕過來,想要瞻仰這支打敗了吳山土匪的隊伍。

就連一些常年走村串戶的貨郎,也用擔子挑著些針頭線腦、頂針紐扣之類的玩意兒,來到場地外吆喝叫賣。

一時間,梨林河畔人潮湧動,好不熱鬧。

隨著日頭漸漸升高,表彰大會正式拉開序幕。

趙子銘身著一身灰色軍裝,英姿勃發的站在臺子中央。

“各位父老鄉親,戰士們,就在昨天,我們迎來了梨林川鄉民團成立以來的第一場勝利!”

“此次戰鬥共斃傷吳山王友邦部土匪二百七十餘人,繳獲各類槍支二百九十餘支,戰馬兩百多匹。”

“在這次戰鬥中,我們梨林川鄉民團湧現出了趙仁義、黃建新、張二柱……等二十個英勇作戰、表現突出的戰鬥英模!”

“下面,請以上戰鬥英模上臺接受表彰!”

趙子銘話音落下,臺子旁的鼓樂班子也用傳統的鑼、鼓、嗩吶等樂器演奏起了趙子銘教給他們的《鋼鐵洪流進行曲》。

伴隨著慷慨激昂、熱血沸騰的樂曲聲,二十個戰鬥英模胸前佩戴大紅花,依次上臺。

上臺的戰鬥英模中不乏一些傷員,有人吊著胳膊,有人拄著柺杖。

但無一例外,每個人的腰都挺得筆直,彷彿臺下的那些大姑娘正看著自已似的。

給這些戰鬥英模的獎勵除了一塊上面書寫著“戰鬥英模”字樣的牌匾外,每人還有五十塊大洋。

趙仁義雖說是趙家目前輩分最高的長輩,同時還是民團的副團長。

但站在臺子上,他已經將自已當成了一名普通戰士。

他將牌匾舉過胸前,身姿挺拔的站立著,縱然是溝壑縱橫的面容也掩蓋不住他嘴角那一抹笑意。

表彰結束後,趙子銘上臺接著講話道:

“戰士們,鄉親們,正如大家所見,我們趙家絕不會虧待任何一個流過血、拼過命的人。下面,我們進行閱兵式,閱兵結束後我們還將現場進行招募,歡迎各鄉有志之士踴躍報名!”

“閱兵式,開始!”

隨著趙子銘一聲令下,民團團丁們按各自所屬營連排成方陣,依次從臺前走過。

走在最前面的方陣是利用昨天戰鬥繳獲的那兩百多匹馬新組建的騎兵營,營長是之前擔任趙子銘警衛排排長的李俊川。

只聽見李俊川高聲喊道:“弟兄們,咱們吃的是誰的飯?”

身後眾人齊聲高呼:“吃趙團長的飯!”

“咱們穿的是誰的衣?”

“穿趙團長的衣!”

“咱們替誰出力?”

“替趙團長出力!”

周邊圍觀的百姓們看到這一幕也個個都熱血沸騰,尤其是一些年輕人,恨不得自已也在其中接受檢閱。

閱兵結束後,趙子銘安排人開始新一輪的團丁招募。

很快,招募人員的面前就擠滿了人,甚至一些外鄉的年輕人也都躍躍欲試,想要報名參加梨林川鄉民團。

此時,趙子銘已經回到了趙家老宅。

原來是就在剛才,有人通報說是縣府來人了,點名要見趙子銘。

聽到這話,趙子銘沒有立即動身,而是等了一小會兒,直到閱兵結束才前去會面。

這樣既不會太過於怠慢縣府來人,同時又不會顯得自已太過卑微和攀附。

回到趙家老宅,進到會客廳。

只見一名身著素藍色偏襟長衫的中年男子正坐在堂中品茶,他的面龐方正,蓄著幾縷山羊鬍,頗有幾分儒士的感覺。

趙子銘心中一動,暗忖這定是縣府來的要員。

他連忙整了整衣冠,面帶微笑地走進廳堂。

見到趙子銘來了,中年男子連忙起身拱手道:

“趙團長,久仰,久仰!在下乃是縣府沈縣長手下的政務股長馬邦德,早就聽說趙團長的威名了,今日一見,沒想到竟然如此年輕,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啊!”

“哪裡哪裡!馬股長謬讚了!”趙子銘連忙回禮道:“馬股長親臨,實乃我梨林川鄉之幸!不知馬股長此次前來有何安排?”

