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皇陛下的寢宮中,簾幕低垂,室內瀰漫著淡淡的藥香。女皇陛下靠坐在床榻上,面色雖然蒼白,但目光依舊銳利,她揮了揮手,讓宮女和太監們退下。
“皇長女,你留下。”女皇陛下的聲音雖然微弱,卻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堅定。
皇長女遵命留了下來,她站在女皇的床榻旁,目光中充滿了擔憂和尊敬:“母皇,您有何吩咐?”
女皇陛下深吸了一口氣,緩緩說道:“朕自知時日無多,有些事情必須現在就交代給你。”
皇長女心中一緊,她知道女皇陛下的話語中承載著重大的責任和期望:“母皇,女兒在聽著。”
女皇陛下握住了皇長女的手,她的聲音低沉而有力:“朕希望你能好好輔佐未來的女帝繼承人。朕不在之後,國家的穩定和繁榮需要你們共同努力。”
皇長女感受到了女皇陛下手中的力量,也感受到了那份沉甸甸的責任:“母皇,女兒定不辜負您的期望,會盡心盡力輔佐未來的女帝,維護我們芮國的穩定。”
女皇陛下點了點頭,她的眼中閃過一絲欣慰:“朕相信你,你一直以來都是朕的驕傲。未來的路不會平坦,但朕相信,你有足夠的智慧和勇氣去面對一切挑戰。”
皇長女眼中含淚,她深深地行了一禮:“母皇,女兒銘記您的教誨,定會不忘初心,忠於國家,忠於人民。”
女皇陛下微笑著,她知道自已的女兒已經準備好承擔起這份重任。她輕輕拍了拍皇長女的手,示意她可以退下了。
一旁的皇二長女內心都快笑出花兒來了,此刻三長女又不在,那這個繼承人定是自已的。
女皇陛下的寢宮內,氣氛莊重而寧靜。在與皇長女進行了一番深入的談話之後,女皇陛下再次召見了皇二長女。
“皇二長女,你過來。”女皇陛下的聲音雖然低弱,但依舊透著一股不屈的堅定。
皇二長女聞聲走近,她的眼中帶著對母皇的關切和尊敬:“母皇,您有何吩咐?”
女皇陛下輕輕握住了皇二長女的手,語重心長地說:“朕希望你能修身養性,去發展我們國家的文化。你的才智和見識,對於傳承和弘揚我們芮國的文化至關重要。”
皇二長女認真傾聽,她能感受到女皇陛下話語中的深意:“母皇,女兒明白了。我會致力於文化的發展,讓我們的文明更加繁榮。”
女皇陛下點了點頭,繼續說道:“未來,你還要輔佐你的妹妹,幫助她成為一位明智和仁慈的女帝。你們姐妹要齊心協力,共同守護我們的國家。”
“什麼?輔佐妹妹?”皇二長女被突如其來的噩耗驚了一頭,朝中大臣也瞬間明白了女皇陛下的意思。
相比於皇長女,二長女始終是不太穩重了,竟然當場就表現了出來。
皇二長女的心中充滿了疑惑和不滿,她站在女皇陛下的床榻前,聲音中帶著一絲顫抖:“母皇,女兒有一事不明,為何繼承人不是我?我與妹妹同為嫡女,為何我卻未能得到母皇的青睞?”
女皇陛下看著自已的女兒,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她深吸了一口氣,緩緩地回答:“皇二長女,你的才智和勇氣,母皇一直看在眼裡。但是,作為一國之君,需要的不僅是才智和勇氣,更需要穩重和耐心。”
皇二長女的眼中閃過一絲不甘:“母皇,我哪裡不穩重了?我也可以為國家做出貢獻。”
女皇陛下輕輕地搖了搖頭,她的聲音中帶著一絲慈愛和堅定:“皇二長女,你的性情焦躁,行事有時過於衝動,這是作為君主的大忌。而你的妹妹,她的性格更為溫和、穩重,更適合承擔起國家的未來。”
皇二長女聽後,雖然心中仍舊有些不服,但她知道女皇陛下的決策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她低下了頭,聲音中帶著一絲哽咽:“母皇,女兒明白了。我會努力修身養性,不辜負母皇的期望。”
女皇陛下伸出手,輕輕撫摸著皇二長女的頭,她的聲音柔和而充滿愛意:“朕知道你心有不甘,但朕相信你能夠理解朕的用心。你和你的妹妹都是朕最寶貴的女兒,朕希望你們能夠齊心協力,共同為我們的國家貢獻力量。”
皇二長女翻著白眼,但是無奈也只得暫時接受這個結局。
女皇陛下的旨意在朝中迅速傳開,如同一道波瀾在平靜的湖面掀起了層層漣漪。文武百官在接到旨意後,沒有多做停留,紛紛離開議事大殿,各自準備著應對即將到來的變局。
皇三長女的府邸門前,原本寧靜的街道突然變得熱鬧起來。大臣們的轎子、馬車絡繹不絕,宮女和太監們忙碌地引導著每一位來訪的大臣,確保他們的到來不會擾亂府上的秩序。
“張大人,您這邊請。”一位宮女恭敬地引導著一位大臣進入府邸。
“李大人,您稍候,皇三長女殿下稍後會親自接見。”另一位太監則在安撫著等待中的大臣。
府邸內的議事廳中,幾位資深的大臣已經先行一步,他們圍坐在長桌旁,低聲討論著女皇陛下的旨意可能帶來的影響。
“皇三長女成為繼承人,這對我們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一位大臣沉聲說道,他的眼神中閃爍著深思。
另一位大臣點頭附和:“確實如此,我們必須儘快確定立場,為即將到來的新局面做好準備。”
然而皇三長女聽說此事之後,只派自已的幾位男妃出來鎮場面,自已則悄悄去往女皇陛下的宮中。