“哎,安排談不上,今日來貴地是奉了沈縣長之命,有兩件事要與趙團長商議!”

趙子銘請馬邦德落座,並命人奉上新茶,然後才道:“馬股長請講,在下洗耳恭聽。”

馬邦德開門見山道:“這第一件事,是關於貴民團此次擊敗吳山土匪的嘉獎事宜。沈縣長在聽說趙團長率領民團大敗吳山土匪之後,高興地連說了三聲'好',並連連稱讚趙團長是我汧縣青年才俊中的佼佼者。縣府決定,撥發五千塊大洋,以表彰趙團長及麾下民團的英勇表現!希望趙團長不負眾望,繼續保境安民!“

趙子銘聞言大喜,連忙道謝:“多謝縣府支援,多謝沈縣長厚愛,我梨林川鄉民團定當再接再厲,保衛家鄉安寧。”

張司長微笑著點頭,接著說道:“第二件事,則是關於貴民團未來的發展。”

說到這馬邦德停下來瞥了趙子銘一眼,看趙子銘仍舊不動聲色,他才繼續說道:

“縣府還有一個縣保安團的編制,沈縣長有意請趙團長來擔任這個縣保安團的團長,並且趙團長現在的部下都可以成為保安團計程車兵,保安團的一切開支都由縣府來承擔。不知趙團長意下如何?”

聽完馬邦德的話,趙子銘略微思索一番,很快就想明白了。

馬邦德所說的沈縣長,全名叫沈遐煕,長安縣人士。

此人原本是晚清的舉人,辛亥之後成了省府的參議員,三年前到汧縣赴任,如今已有三年之久。

不過,作為一個外來戶,他這個縣長當的是一點都不舒服,各地鄉紳往往對他視若罔聞。

以往人們都說“皇權不下縣”,到了這位沈縣長這裡,則成了“政令不出城”。

因此,趙子銘很快就想到了,這位沈縣長恐怕是看上了自已這支槍桿子。

趙子銘決定先探探對方的口風。

他微笑著說道:“馬股長,沈縣長的厚愛,在下感激不盡。不過,沈縣長開出的條件這麼優厚,恐怕有些條件吧?”

“條件談不上,沈縣長只是有一些期許,其一,希望趙團長赴任之後能夠儘快全員移防縣城。”

“其二,縣府已經與磨兒塬鄉、大震關鄉的民團談好了,縣保安團一旦成立,他們也將納入縣保安團序列。”

“其三,這一點想必也正合趙團長心意,那就是全力圍剿王友邦匪眾。”

三點條件講完,馬邦德不露聲色的盯著趙子銘,想要看他是什麼反應。

趙子銘這邊也陷入了沉思,這三點條件,要完全接受,每一條都有困難。

就比如第一條,全員移防縣城,而自家的根基在梨林川鄉,甚至兵工廠也在梨林川鄉,到時候全員移防了,兵工廠怎麼辦?總不能也搬到縣城去吧,畢竟這兵工廠目前還不能公之於眾。

再說這第二條,磨兒塬、大震關兩個鄉的民團併入縣保安團序列,這顯然是想給自已的手下摻沙子。

最後再說這第三條,全力圍剿王友邦,自已與王友邦經過這次戰鬥已經結下了不死不休的仇。

王友邦肯定是要收拾的,但不是現在,以王友邦的實力如果要固守吳山,自已手中現在這點兵力肯定是不夠的。

要知道,在穿越過來前的那個世界,縣誌上記載,王友邦部覆滅於民國十七年,也就是兩年之後。

而當時為了剿滅王友邦,時任秦省主席的宋哲元派了整整一個師,並採取了偷襲的戰術,才獲成功。

所以,縣保安團的任命肯定是要接受的。至於馬邦德提出的這些條件,還得從長計議。

從沉思中緩過神來,趙子銘回應道:“馬股長來的倉促,在下一時還拿不定主意,能否寬限幾日,容我與族老們商議一番再做答覆?”

馬邦德聞言哈哈一笑,說道:

“當然可以,這次來只是向趙團長講明沈縣長的意思,如此大事,趙團長若要當即答應,馬某人心裡反倒要泛起嘀咕了。”

“既然這樣,馬某就先告辭了!”

“我送送馬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